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比利時是一個位於西歐的國家。它北接荷蘭,東接德國和盧森堡,南接法國,西接北海。比利時的面積與馬里蘭州差不多,面積為 30,510 平方公里(11,780 平方英里),包括 280 平方公里(108 平方英里)的內陸水道。它有 66 公里(41 英里)的海岸線,其邊界總長 1,385 公里(861 英里)。比利時與法國共享 620 公里(385 英里),與德國共享 167 公里(103 英里),與盧森堡共享 148 公里(92 英里),與荷蘭共享 450 公里(280 英里)。該國還聲稱擁有一個延伸到北海 68 公里(42 英里)的專屬捕魚區。比利時是歐洲的傳統十字路口,其首都布魯塞爾,也是歐盟(EU)的首都。布魯塞爾還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 和西歐聯盟 (WEU) 的總部。布魯塞爾位於該國中部,人口為 954,460。它是比利時最大的城市之一。相比之下,比利時第二大城市安特衛普擁有 447,632 人口,位於該國北部地區。最後是比利時第三大城市根特,人口為 224,074 人,位於西北部。比利時第二大城市擁有 447,632 人口,位於該國北部地區。最後是比利時第三大城市根特,人口為 224,074 人,位於西北部。比利時第二大城市擁有 447,632 人口,位於該國北部地區。最後是比利時第三大城市根特,人口為 224,074 人,位於西北部。
人口
2000 年 7 月,據估計比利時的人口為 10,241,506 人。人口增長率估計為0.18%。生育率估計為每名婦女生育 1.61 個孩子,出生率為每 1,000 人生育 10.91 個孩子。死亡率為每1000人中有10.13人死亡。
與許多先進工業化國家一樣,比利時的人口正在老齡化,16%的居民年齡在65歲以上,而只有18%的人年齡在0-14歲之間。男性的預期壽命為74.47歲,女性為81.3歲。大多數比利時人現在生活在城市地區,隨著來自農村地區和移民的人們在城市定居,這種趨勢正在迅速增長。比利時的人口密度在歐洲僅次於荷蘭。
這個國家有 3 個主要的民族社區:佛蘭德人、瓦隆人和講德語的人。佛蘭芒語約佔人口的 58%,講一種被稱為佛蘭芒語的荷蘭語。佛蘭德人集中在該國北部地區。瓦隆人講法語,主要生活在比利時南部地區。大約 31% 的比利時人是瓦隆人。講德語的人是第三大群體,他們主要居住在列日市周圍的東部。講德語的人約佔人口的 1%。該國還有許多其他少數民族。僅布魯塞爾就有 19 個不同的雙語社區。許多其他群體來自北非和中東,尤其是土耳其。還有大量的意大利人口。自二戰以來,該國外國出生人口的高出生率增長速度快於比利時本土人口。大多數來自地中海地區的新移民傾向於定居在瓦隆人的工業區——布魯塞爾和安特衛普。遷移率很低,為每 1,000 人 0.98 人。儘管每年都有少數比利時新移民返回其原籍國,但大多數移民前往歐盟或美國境內的國家。
佛蘭德人和瓦隆人之間的衝突傳統上分裂了比利時社會。在 19 世紀和 20 世紀初的大部分時間裡,講法語的人口在該地區占主導地位。然而,法蘭德斯人最終進行了改革,獲得了區域自治權,然後將法蘭德斯地區確立為單語地區。1970 年憲法創建了 3 個自治政治區:法蘭德斯、瓦隆和布魯塞爾。1984 年,德國列日社區也獲得了自己的立法議會,並開始控制自己的教育和文化事務。兩個團體之間的爭端仍在繼續,並導致了許多政治妥協,包括 1993 年的新憲法,
鋼鐵和貴金屬
從 1800 年代到 1960 年代,煉鋼是國家工業的核心。到 1960 年代末,當外國公司開始使用廉價勞動力和更便宜的資源以更低的價格生產鋼鐵時,比利時鋼鐵製造商的競爭力下降。1970 年代的雙重石油危機通過減少全球對鋼鐵的需求進一步削弱了該行業。為了保住工作崗位,政府試圖通過補貼行業來保護鋼鐵製造商。
高昂的勞動力成本繼續削弱這些行業和其他行業的競爭力。工業也受到產能過剩和燃料價格持續高企的影響。這些因素導致福特和雷諾等汽車製造商削減了比利時的產量,並將工廠轉移到其他地方。政府還進行了相當大的嘗試來重組其剩餘的工業基礎。這些努力的主要目的是為國內外公司提供稅收優惠,以換取行業投資。它還為投資新技術和創造新的製造方法提供了激勵措施。
