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縮寫

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中國地處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歐亞大陸東南部,與東海、朝鮮灣、黃海、南海接壤,朝鮮與越南之間. 其邊境國家包括阿富汗、不丹、緬甸、(香港)、印度、哈薩克斯坦、朝鮮、吉爾吉斯斯坦、老撾、(澳門)、蒙古、尼泊爾、巴基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和越南。陸地面積為 9,596,960 平方公里(3,696,000 平方英里),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該國的海岸線長 14,500 公里(9,010 英里)。中國分為22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北京,首都,也是中國的文化和教育中心。

人口

2000 年 7 月,中國人口估計為 12.62 億,比 1990 年的 11.43 億增長了 10.36%。2000年人口增長率估計為0.9%,出生率為千分之16.12,死亡率為千分之6.73。預計 2000 年至 2010 年間人口年增長率為 0.9%,預計 2010 年人口將達到 13.925 億。中國國家統計局進行的一項模擬研究表明,中國總人口將在2030 年代或 2040 年代。

中國人口由56個民族組成。漢族佔91.9%,壯族、維吾爾族、回族、彝族、藏族、苗族、滿族、蒙古族、布依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佔8.1%。絕大多數人口,即 68% 的人口年齡在 15 至 64 歲之間;25% 的人年齡在 14 歲或以下,7% 的人年齡在 65 歲或以上。2000 年出生時的預期壽命估計為 71.4 歲(總人口)、69.6 歲(男性)和 73.3 歲(女性)。該國的高預期壽命和低嬰兒死亡率令更富裕的國家羨慕不已。

1949年中國成為共產主義國家時,人口約5.41億。在接下來的 10 年裡,它又增加了 1.18 億。它在 1960 年代繼續上升。政府鼓勵這種增加,以便中國可以發展水控制和通信基礎設施。政府還認為增加產量有助於生產更多糧食並加強國家防禦。二十年後,在此期間出生的數百萬人促成了另一次嬰兒潮。到 1970 年,大約有 8.3 億中國人。人口過度增長帶來了嚴重的問題,並對國民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

為了減緩人口增長,政府在 1970 年代後期推出了一個家庭一個孩子的政策。

該政策的製定不僅是為了解決巨大的人口問題,而且是社會主義制度中必要的社會和財政計劃的先決條件。該政策在城市地區執行得更為嚴格,而在男孩更為重要的農村地區則不受歡迎。然而,它的強制力足以讓大多數夫妻都遵守它。隨著一孩政策的出台,人口增長放緩,自1979年以來出生人口可能減少了2.5億。人口發生了兩種明顯的變化。首先,人在變老。與 1990 年的 6600 萬老年人口相比,2000 年 65 歲或以上的人口估計為 8780 萬,預計到 2020 年將達到 1.67 億。第二,人口越來越城市化。例如,1990 年城市人口為 2.97 億,

人口過剩是全球頭號問題。許多人質疑通過立法控制人口。即使在中華文明20年來一直相信這種解決方案可以解決他們的問題,但仍有一些人違反了政策。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立法控制是錯誤的,尤其是在處理中國面臨的極端情況時。中國人口政策的支持者表示,這種國家規定的節育和計劃生育不僅是為了中國的福祉,也是為了全世界的福祉。

鐵路

中國估計有 69,412 公里(43,131 英里)的鐵路。除西藏外,每個省級行政單位都有鐵路服務,並正在計劃將一條線從蘭州-烏魯木齊線向南延伸到西藏(西藏)的拉薩。鐵路一直是中國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例如,該國 50% 以上的交通是由鐵路系統運輸的。中國的鐵路網由一系列南北幹線組成,幾條主要的東西幹線穿過。這些幹線覆蓋了大部分大城市,形成了以北京為樞紐的全國性網絡。

道路和高速公路

中國共有公路1,209,800公里(751,894英里),其中鋪設271,300公里(168,586英里)(高速公路至少24,474公里或15,200英里)。全天候公路和公路網不是一個統一的、標準一致的國家體系;許多道路的條件很差。儘管存在缺點,但公路網可能足以滿足該國當前的需求。與美國或日本相比,中國的汽車、卡車和公共汽車數量較少。在 1990 年代初期,大約有 700 萬輛汽車,其中三分之二是卡車和公共汽車。它每年生產約 200,000 輛卡車和有限的汽車。越來越多的汽車是私人擁有的,這將導致對合格高速公路的快速需求。

