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亞美尼亞位於高加索地區西南部,北與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相鄰,南與伊朗和土耳其相鄰,東南為阿塞拜疆獨立省。該國總面積為 29,800 平方公里(11,505 平方英里),相當於馬里蘭州的面積。該國首都是埃里溫,人口150萬。
人口
2000 年 7 月,亞美尼亞的總人口估計為 3,344,336 人。根據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1993 年亞美尼亞的總人口估計為 370 萬人。因此,自 1993 年以來,人口減少了 350,000 多人,或約 10%。這種下降是低生育率和大規模移民的結果(每 1,000 名人口中有 4.23 名移民)。總人口的出生預期壽命為 66.4 歲(男性為 61.98 歲,女性為 71.04 歲)。總生育率為每名婦女生育 1.47 個孩子,低於更替水平,每 1,000 名人口生育 10.97 個孩子。(更替水平是一個術語,指一對夫婦必須只替換自己的孩子數量。因此,一個男人和女人將有2個孩子才能達到更替水平。如果一個社會的整體更替水平是2,那麼它有穩定的人口,既不增長也不縮小。當一個社會中的女性通常平均生育少於 2 個孩子時,這可能表明人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嬰兒死亡率為每 1,000 名活產嬰兒中有 41.48 人死亡。
亞美尼亞人佔人口的 93%。其他種族包括 3% 的阿塞拜疆人、2% 的俄羅斯人和 2% 的庫爾德人。全國近 96% 的人口講亞美尼亞語。俄語是第二大最常用的語言,儘管只有 2% 的人口使用它作為他們的主要交流方式。東正教是最受歡迎的宗教。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7人(每平方英里355人)。大約 31% 的人口居住在農村地區,69% 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區。
礦業
亞美尼亞擁有世界第二大銅儲量。其他重要儲量有鉬、鋅、金、銀、建築用石(主要是花崗岩和大理石),以及膨潤土、鋁土礦、珍珠岩、沸石和矽藻土等其他材料。19 世紀,工業冶金采礦在 Alaverdy 和 Zangezur 地區開始,在蘇聯時期,這些活動大大增加。1980 年代,蘇聯 25% 的鉬由亞美尼亞供應。1991 年,由於礦山條件惡化和需求下降,採礦業崩潰。1996 年,採礦業開始復蘇,1996-99 年期間產量增長了 32%。從 2000 年 1 月到 6 月,它又上漲了 16%。
在食品加工、珠寶和鑽石加工之後,亞美尼亞的採礦業是第三大工業部門和第三大出口國。據亞美尼亞政府稱,1995 年礦產和非貴金屬出口總額約占出口的 23%。儘管採礦業表現相對較好,但其生產和出口遠低於其潛力。政府已經制定了一項計劃,以增加採礦和金屬生產,並出口更多的半成品,因為它們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主要的銅鉬公司和黃金公司尚未私有化。
製造業
亞美尼亞是 1970 年代高加索地區領先的化學品生產國,主要為軍事部門生產合成橡膠、乳膠、酸、各種膠水和特殊薄膜。1980年代化學工業從業人員2.42萬人,佔工業生產的6.6%。蘇聯解體、1992-93 年的能源危機以及與阿塞拜疆的戰爭使產量減少了 50% 以上。1999 年,亞美尼亞進口的化學產品和材料是其自身生產的 6 倍。主要化工出口產品是橡膠,佔化工出口總量的82%,其中93%銷往前蘇聯國家。據專家 Jocelyne Decaye 稱,亞美尼亞化學工業的主要弱點是“高度依賴進口原材料,
亞美尼亞的輕工業部門在 1980 年代發展良好,當時擁有 115,000 名員工,佔工業總產值的 25%。然而,在 1990 年代,輕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下降到 2% 以下。紡織和服裝生產是該部門最重要的活動。
1999年,食品加工業佔工業總產值的39%,佔製造業總產值的61%。在 1980 年代,食品加工僅佔亞美尼亞工業總產量的 18%。1990 年代的前 5 年增長了近 70%。主要食品為葡萄酒和白蘭地,其餘為蔬菜、水果、煙草、土豆、棉花、穀物和茶等產品。不到總產量的 10% 用於出口(1999 年為 1600 萬美元)。
服務
對亞美尼亞經濟的服務價值佔 GDP 的百分比從 1990 年的 31% 增加到 1999 年的 35%。服務業的主要部分包括旅遊和金融服務。亞美尼亞沒有許多常見的西方服務。例如,沒有快餐或零售連鎖店。
旅遊
在獨立的前 5 年,旅遊業下滑,但自 1996 年以來,這一趨勢發生了逆轉。自 1996 年以來,遊客人數增加了兩倍多,但與 1980 年代相比仍然很低(1999 年約有 21,000 名遊客,包括商務旅遊)。1999 年旅遊業佔 GDP 的比重為 1.7%。旅遊基礎設施需要大力發展和現代化以保持該行業的增長。
金融服務
在蘇聯時期,國家保險公司為所有公民提供強制性保險。監管保險市場的責任現在落在了財政部的手中。財政部為保險公司提供執照,2001 年約有 65 家私營和國有公司註冊。截至 2001 年,有關保險市場的法律框架仍在製定中。亞美尼亞法律對國內和國際公司一視同仁。
銀行系統約佔 GDP 的 10%。1999年,共有商業銀行31家。主要的外資銀行是伊朗的梅拉特銀行和英國的米德蘭銀行。只有美聯銀行建立了自動櫃員機(ATM),而且主要城市中只有少數企業可以接受信用卡作為支付方式。亞美尼亞所有商業銀行的總資本為6000萬美元。最大的私人銀行是匯豐亞美尼亞銀行,資產達 900 萬美元。
錢
自 1990 年代以來,德拉姆的價值已顯著下降。1995 年,405.91 德拉姆等於 1 美元。然而,到 2000 年,539.53 德拉姆等於 1 美元。這種下降是亞美尼亞經濟持續疲軟的結果。
1993 年,埃里溫證券交易所 (YSE) 成立,隨後成立了 3 家較小的交易所。然而,這 4 家交易所的總價值在 1999 年僅為 167 萬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