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孟加拉國位於亞洲南部,印度次大陸兩條最大河流——恒河和賈木納(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三角洲。它的西部、北部和東部與印度接壤,東南與緬甸(又稱緬甸)接壤,南部與孟加拉灣接壤。該國面積為 144,000 平方公里(55,598 平方英里),分為 6 個行政區(達卡、吉大港、庫爾納、巴里薩爾、拉傑沙伊和錫爾赫特)和 4 個主要市政公司(達卡、吉大港、庫爾納和拉傑沙希)。相比之下,孟加拉國的領土略大於紐約州。孟加拉國首都達卡位於該國中部。孟加拉國占據孟加拉地區東部(該地區西部被印度西孟加拉邦佔據),
人口
2000 年 7 月,孟加拉國的人口估計為 129,194,224 人,使孟加拉國成為世界第十大人口大國。這個國家的總面積相當於紐約州的面積,人口相當於美國的一半或紐約州人口的 8 倍。由於改善了健康、醫療設施和更長的預期壽命,自 1960 年代以來,它幾乎翻了一番。2000 年的出生率為千分之 25.44(略高於世界平均水平),每月增加約 19 萬人。與此同時,死亡率為千分之8.73。估計人口增長率為 1.59%,如果目前的趨勢保持不變,人口可能在未來 45 年內翻一番。
孟加拉人口相對同質化,孟加拉人佔人口的 98%,其他族群,包括各種部落群體,佔其餘 2%。宗教在這個國家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主要的分歧是伊斯蘭教和印度教。幾乎 88.3% 的人口是穆斯林,10.5% 是印度教徒,1.2% 是佛教徒、基督徒或萬物有靈論者。孟加拉國人口非常年輕,14 歲以下的人口占 36%,65 歲以上的人口僅佔 4%。1998 年,超過 80% 的孟加拉國人生活在農村地區,儘管在過去十年中城市人口增長地區的速度是農村地區的兩倍(由於農村人口的遷移和高出生率)。
1970 年,孟加拉國的人口約為 6600 萬,曾是亞洲出生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該國人口在 1950 年至 1977 年間翻了一番,在 1977 年至 2001 年間幾乎又翻了一番,給自然資源帶來了巨大壓力並導致土地短缺。1970 年代,政府在包括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聯合國人口基金 (UNFPA) 和世界銀行在內的各種國際組織的協助下,推出了人口控制和計劃生育舉措。孟加拉國的生育率(婦女生育的孩子的平均數量)從 1965 年的每名婦女 6.8 個嬰兒下降到 1999 年的每名婦女約 3 個嬰兒。然而,這些人口控制舉措因三分之二的人口而受到破壞。仍然生活在農村,歷史上人口增長非常高,而且該國近三分之二的人是文盲。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包括安全飲用水的供應、兒童營養不良(仍然是世界上最嚴重的)、早婚和強迫婚姻,以及一般人口尤其是婦女的文盲。
該國的人口增長被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快速增長的永久和臨時移民所抵消。孟加拉國工人尋求臨時工作的主要目的地是科威特、馬來西亞、卡塔爾、沙特阿拉伯、阿曼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他們主要受僱於低技能和低工資的建築和服務部門以及農業種植園。其他受歡迎的移民目的地是西歐、美洲和澳大利亞,在過去 3 年中,這些地方形成了大型孟加拉國社區。根據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 2000 年的移民率為每 1,000 人 0.77 人,即每年約 100 萬人。