航空運輸

1949年後,中國成立了中國民用航空總局(GACAC),繼續作為國家的國內和國際航空承運人。大多數主要城市有國內航班,廣州、上海、北京等少數大城市有國際航班。GACAC 飛機飛往歐洲、日本、美國和南亞。一些省級和城市當局經營運載客貨的城際航空公司。有 206 個機場(1996 年估計),其中 192 個已鋪設跑道。

航運

中國擁有 110,000 公里(68,354 英里)的通航水道和 1,746 艘船舶(商船)。它擁有 9,070 公里(5,636 英里)的原油管道、560 公里(348 英里)的石油產品管道和 9,383 公里(5,830 英里)的天然氣管道(1999 年估計)。

力量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中國的電力部門在支持經濟增長方面表現出色。面對擴大發電能力的需要,國家正在大力投資建設新的發電廠和自籌資金能力。對國家電力部門的發展同樣重要的是建立區域電網和實施電價改革以解決配電和使用效率低下的問題。電力主要由國有企業提供。中國通過關閉大量煤耗高、污染重、經濟效益差的小型火電廠,有效地調整了電力產業結構。據官方統計,該國產生了1。2000年用電量16萬億千瓦時(kWh),比上年增長6%;全國新建和改造城市電網項目87個,農村電網項目1590個。中國還開發了巨大的水力發電潛力,因此可再生水電可以滿足其國內電力需求的更大份額。可再生水力發電來自流動的水,如瀑布和快速流動的溪流。

改革開放政策為我國核電產業的發展帶來了跨越式的發展。同時,中國通過吸引外資來補充國內電力建設資金的不足,提升電力行業的技術裝備。根據1999年2月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199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1998年基本建設項目新增年生產能力包括大中型發電機組發電1690萬千瓦,電力變壓器設備4726萬千安(其中城鄉更新電網779萬千安)。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站建設計劃的審議國。根據中央規劃,到2020年,中國將擁有4000萬公里核電裝機容量。

溝通

自 1949 年以來,中國在郵政和電信系統上付出了相當大的努力,但仍遠未達到西方的速度和效率標準。郵件主要由國家鐵路運送。與交通運輸一樣,電信系統足以滿足經濟增長的需要。有 1.1 億條主線在使用(1999 年估計)和 2340 萬部移動電話在使用(1998 年)。國內和國際服務越來越多地可供私人使用;分佈不均的國內系統服務於主要城市、工業中心和大多數中小城鎮。國內已建成省際光纖幹線和蜂窩電話系統;擁有 55 個地球站的國內衛星系統已經到位。在國際上,中國擁有 5 個國際通信衛星(4 個太平洋和 1 個印度洋)、1 個國際通信衛星(印度洋地區)和 1 個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以及與日本、韓國、香港、俄羅斯和德國。該國擁有 673 個廣播電台——369 個 AM、259 個 FM、45 個短波——和 4.17 億台收音機。1997年,全國有電視台3240個(其中中央電視台209個,省級電視台31個,地市台近3000個),電視4億台。1999 年,該國擁有 3 個互聯網服務提供商 (ISP)。以及與日本、韓國、香港、俄羅斯和德國的幾條國際光纖連接。該國擁有 673 個廣播電台——369 個 AM、259 個 FM、45 個短波——和 4.17 億台收音機。1997年,全國有電視台3240個(其中中央電視台209個,省級電視台31個,地市台近3000個),電視4億台。1999 年,該國擁有 3 個互聯網服務提供商 (ISP)。以及與日本、韓國、香港、俄羅斯和德國的幾條國際光纖連接。該國擁有 673 個廣播電台——369 個 AM、259 個 FM、45 個短波——和 4.17 億台收音機。1997年,全國有電視台3240個(其中中央電視台209個,省級電視台31個,地市台近3000個),電視4億台。1999 年,該國擁有 3 個互聯網服務提供商 (ISP)。

農作物和牲畜

中國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小麥、玉米、高粱(中國高粱)、小米、大麥和葵花籽。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產國,稻米佔全國糧食作物總產量的近一半。水稻、小麥和玉米合計佔中國糧食總產量的 90% 以上,這些作物佔耕地面積的 85% 左右。1978年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開始以來,糧食產量穩步增長。經濟作物產量也穩步增長,其中最重要的是棉花、油料作物(如花生、油菜)、糖(蔗糖和甜菜糖)、煙草、粗纖維(用於繩索、墊子和類似用途)、茶和水果。家禽和畜牧業生產雖然在增長,但仍然是中國農業中最薄弱的部門。牲畜數量很高,但是每隻動物生產的肉量很低。因此,中國擁有世界 15% 的牲畜和約 40% 的豬,但僅提供 7% 的肉製品和 15% 的豬肉。

