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阿根廷位於南美洲南部地區。該國西部和南部與智利接壤;東臨大西洋、烏拉圭和巴西;以及北部的玻利維亞和巴拉圭。阿根廷總面積為 2,766,890 平方公里(1,068,296 平方英里),是南美洲第二大國(僅次於巴西)。它在密西西比河以東大約相當於美國的面積。該國的海岸線長 4,989 公里(3,100 英里)。阿根廷的陸地邊界總長 9,665 公里(6,005 英里)。這包括與玻利維亞 832 公里(517 英里)的邊界,與巴西的 1,224 公里(760 英里),與智利的 5,150 公里(3,200 英里),與巴拉圭的 1,880 公里(1,168 英里)以及與烏拉圭的 579 公里(360 英里)的邊界。阿根廷有 30,200 平方公里(11, 660 平方英里)的水域。該國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位於大西洋沿岸的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和烏拉圭河的河口)。布宜諾斯艾利斯有 300 萬人口,雖然較大的大都市區有 1300 萬人口。全國第二大城市是科爾多瓦,位於全國中部,人口120萬。
人口
根據 2000 年 7 月的估計,阿根廷的人口為 36,955,182。2000年人口增長率為1.16%,全國出生率為每千人18.59人。其生育率為每名婦女生育 2.47 個孩子。這使阿根廷成為拉丁美洲人口增長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人口相對年輕,幾乎一半的人年齡在 30 歲以下。但是,這種趨勢預計會慢慢逆轉,到 2025 年,每個年齡組的人數差異將最小化。到 2050 年,最大的單一人群將是 35 至 55 歲的人群。到 2010 年,阿根廷的人口預計將超過 4100 萬。阿根廷的死亡率為每千人死亡7.58人,嬰兒死亡率為每千活產死亡18.31人。2000年,預期壽命為71歲。
大多數阿根廷人具有歐洲血統(主要是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這個群體佔人口的 85%。混血兒(混合歐洲和美洲原住民血統的人)佔阿根廷人的 12%,而美洲原住民佔總人口的 3%。西班牙語是官方語言,但該國某些地區也使用英語、意大利語、德語和法語。大多數阿根廷人是羅馬天主教徒(92%),但也有少數新教徒(2%)和猶太人(2%)。該國的土著人口數量約為 700,000,主要集中在該國西北部和南部一些地區。阿根廷有大量移民社區。在 19 世紀和 20 世紀初,有幾波來自歐洲的移民潮,其中包括德國人,英語和意大利語。從 1850 年到 1940 年,大約 6,608,700 名歐洲人移居阿根廷。在 20 世紀後期,新的移民群體在該國定居,包括來自敘利亞和黎巴嫩的移民。中東移民現在大約有 500,000 人。該國繼續通過各種計劃鼓勵來自歐洲的移民。
阿根廷的經濟在過去幾十年中表現良好,該國享有拉丁美洲最高的生活水平之一。200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萬美元。大約一半的人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此外,識字率為96.2%。由於社會相對富裕,阿根廷最近經歷了新的移民浪潮,主要來自其他拉丁美洲國家。
阿根廷人民高度城市化。大約 80% 的阿根廷人居住在人口超過 2,000 人的城鎮中。大約 1300 萬人(約佔人口的三分之一)居住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都會區。由於這種城市集中,該國的人口密度相當低。阿根廷在人口密度方面排名世界第 200 位,每平方公里只有 13.42 人(每平方英里 34.76 人)。相比之下,美國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 28.4 人(每平方英里 73.56 人)。
