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阿富汗位於亞洲南部,與中國、伊朗、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6個國家接壤。阿富汗是一個內陸國家,面積為 652,000 平方公里(251,737 平方英里),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北部以興都庫什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為主,南部以乾旱沙漠為主。阿富汗忍受著地球上最極端的氣溫。相比之下,阿富汗的面積比得克薩斯州略小。首都喀布爾位於該國東北部。
人口
1976 年的人口普查估計阿富汗人口為 1660 萬,但 4 年後,類似的研究表明人口為 1550 萬。1999 年,由塔利班(最初是一群在巴基斯坦宗教學校接受培訓的阿富汗人)進行的聯合國(UN)人口普查顯示人口為 2300 萬,表明人口年增長率為 2.8%。最後,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估計 2000 年 7 月的人口為 25,838,797。對真實數字的懷疑源於 1979 年蘇聯入侵該國而開始的戰爭。這場戰爭不僅導致大約 100 萬人喪生,而且估計有 500 萬阿富汗人流亡在國外,到巴基斯坦和伊朗等國家,從而創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難民人口。發生了從農村地區向城市中心的大規模遷移,首都喀布爾的人口在 1979 年之後增加了一倍以上。自 1995 年以來,超過三分之一的阿富汗家庭遷移到喀布爾,城市人口的比例從 10% 增加在 1970 年代增加到 1995 年的 30% 以上。在聖戰者(反蘇自由戰士;來自波斯語中的“戰士”),到 1996 年中期,超過一半的難民已被遣返。然而,當美國在 2001 年開始對阿富汗窩藏恐怖分子奧薩馬·本·拉登進行軍事打擊時,又一波難民逃離了該國。
阿富汗的主要語言和民族是普什圖人。這些人僅佔人口的一半以上,主要居住在南部或東部。居住在東部山谷的講波斯語的塔吉克人佔人口的 20%;另有 10% 的人口來自土庫曼和烏茲別克,他們生活在北部平原。還有另外 20 個不同的民族,其中俾路支人、哈扎拉人和努里斯坦人最為人所知,這些民族講 30 多種不同的語言。絕大多數(84%)的阿格尼派信徒信奉遜尼派穆斯林信仰,而極少數(15%)是什葉派穆斯林。
1992 年共產主義政權垮台後,一場內戰主要圍繞著普什圖人、塔吉克人、烏茲別克人和哈扎拉人之間的種族界限展開。
氣體
阿富汗已探明和可能的天然氣儲量估計約為 1500 億立方英尺。1970 年代中期,阿富汗的天然氣產量達到每天 2.75 億立方英尺 (mcf/d)。然而,由於生產氣田的儲量下降,到 1980 年產量逐漸下降到 220 mcf/d 左右。當時,最大的氣田 Djarquduq 已被開發,預計到年初可將阿富汗的天然氣產量提高到 385 mcf/d。 1980 年代。然而,反蘇聖戰者對基礎設施的破壞使該國的總產量限制在 290 mcf/d。在 1980 年代,天然氣銷售占出口收入的比例高達 50%。在蘇聯退出和隨後的阿富汗內戰之後,大約 31 口生產井被關閉,等待重新開始對前蘇聯的天然氣銷售。1998 年,阿富汗的天然氣產量僅為 22 mcf/d 左右,全部用於國內。1998 年 2 月,塔利班宣布重振阿富汗國家石油公司的計劃,該公司在 1979 年入侵阿富汗後被蘇聯廢除。該公司有望在阿富汗恢復油氣勘探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油
蘇聯從 1970 年代後期估計,阿富汗已探明和可能的石油儲量為 1 億桶。儘管計劃在阿富汗開始商業石油生產,但在 1979 年蘇聯入侵後,所有石油勘探和開發工作以及建造 10,000 桶/天 (bbl/d) 煉油廠的計劃都停止了。1999年9月,阿富汗與希臘聯合建築公司簽署協議,在靠近伊朗邊境的阿富汗西南部赫拉特地區勘探石油和天然氣。該地區被認為可能富含碳氫化合物(各種有機化合物中的任何一種——包括石油和煤——可用於生產能源)。與此同時,據報導,阿富汗從沙特阿拉伯進口的部分石油作為外援。
煤炭
除天然氣和石油外,據估計阿富汗還擁有大量煤炭儲量(可能儲量為 4 億噸),其中大部分位於該國北部。儘管阿富汗在 1990 年代初每年生產超過 100,000 噸煤炭,但到 1998 年該國僅生產約 4,000 噸煤炭。
製造業
由於戰爭期間造成的破壞以及該國缺乏原材料,幾乎所有製造企業都已關閉或生產能力遠低於產能。在這個部門崩潰之前,它主要是加工當地的農業原材料。然而,該國的棉紡廠、毛紡廠和水泥廠仍未滿負荷生產。2000 年,塔利班宣布啟動 26 個生產和服務項目,這些項目將創造 1,500 個工作崗位,包括無酒精飲料生產、印刷、注射器製造和化學產品。
服務
與其他經濟部門一樣,服務業也因多年的戰爭而遭受重創。阿富汗沒有可靠的零售貿易數據,目前的經濟無法支持任何接近蓬勃發展的零售貿易部門。阿富汗沒有旅遊業,因為該國仍然不穩定,極度動盪,對外國人來說很危險。
金融服務
1932 年,阿卜杜勒·馬吉德·扎布利 (Abdul Majid Zabuli) 創立了阿富汗的銀行系統,他發展了經濟並進口了必要的商品來開辦工廠。他的銀行最終發展成為阿富汗國家銀行,兼任該國的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直到 1990 年代初,阿富汗國家銀行在喀布爾有 7 家分行,在其他主要城市還有 10 家分行。它還在漢堡、巴黎、倫敦和紐約設有辦事處。然而,與 2001 年的所有機構一樣,銀行系統受到戰爭的嚴重影響,在 1992 年聖戰者奪取政權時幾乎崩潰。阿富汗其他重要的銀行是建設銀行、工業信貸基金、工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和出口促進銀行。
為普通阿富汗人提供金融服務的不是銀行,而是在街頭經營的貨幣兌換商。這種情況意味著鴉片對阿富汗的窮人來說變得至關重要,否則他們將無法負擔基本的食品。這些放債人提供非正式貸款以換取固定數量的作物。顯然,鴉片生產或被禁止會影響窮人的收入水平。這些影響仍然難以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