林業

中國國土面積雖大,但森林資源有限。西部內陸的大部分地區太高或太乾燥,無法支撐茂密的森林林分。在潮濕的東部,森林被砍伐了幾個世紀,用作建築材料和木柴;使他們再生的努力有限。1949 年,據估計該國總面積的 8% 被森林覆蓋。從那時起,一項積極的造林計劃一直在實施,據估計,森林面積已增加到 12% 至 13%。近年來,每年新增林地約 250 萬英畝(100 萬公頃)。該州的目標是使全國 20% 的森林面積成為森林。相比之下,美國超過 30% 的土地被森林覆蓋。

釣魚

中國有著悠久的遠洋、淡水捕撈和水產養殖傳統。池塘養殖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並越來越強調補充受到過度捕撈威脅的沿海和內陸漁業。中國年產量約1760萬噸,居世界第一。超過 57% 的總捕撈量來自海洋。其餘的來自河流、運河、湖泊和池塘。中國沿海地區盛產魚類。所有沿海海域在大陸架上都有大面積的淺水區。在這些海域,特別是黃河和華東河,冷暖洋流混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個特別適合多種海洋魚類的環境,包括黃花魚、鯖魚、金槍魚、鯡魚和鯊魚。

礦業

中國擁有任何國家中最大和最豐富的礦產資源之一,擁有足夠的礦產來支持現代工業國家。各類礦產的開採規模迅速擴大。最重要的礦物是煤、鐵、錫、銅、鉛、鋅、鉬、鎢、汞、銻和螢石。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儲量,估計超過6000億噸。如果使用量繼續保持在目前的水平,這些儲量將使該國的煤炭供應維持約 500 年。

石油

該國在陸地和海上也有大量石油儲備。一些地方正在進行海上勘探,一些西方和日本的石油公司正在協助中國。鎢、鋁、鈦和銅等礦產具有出口潛力。廣泛的礦床和有前景的地點位於 1960 年代。主要產地在華北平原和東北地區。例如,黑龍江省大慶石油生產基地是全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之一。自197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已成為世界十大產油國之一,年產油能力超過10億桶。少量的這種產出被出口以賺取外匯。

製造業

主要製成品有水泥、鋼材、化肥、紙和紙板、硫酸、糖、棉紗、棉織物、香煙、電視機、洗衣機。總體而言,中國的產業結構具有較高的製造業水平,但在生產率方面與製造業相去甚遠。1978年以來,比重有所下降,主要是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低水平製造業和重工業的採礦業,但這些部門的低水平擴張和重複建設仍然很嚴重。產品質量升級仍落後於結構升級需求,進而導致經濟增長依賴進口高水平製成品。前兩個行業的比重從1985年的34.1%和8.19%下降到1998年的27.16%和5.97%,合計分別下降7.03%和2.22%。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製造業水平低下的橫向產業擴張導致國內製造業的低水平惡性競爭。在能源和原材料的高水平消耗中也可以找到同樣的效果。因此,需求膨脹導致技術含量低的行業大量增加,產業結構升級滯後。製造業水平低下的橫向擴張導致國內製造業低水平惡性競爭。在能源和原材料的高水平消耗中也可以找到同樣的效果。因此,需求膨脹導致技術含量低的行業大量增加,產業結構升級滯後。製造業水平低下的橫向擴張導致國內製造業低水平惡性競爭。在能源和原材料的高水平消耗中也可以找到同樣的效果。因此,需求膨脹導致技術含量低的行業大量增加,產業結構升級滯後。

餐飲服務

在中國,出於個人和商業原因,外出就餐是最重要的社交活動之一。餐飲服務可分為高級餐廳、家庭餐廳、社區餐廳、快餐店、街頭小販、美食廣場和由機構或公司經營的自助餐廳。自1980年代以來,西式連鎖餐廳一直是中國餐飲服務行業服務、品質、價值和分銷發展的驅動力。最近的一項調查表明,中國有大約 220 萬家餐館和自助餐廳。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世界上潛在最大的中等收入家庭群體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旅遊

中國是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擁有幾千年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成就。旅遊業被指定為當前國家結構調整的重要增長領域。自 1978 年以來,中國旅遊業取得了顯著進步,當時旅遊業還只是一個產業。1978年開放前夕,中國僅接待遊客76萬人次,旅遊創匯2.6億美元。