作物
自 1990 年代初以來,農業生產急劇增加,儘管在 1999 年出現了短暫的下降,當時產量下降了 4.7%。除了這個例外,在 1990 年代,產量平均每年增長 10%。該國的南方共同市場合作夥伴對阿根廷產品的需求下降可能會繼續限制出口,但歐洲和美國市場的新准入為增加產量提供了出口。主要農作物有香蕉、大麥、土豆、水稻、甘蔗、大豆和豆油、玉米、小麥、檸檬汁和葵花籽油。平均而言,阿根廷每年生產約 20 萬噸棉花,而國內市場僅使用約 8 萬噸。1999年作物總產量為7068萬噸。最大的農作物產量是甘蔗,產量為 19。
家畜
主要畜產品包括牛肉和小牛肉、雞肉、鴨肉、鵝、馬、羊肉、豬肉和火雞。阿根廷的地理位置使其非常適合飼養牲畜。在該國大部分地區,牛羊全年都可以吃草。畜牧業約占出口的 85%。
阿根廷農場有大約 5360 萬頭牛。每年全國出口牛肉約46萬噸。然而,大部分牛肉產品在國內消費;阿根廷是拉丁美洲人均牛肉消費量最高的國家,人均年消費量為60公斤。養羊和養豬也很廣泛。阿根廷有 2160 萬隻羊和 500 萬頭豬,但大部分豬肉生產用於國內消費。該國每年還生產 660,000 噸家禽產品。
阿根廷以其馬匹而聞名,並以生產出色的賽馬和表演馬匹而享譽國際。該國大約有330萬匹馬。除了為比賽生產純種馬外,牧場和農場還廣泛使用馬作為工作動物。
乳製品部門是農業中最強大的部門之一。2000年,乳製品價值46.85億美元。同年乳製品出口總額達4億美元。2000 年乳製品行業的增長率為 4%,預計每年至少增長 2%。除牛奶和奶酪外,還生產許多新奇產品,包括奶油奶酪、冷凍酸奶、冰淇淋和特色奶酪。
釣魚
阿根廷是世界前 20 大漁業國家之一。每年的捕魚量約為 12 億美元,年總漁獲量通常超過 64 萬噸。自 1970 年代以來,漁獲量增加了 400%。這導致了嚴重的過度捕撈和國際努力限制某些物種的捕撈量,主要是箭魚。阿根廷加入了多項旨在限制捕撈和保護物種的國際協議。然而,該國沿海水域的豐富性導致許多阿根廷和外資漁船非法過度捕撈包括箭魚和無須鱈在內的許多物種。自 1970 年代以來,從事捕魚的阿根廷人數量減少了約 30%。
無須鱈是最常見的漁獲物,佔總產量的 60%。儘管阿根廷位於劍魚的最南端,但這些魚是捕獲的最有價值的物種之一。在鼎盛時期,箭魚產業的年產量通常為 500 噸。然而,在 1980 年代,由於過度捕撈,漁獲量降至 350 噸。從 1993 年到 1997 年,漁獲量下降到完全停止出口的程度。目前的產量再次上升到 350 噸(過去幾年已經穩定)並且出口已經恢復。
林業
林業僅佔阿根廷經濟的一小部分。木材主要用作建築材料和阿根廷農村地區的燃料來源。該國有 5950 萬公頃(1.47 億英畝)的林地。通常收穫的主要樹木是榆樹、柳樹、橡樹、松樹和柏樹。少量採伐雪松用於家具製造。白色 quebracho 經常被收穫用作燃料木材,紅色 quebracho 被廣泛用於製革工業生產單寧。
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業利用了該國豐富的農業資源。加工食品在國內消費並出口到阿根廷的南方共同市場合作夥伴和東亞市場。1999年出口總額為8900萬美元。僅巴西就佔阿根廷向南方共同市場國家出口加工食品的 48%,其次是烏拉圭 19%、智利 17% 和巴拉圭 15%。食品加工約佔工業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即約 250 億美元。該行業的主要部分包括肉類包裝、預製乳製品、預製水果和蔬菜以及食用油脂。
製造業
阿根廷製造業的許多主要領域都經歷了始於 1990 年代後期的經濟困難。紡織業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自 1980 年代以來,隨著小公司被大公司收購,它一直在經歷一段整合時期。由於國際公司的勞動力成本顯著降低,使該行業與外國供應商更具競爭力的努力並未取得成功。