行業
礦業
孟加拉國主要的商業上可行的自然資源是天然氣,儘管有報導稱存在中等規模的煤炭儲量。天然氣總儲量估計為 210,000 億立方英尺。2000 年孟加拉國利用了 3700 億立方英尺,主要用於國內消費。主要氣田位於大錫爾赫特地區、孟加拉灣和大吉大港地區。跨國公司熱衷於參與孟加拉國的天然氣勘探並將其出口到巨大的印度市場,但孟加拉國政府對出口天然氣的想法持反對態度,因為根據當地專家的估計,已探明的儲量可能會在未來 30 到 40 年。
製造業
在 20 世紀,孟加拉國與鄰國緬甸(緬甸)和尼泊爾一樣,在很大程度上錯過了改變亞洲地區許多國家(如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台灣)經濟的工業化浪潮。2001 年初,製造業貢獻了大約 24.3% 的 GDP,為 620 萬人或 11% 的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1989 年至 1999 年間,孟加拉國製造業的年均增長率約為 7.2%,儘管基數很低。孟加拉國廉價、可靠和豐富的勞動力對世界領先的跨國公司具有吸引力,但它們進入該國的速度非常緩慢,因為它們面臨由激進工會領導的經常性工業動盪、落後的基礎設施、繁文縟節,和一個非常小的本地市場。
孟加拉國的製造業主要包括小型、私營、通常未機械化的企業或大型國有、通常虧損的企業。主要的工業中心是達卡、吉大港、庫爾納和拉傑沙希,它們(按當地標準)擁有發達的交通基礎設施,包括通往海港和鐵路的通道以及大量且非常便宜的非熟練和熟練勞動力。工業企業主要集中在黃麻製品生產、成衣生產、食品加工和化工生產。
大多數孟加拉黃麻產品由大型國有企業生產,出口到美國、歐洲和其他市場,1997-98 年為該國的出口收入貢獻 133 億塔卡,1998-99 年為 117 億塔卡。根據EIU 國家概況,孟加拉國占世界黃麻纖維出口的 90%。黃麻加工企業容易受到區域和國際市場低迷的影響,並在 1998-99 年經歷了一些衰退。此外,在過去幾年中,由於在以前使用黃麻的地區越來越多地使用合成材料,國際市場對黃麻的需求一直在下降。然而,這些黃麻加工企業仍然擁有大量廉價的當地原材料供應,如果他們繼續提高產品質量,通過有效的管理和營銷,他們可能會擴大出口潛力。
在過去的 20 年裡,孟加拉國在成衣 (RMG) 領域找到了強大的利基市場,成為這些產品的世界領先出口國之一。全國約有2600家中小型服裝製造企業,為當地約140萬名以女性為主的勞動者提供就業機會。儘管大部分織物和機械必須進口(2000 年孟加拉國從美國進口了 160,000 公噸棉花),但獲得廉價和可靠的當地勞動力使孟加拉國成衣製造商在國際市場上極具競爭力。據美國國務院統計,1999-2000年服裝出口總額達到約50億美元,主要銷往美國、歐洲和加拿大。孟加拉國尤其受益於與美國的多纖維安排以及與歐盟的普遍優惠制度,後者為從孟加拉國進口的 RMG 設定了特殊配額。RMG 行業在過去 5 年經歷了快速增長,但隨著自由貿易的興起和 2004 年底配額制度的取消,孟加拉國將面臨來自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其他亞洲國家的激烈競爭,和越南。
孟加拉國擁有完善的食品加工部門,該部門依賴國內農業生產,主要面向國內需求。它包括製糖和製糖、食用油的生產、水果和果汁的加工和保存以及魚類加工,尤其是蝦和對蝦。作為一個熱帶國家,孟加拉國在國內擁有豐富的外來水果和海洋物種供應。