1980年代,國務院加強了對旅遊業的管理,採取了國家、集體、有關部委、個人和外商等各方支持的政策。中國利用外資開始大量建設旅遊飯店,提高了旅行社招攬遊客的能力。1988年,全國旅遊業創匯22.4億美元,是1978年的10倍。同時,不斷開拓新景區,開拓新客源,完善旅遊法規。借鑒發達國家經驗,提高管理水平和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優化旅遊發展環境。

1990年代,國家開始設計特色旅遊項目。97年“訪華”項目大獲成功,海外遊客達5760萬人次,外匯收入達120.74億美元,中國在世界旅遊收入中的排名從第41位躍升至第11位。與此同時,國內旅遊也創下新紀錄,遊客人數躍升至6.44億,收入達到270億美元。結果,全年旅遊收入總計超過380億美元,佔GDP的4.1%。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穩定了旅遊基礎市場,改善了旅遊發展的整體環境。2000 年中國的旅遊業收入估計為 439 億美元,佔 GDP 的 5%,

零售

零售是 1990 年代初期中國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自 1992 年零售業改革開始以來,政府採取了一些新政策,以 1999 年 6 月頒布的《零售和批發暫行條例》為重點。這些政策推動了零售業經歷了根本性的轉型過程。過去購物意味著去破舊的百貨公司,從有限的低質量產品中進行選擇,而現在中國消費者接觸到越來越多複雜的零售業態,並被各種國內外產品所吸引. 中國現有的零售業態有倉儲/折扣店、超市、百貨商店、便利店、特許服務或連鎖店、專賣店、購物中心、

一個引人注目的發展是,地方政府不顧中央規定,批准了大量的合資商業企業。一些在大城市的中國零售店甚至開始聘請外籍經理或外包給外籍管理團隊。大型跨國公司已在中國消費市場大舉進軍。他們通過與國內製造商成立合資企業來生產和銷售自己的品牌產品。通過這樣做,他們有效地接管了國內公司發達的分銷渠道,因此他們的市場份額穩步提高。在這方面,亞洲企業(尤其是海外華人企業)再次因熟悉中國消費文化而佔據優勢。他們並沒有因為缺乏政策透明度和法律基礎設施不足而退縮。他們在與國家官員建立的個人關係中茁壯成長,並經常將這些視為更好的安全保障。2000 年,儘管政府在 1992 年向真正的外資開放零售業邁出了第一步,但 2000 年外商投資零售商的活動仍然受到嚴格監管。試點計劃將中外合資零售企業限制在 11 個城市,其中只有每個試點站點允許 2 家此類企業。

銀行業

金融部門的主要監管機構是中國人民銀行(PBOC),該國的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其下屬的國家外匯管理局控制貨幣供應量,確定利率和存款利率,並處理外匯儲備。中國人民銀行還監督銀行的運營,使用信貸計劃對整體貸款進行行政控制,並通過其分支機構、信託和投資公司 (TICs) 監督中國人民保險公司。

中國有4家國有銀行和11家商業銀行。國有銀行成立於 1984 年,當時專業銀行和部分單一銀行轉變為商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在農村提供金融服務。中國人民建設銀行負責基本建設的中長期融資。中國銀行作為主要的國際和外匯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作為最大的國有銀行向國有企業提供流動資金貸款,用於固定資產投資。擁有分支機構網絡的國有銀行、新設立的附屬機構和專門部門負責實施信貸計劃。

到 1999 年,超過 60,000 家城鄉信用社替代銀行而成立。城市合作銀行規模小,易於管理,採用兩級體系結構:上級與資本市場對接,作為體系的監督者,而較低級別的一些小型銀行處理存款和貸款。在農業發展銀行的指導下,農村或農業合作銀行在管理和貸款決策方面的自主權有限。他們的客戶主要是農村鄉鎮和企業。

國有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PICC)曾經是一家壟斷保險公司。1993年,它仍處理了中國95%以上的保險業務。1995年的新保險法將人保公司限定為商業保險業務,並將其社會保險業務劃歸勞動部。目前,雖然人保財險和多個政府金融機構擁有 17 家區域性壽險公司,但還有 3 家其他區域性保險公司和 2 家獨立的國家保險公司。中國的壽險和家庭意外險市場仍然很小,企業客戶購買的意外險最多。大多數資產必須存放在國內銀行的計息賬戶中,而其他投資需要分散在安全投資中,並僅限於短期承諾。