阿根廷工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汽車製造業。許多國際汽車公司在阿根廷設有工廠,生產從乘用車和輕型卡車到公共汽車和商用卡車的各種車輛。福特、通用汽車 (GM)、大眾、雷諾、菲亞特和標致都生產乘用車,而福特和梅賽德斯奔馳生產公共汽車和卡車底盤。到 1999 年,年總產量約為 350,000 台。未來十年,國內增長率預計平均每年為 10%。南方共同市場幫助刺激了這種增長。1995年該組織成立後,阿根廷的汽車出口從1995年到1997年增長了122%。大約90%的出口流向了巴西。由於預期產量增加,幾家公司正計劃對新設施進行重大投資。例如,福特正在投資 10 億美元新建工廠,以生產 Escort 和 Ranger 輕型卡車。與此同時,豐田已經開始建設一個價值 1.5 億美元的工廠來生產小型汽車。1995年至2000年對外投資總額為85.3億美元。
礦產和採礦
阿根廷擁有多種礦產資源。它擁有大量的天然氣和石油儲量,並擁有黃金、銅和鐵等有價值的礦產。在 1992 年國有壟斷企業 Gas del Estado 被拆分為多家私營公司之後,阿根廷的天然氣部門現在是私有的。阿根廷(以及整個南美洲)最大的管道公司是 TGS,其 70% 的股權由美國安然公司。它提供了阿根廷三分之二的天然氣消費量。許多國際公司已進入阿根廷石油市場。雪佛龍、BP Amoco、殼牌、優尼科和總部位於法國的道達爾公司都在該國開展業務,並隨著該國大陸架近海勘探的繼續進行,尋求擴大業務。阿根廷公司 Repsol-YPF 約佔該國總煉油能力的 50%,其次是殼牌,佔 17%,埃索佔 16%。剩餘的生產分給 4 家小公司。YPF 的年收入為 60 億美元,併計劃在未來十年投資 150 億美元用於新的石油勘探。到 1999 年,石油總產量為每天 90 萬桶,出口量為每天 37.2 萬桶。
2000 年,礦業出口總額為 10 億美元。據估計,到 2004 年,這一數字將增長到 23 億美元,而到 2005 年,採礦業的總投資預計將達到 50 億美元。主要礦產包括金、鉛、銀、鈾、鐵和鋅。1998年黃金產量19459公斤。銅產量為 170,273 公噸,鉛為 15,004 公噸,鋅為 35,560 公噸。幾家主要的國際公司正在阿根廷投資新業務。主要的礦業公司包括日本的 NKK 和阿根廷的 Minera Alumbrera 公司。
1994 年,全國主要鋼鐵公司 Aceros Zapla 被私有化。從那時起,鋼鐵產量以年均 4% 的速度增長。粗鋼產量平均約為 419 萬噸。大多數鋼鐵產品,幾乎 90% 用於國內。阿根廷還生產主要用於國內市場的各種建築產品。森林和木材種植園佔地約 100 萬公頃,主要生產用於製造膠合板和其他復合建築材料的軟木。建築業下滑對建築材料行業造成了不利影響,該行業自 1997 年以來僅以 57% 的產能運營。儘管建築業一直在下滑,但建築材料的工業生產卻有所增加——主要是由於出口。1999年水泥產量為690萬噸。然而,阿根廷的兩家主要水泥公司 Loma Negra 和 Juan Minetti 將大幅增加產量。例如,Juan Minetti 正在建造一座耗資 9000 萬美元的工廠,這將使製造商能夠將其水泥產量提高到每年 120 萬噸。
化學品
阿根廷的化學工業是該國經濟的主要部分之一。化工生產約佔GDP的3%,年產值約107.5億美元。阿根廷有 2,300 家化學公司。其中,約 150 家被認為是中型或大型(僱員超過 100 人)。1999年化工企業從業人員64410人。自 1990 年代後期以來,儘管該國經濟的許多其他部門幾乎沒有增長或根本沒有增長,但化學工業的年均增長率為 3.5%,出口平均增長率為 3%。然而,消費需求超過了國內生產,2000 年化學品進口增長了 18.5%。主要的化工產品包括塑料和樹脂、
金融服務
金融服務和保險現在佔 GDP 的 8%。在經歷了數十年的金融動蕩之後,阿根廷銀行業開始經歷增長,並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獲得了信譽。該部門的政府改革大大提高了其競爭力。最重要的改革是 1991 年的可兌換法,它將比索固定為美元,最終將通貨膨脹率降低到 1% 左右。債務人的破產使消費者利率保持在 15% 至 25% 的高位。