鋼鐵和塑料行業繼續下滑。自 1990 年以來,鋼鐵、鐵和焦炭的產量下降了 20%。儘管如此,這個擁有 52,000 名員工的行業仍有大約 1,000 家公司。比利時仍然是世界第十八大鋼鐵生產國。1999年,該行業生產粗鋼1100萬噸,收入2600億比利時法郎,其中45%來自出口。這比上一年下降了 4%。主要的塑料產品包括汽車製造和工程項目的零件。
歐洲最大的電解銅、鋅和鉛精煉廠位於比利時。有色金屬行業包括:鋁、銅、鋅、鉛、錫等賤金屬;金、銀、鉑等貴金屬;以及稀有或特殊金屬,如鍺、鈷和銦。金屬行業僱傭了大約 8,600 名員工。1999 年其出口額為 1270 億比利時法郎。1999 年新的工業投資總額為 26 億比利時法郎,並試圖降低生產成本。該王國還是石灰石、白雲石、各種合成材料以及大理石和混凝土等建築材料的主要生產國。還有一個重要的礦產部門專注於精煉進口礦產,如銅、鋅和鑽石。
安特衛普是世界鑽石貿易的中心。鑽石行業僱傭了大約 30,000 名員工,佔全國出口的 6.4%。總共有 10 顆鑽石原石中的 9 顆和 2 顆切割鑽石中的 1 顆經過安特衛普。鑽石行業是工業增長的一個領域。該部門在 1990 年代經歷了 6% 的平均增長率。有 400 家公司從事毛坯鑽石貿易,700 家公司從事切割鑽石貿易。1998年,該行業的出口額為3690億比利時法郎。
玻璃製造仍然是一個有利可圖且不斷擴大的行業。它擁有約 12,000 名員工,1998 年的玻璃產量為 150 萬噸。這產生了 1000 億比利時法郎的收入。該行業的出口主要銷往其他歐洲國家(約佔玻璃出口的 85%)。在比利時,玻璃產量是消費量的 3 倍,比利時工人的生產力水平最高。1980 年,比利時玻璃工人每小時生產 55 公斤(磅)玻璃;到 1999 年,產量增加到每小時 109 公斤(磅)。
化學品
比利時的化學工業高度多樣化和高效。從 1985 年到 1999 年,該行業平均每年增長 3.5%。它是全國第二大工業部門。該行業面向外貿,約 80% 的產品出口(其中 75% 出口到歐盟國家)。1999年,化學品佔王國出口總額的23.5%,價值1.574萬億比利時法郎。為了保持競爭力,化工行業將大約 50% 的利潤用於研究和開發新產品和製造技術。1999 年,化學公司僱用了 97,167 人,比 1985 年增加了 8.4%。化學品和醫藥產品現在是比利時最大的出口產品。
運輸
運輸設備是比利時最強大的剩餘工業部門之一。該行業包括汽車工業、造船業、鐵路和電車建設、自行車以及航空和航天工業。比利時雖然沒有自己的國家汽車製造商,但擁有大量國際公司。福特、通用汽車、歐寶、雷諾、大眾和沃爾沃在比利時設有工廠。1999年,全國生產了130萬輛汽車。它還生產特種車輛,包括貨車、卡車、公共汽車和小巴。在比利時製造的車輛中,95% 用於出口。主要市場是法國、德國和英國。汽車行業還生產各種汽車專用零件。該行業專門從事“準時制”(JIT)製造,其中涉及生產在收到後立即使用的產品。這個過程消除了在倉庫中儲存物品的需要。
比利時不再建造大型遠洋船隻,但其造船廠仍在建造較小的沿海和河流船隻。此外,還有許多公司能夠修理和改裝大型船舶。公司還生產各種海洋專用產品。比利時在航空航天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政府與法國和德國等其他歐洲國家合作開展空中客車噴氣式飛機和阿麗亞娜火箭等項目。
紡織品
紡織行業在 1,320 家紡織廠僱傭了超過 42,500 名員工。比利時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地毯出口國。紡織品收入佔2500億比利時法郎。與許多其他傳統行業不同,比利時的紡織品製造商已經能夠適應全球市場的變化。比利時也以其優質的皮革產品而聞名。製造技術已經廣泛整合和進步。因此,紡織業仍然是比利時最大的工業雇主之一。
電子產品
比利時生產範圍廣泛的電子設備,包括消費產品和商業產品。這一經濟部門在 300 家公司中僱傭了 49,000 名員工。這些企業生產的產品價值超過 3000 億比利時法郎。沙特三分之二的電子產品出口。大部分(75%)銷往歐盟其他成員國,而其餘出口則分配給美國、東歐和亞洲。醫療和醫院電子產品是該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行業是經濟基礎設施和研發的最大投資者。該行業每年投資約 300 億比利時法郎,其中 60% 用於研發。
家具