在 1990 年代,有兩個重大變化影響了孟加拉國工業部門的發展。首先,多次軍事政變的結束和文官政府的建立帶來了政治穩定,這吸引了直接的國際投資並鼓勵了外援的流入。其次,經濟自由化、結構調整和私有化的政策有助於提高本地產業的競爭力,並鼓勵他們尋找新的海外市場。為了提升孟加拉經濟的吸引力,政府建立了特別出口加工區(EPZ)。它們位於吉大港、達卡、查爾納(靠近庫爾納的勐拉港)和科米拉,投資者可以在那裡使用發達的基礎設施並享受稅收減免和其他特權。到 2000 年,出口加工區吸引了大約 4.15 億美元的外國投資,150 多家企業遷入。據美國國務院稱,美國是孟加拉國最大的單一外國投資者,固定直接投資總額約為7.5億美元。主要投資項目集中在化工、電子和電氣行業。緊隨美國之後的是馬來西亞、日本和英國,下一級投資者是新加坡、印度、香港、中國和韓國。美國國務院估計,美國在孟加拉國的投資將在 2 至 4 年內達到 25 億美元左右。美國是孟加拉國最大的單一外國投資者,固定直接投資總額約為 7.5 億美元。主要投資項目集中在化工、電子和電氣行業。緊隨美國之後的是馬來西亞、日本和英國,下一級投資者是新加坡、印度、香港、中國和韓國。美國國務院估計,美國在孟加拉國的投資將在 2 至 4 年內達到 25 億美元左右。美國是孟加拉國最大的單一外國投資者,固定直接投資總額約為 7.5 億美元。主要投資項目集中在化工、電子和電氣行業。緊隨美國之後的是馬來西亞、日本和英國,下一級投資者是新加坡、印度、香港、中國和韓國。美國國務院估計,美國在孟加拉國的投資將在 2 至 4 年內達到 25 億美元左右。
服務
旅遊
旅遊業是孟加拉國經濟中一個規模雖小但增長迅速的部門。據國際勞工組織稱,與批發和零售部門一起,它為近 600 萬人(1996 年)提供了就業機會,約佔勞動力的 10.8%。政府統計表明,1998 年有 171,000 名遊客訪問了該國,為國民經濟貢獻了 24 億塔卡。大多數參觀者來自印度、澳大利亞、德國、英國和美國。
在該國政治局勢穩定和吉大港山區(該國東南部)的部落叛亂結束之後,旅遊業只能在 1990 年代起飛。孟加拉國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眾多的古蹟和寺廟,以及豐富的自然遺產,包括熱帶森林、美麗的山丘、河流和國家公園,具有吸引外國遊客的巨大潛力。該國提供廉價購物和異國情調的紀念品,以及從環保到探險旅遊的各種活動。然而,它需要翻新和擴展其酒店的基礎設施和其他服務,這些服務仍然不發達。
金融服務
儘管在金融部門改革計劃下進行了十年的重大改革,但金融服務業仍然不發達。據國際勞工組織稱,該部門為 213,000 人提供了就業機會(1996 年)。自獨立以來,它一直處於國家控制之下,因為主要商業銀行在獨立後不久就被國有化了。當地銀行經常被指責提供糟糕的金融服務,並受到腐敗、管理效率低下和資本不足的困擾。孟加拉國在引入計算機化銀行支付系統、開發電子支付系統和電子銀行業務方面落後。Agrani 銀行、Janata 銀行、Rupali 銀行和 Sonali 銀行是仍受國家控制的主要金融機構。它們幾乎佔所有存款的一半。
1999 年,政府啟動了商業銀行改革項目,旨在改善私營商業銀行的運作。一家銀行提供了一個成功案例:由大學教授穆罕默德尤努斯創立的格萊珉銀行率先向有需要的當地社區提供小額信貸。目前,在亞洲和非洲的貧困國家中常常以低效著稱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已經仔細研究了格萊珉銀行的小額信貸模式,以期將其應用於其他發展中國家。
零售
在孟加拉國,與許多其他亞洲國家一樣,許多中小型企業都是圍繞零售業建立的,並且通常與小商店和餐館有關。零售業為大量人口提供就業機會,但由於人口收入普遍偏低,它仍然相對不發達。仍然有一些小型的家庭經營的傳統商店和咖啡館,主要銷售當地製造的產品。
美國發現知識產權執法“薄弱”,“知識產權侵權現象普遍”。孟加拉國政府已經開始認真解決這個問題,2000 年引入了新的版權法,以使該國的版權法與 WTO 保持一致。該法案更新了 1911 年的專利和設計法案,以及其他一些過時的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