阿根廷銀行業經歷了一段重要的整合期,銀行數量從 1994 年的 206 家下降到 1998 年的 132 家。阿根廷最大的 20 家銀行佔全國銀行存款總額的 75%。1999 年存款總額超過 800 億美元,與 1995 年存款達到 370 億美元的歷史低點相比有了大幅增長。阿根廷有 31 家主要國際銀行,擁有 374 家分行。最大的包括美國運通、美國銀行、波士頓銀行、大通曼哈頓、荷蘭銀行、德意志銀行、勞埃德銀行和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全國 10 家最大的銀行中有 6 家是美國或歐洲銀行。國內最大的商業銀行是國有銀行。由於裁員的可能性,將銀行私有化的努力遭到了廣泛的反對。
金融部門的部分增長受到建立私有化養老金計劃的政府計劃的刺激。1997 年,私人養老金資產總額佔 GDP 的 2%,約合 60 億美元。到 2010 年,這一數字預計將上升到 1180 億美元。自私有化以來,保險業平均每年增長 10%。從 1998 年到 2000 年,阿根廷市場的總價值從 5.7 億美元增加到 6.6 億美元。外國公司增加了在阿根廷的業務,美國公司提供了價值 2 億美元的保險相關服務。
零售
自 1998 年以來,阿根廷的零售業經歷了一段時期的下滑。該國經濟放緩抑制了消費者支出。然而,一些細分市場——包括餐館和某些零售特許經營店——經歷了持續增長。小型市場和家族零售店逐漸被大型連鎖店所取代。到 2000 年,全國大約 80% 的食品和飲料銷售是通過超市和大型連鎖店進行的。阿根廷現在有許多主要的國際大賣場(出售各種產品的大型商店,包括食品、服裝、硬件和藥品)。阿根廷的這些國際大賣場的例子包括沃爾瑪、家樂福、阿霍德賭場和萬客隆。現在全國有 54 家不同的連鎖店。沃爾瑪有 10 家,2000 年的總銷售額為 3 億美元。最大的大賣場是法資連鎖家樂福,擁有162家門店,銷售額達26億美元。2000年,還有1240家超級商店、12861家超級市場、100884家雜貨店和5230家便利店。
零售市場最強勁的部分之一仍然是計算機和計算機設備銷售。2000年,這些產品的銷售額為17.4億美元。預計未來十年計算機市場將以每年 10% 的速度增長。美國品牌產品佔市場的67%。美國領先的公司是康柏、惠普和 IBM。除個人電腦外,最暢銷的產品還包括打印機、筆記本電腦、CD-ROM 驅動器、硬盤驅動器和內存擴展套件。
阿根廷有 30,000 多家餐廳,其中約三分之一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儘管 1990 年代後期經濟放緩,但餐廳銷售額在過去十年中平均增長了 10%。最大的連鎖餐廳是經營麥當勞特許經營權的 Arcos Dorados。麥當勞有 160 家,年均銷售額達 2.3 億美元。漢堡王是第二大連鎖店,擁有 25 家門店,銷售額達 2500 萬美元。Wendy’s 排名第三,擁有 25 家門店,年銷售額略低於 2500 萬美元。最賺錢的阿根廷連鎖餐廳是 La Caballeriza 牛排館,擁有 4 家餐廳和 1000 萬美元的收入。近 6% 的家庭總收入用於外出就餐。
旅遊
2000年,旅遊業為阿根廷經濟貢獻了15.7億美元。這比上一年增加了 4%。2000年,有500萬外國遊客訪問了阿根廷。全國有近 6,000 家酒店,其中 1,600 家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布宜諾斯艾利斯是該國的旅遊首都,佔旅遊貿易的 73%。許多外國遊客還參觀了阿根廷海岸線和該國南部地區巴塔哥尼亞。各種國際酒店公司在阿根廷設有分店。美國最大的酒店經營者是喜來登,年銷售額達 6000 萬美元。第二大酒店經營者是萬豪,年銷售額達 900 萬美元。儘管國家經濟衰退,1999 年旅遊業仍增長了 1%。隨著經濟復甦,預計旅遊業將以每年 11% 的速度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