家具製造在比利時有著悠久而卓越的傳統。適應性和質量聲譽是其持續成功的關鍵。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的提高有助於控製成本並保持行業競爭力。它對德國和英國的出口強勁,最近在荷蘭取得了巨大的增長。該行業還積極瞄準東歐市場。比利時家具出口增長了 57%,對俄羅斯本身的出口增長了驚人的 79%。1998年,該行業的收入為18.9億歐元,其中包括11.3億歐元的出口。
建造
比利時的建築業包括兩個不同的廣泛領域。大部分活動都集中在新建築物和房屋的建設上。舊房修復也有相當大的市場。磚是首選的建築材料,大多數房屋都是定制的。平均而言,只有 10% 的房屋是預製的。1998年,住宅建築佔新合同的46%,商業建築佔41%,土木工程佔新合同的13%。1997年,比利時建築公司的收入達到1萬億比利時法郎。比利時公司還在國外開展了一些項目,主要是在發展中國家。1998年,這些項目的總收入為880億比利時法郎。
金融服務
金融部門有 3 個主要部門:商業銀行、公共信貸機構和私人儲蓄銀行。然而,這 3 類機構之間的劃分在 1990 年代變得不那麼明顯了。這些領域已經發生了大量的合併。例如,1999 年,國際銀行公司 Dexia 將其比利時和法國子公司合併,創建了一個價值 110 億美元的銀行集團。比利時銀行委員會監督私人銀行、金融公司和共同基金的監督。該國金融部門的投資從 1996 年的 550 億美元激增至 1999 年的 3000 億美元。
比利時的 3 家主要貿易銀行是富通銀行、布魯塞爾蘭伯特銀行和 KBC。富通擁有約 40,000 名和 3,000 家分支機構的員工隊伍。它為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的約 700 萬客戶提供服務,是西北歐領先的銀行之一。布魯塞爾蘭伯特銀行擁有 900 家傳統分行和 500 台自動櫃員機。它是歐洲第十二大銀行。KBC 是美國第三大銀行,也是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它擁有 1,500 名銀行員工、500 名保險經紀人和 8,000 名其他經紀人。這家跨國銀行在 30 個不同的國家設有分行。比利時第四和第五大銀行是外資銀行。第四位是 Dexier,一家比利時-法國聯合跨國公司,第五位是紐約摩根擔保信託(摩根大通的子公司)。公司)。比利時的其他主要國際銀行是花旗銀行、美國銀行和大通曼哈頓銀行。
2000 年,歐盟頒布了新規則,允許保險經紀人在任何其他歐盟國家開展業務,只要他們在本國註冊即可。例如,比利時保險公司將能夠在德國或法國設立辦事處,而無需在該國獲得許可。這為比利時公司提供了多種優勢。例如,比利時消費者購買的保險中有 60% 到 70% 是非人壽保險(包括汽車或家庭保險)。相比之下,在其他歐盟國家,非人壽保險通常佔市場的 20% 左右。因此,比利時保險公司將這些新市場視為巨大機遇的來源。
旅遊
比利時旅遊業的主要中心是該國的沿海地區和阿登地區。
海岸線上有 65 個度假村和眾多海灘。大多數都是為家庭度假而設計的,吸引了來自法國、英國和荷蘭的遊客。阿登森林位於比利時東南部,是西歐為數不多的未受破壞的自然區域之一。該地區吸引了露營者和一日遊者。它以遠足、釣魚、劃獨木舟和皮划艇以及春季和夏季的登山活動而聞名。在冬季,遊客可以進行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
比利時的旅遊業總價值為 114.25 億美元。其中,比利時人在國內旅行的花費為 49 億美元。美國是比利時人出國旅遊的第一目的地。1999 年,大約 257,000 名比利時人訪問了美國,花費了 6.52 億美元。
零售
比利時的零售商已從 1990 年代初期的停滯期反彈。過去幾年,消費者支出以 2.5% 的速度增長,預計在不久的將來還會增長。與歐盟或北美的許多其他市場不同,獨立公司仍佔零售市場的很大比例。例如,雖然 78.5% 的時裝經銷商是獨立的,但連鎖店控制著 16.7% 的市場。剩餘的4.8%掌握在大型百貨公司和超市手中。
1999年,比利時有52,807家餐廳。最大的連鎖店是擁有 105 家店舖的 Quick 漢堡餐廳集團。排名第二的連鎖店是美資麥當勞。其他美國連鎖店如必勝客和奇奇也佔有重要的市場份額。外資餐廳的銷售額為 104.5 億比利時法郎,而本地商店的銷售額為 75.3 億比利時法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