證券交易所

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是中國目前僅有的兩家證券交易所,分別成立於1990年和1991年。這兩個交易所之間不存在交叉上市。自成立以來,證券市場發展迅速,尤其是在 1990 年代後期。證券交易中心,僅限於政府和公司債券交易,存在於 18 個較大的城市。證券交易中心成立於 1980 年代中期,當時允許國有企業向員工、其他公司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向公眾出售債券。證券交易所中心通過電子交易網絡與證券交易所相連。

中國公司提供兩種股票:A 股,專門出售給中國公民;B 股,以人民幣計價,但最初由外國人獨家交易和購買。到2001年3月,中國公民也可以用外幣購買B股。B股僅限於有限責任股份公司。要獲得資格,公司必須至少連續 2 年盈利;必須擁有足夠的外匯收入來支付股息和現金紅利;必須能夠在上市時提供連續3年的財務報表和盈利預測;並且必須具有低於15的市盈率。

國家計委製定股票和債券上市的配額,為特定年份的發行總發行價格設定一個數字。制定的配額然後在省級分配。這一過程產生了一些問題,例如選擇和批准過程政治化,發行人質量下降,小發行人數量眾多,年度配額公佈時間表缺乏可預測性,公佈的配額每年根據市場變化。狀況。此外,配額制度將非配額活動推向了證券交易所等非官方和半官方渠道。由於這些問題,人們普遍認為中國股市還遠未正式成熟,充滿神話和風險。

外國參與

外國銀行通常僅限於硬通貨業務,儘管政府已宣布有意向外國銀行部分開放本幣業務,以爭取加入世貿組織。允許外資銀行在選定的城市和經濟特區設立分行和地方子公司,並與中方合作夥伴設立合資銀行。但是,它們的活動必須限於批發銀行業務,僅限於有限數量的外匯交易,例如合資企業的外匯存貸款、外匯投資和擔保、進出口賬戶的結算等。境外非銀行金融機構由6家財務公司和6家全牌照保險公司組成。一般來說,

城鄉收入不平等

經濟體制改革使農村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1978年以來,農民除了種植傳統作物外,還通過從事畜牧業、農業和果園生產等專業農業活動來增加收入。此外,鄉鎮企業(TVEs)佔農村居民增加的工資收入的大部分。結果,農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自1980年代初以來急劇增加。然而,儘管取得了這些進步,農村居民的收入增長與城市地區相比卻明顯小幅增長。中國農村總收入僅為城市收入的 40%,而在大多數國家農村收入為城市收入的 66% 或更多。自 1980 年代後期以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事實上,這種差距是造成中國社會公平問題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地區間的差距。

地區收入不平等

幾十年的嚴格中央計劃造成了不同地區公民之間的嚴重收入差距。年均收入較高,例如位於東部地區的江蘇省,而位於西部地區的貴州,收入水平較低。差異是相當巨大的。例如,1996年江蘇人均年收入為2613.54元,貴州為609.80元;兩者的比例為4.3:1。同年,東部地區人均GDP和GDP總量分別是西部地區的1.9倍和5.5倍。

城內收入不平等

除了城鄉之間的差距,城市居民也感受到了自己之間的收入不平等。根據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組的數據,1990年代中期,收入最高的20%人群的人均收入是收入最低的20%人群的4.2倍,比1980年代後期的2.9倍還要嚴重。儘管城市地區的許多企業已經停工或倒閉,但許多被解僱的閒散員工正在等待未來的就業機會,為他們提供維持城市基本生活水平的最低收入。目前,許多閒散工人要么收入低,要么根本沒有收入。退休員工的工資水平也很低,而且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影響,

緩解貧困

大約 10% 的中國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扶貧和消除貧困。據世界銀行稱,由於採取了積極的措施,中國在過去20年的反貧困鬥爭中取得了巨大成功。貧困人口從 1978 年的 2.5 億下降到 1985 年的 1.25 億,這是因為農村地區經歷了經濟增長。1986年以來,中國政府在全國范圍內籌劃和組織了多項大型扶貧項目。到1992年底,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到8000萬,貧困率降低到8.8%。.

1994年,為加快脫貧攻堅,最終在上世紀末徹底消除貧困,中國政府啟動了“8-7計劃”,其重點是通過稅收優惠在7年內消除絕對貧困。政策、財政支持和社會經濟發展計劃。為便於實施“八七計劃”,中央從全國2000多個縣中選出592個最貧困縣,定為“全國貧困縣”。據估計,集中在這592個縣的8000萬貧困人口中,70%以上的人自然環境惡劣,社會經濟條件欠發達。

4 年後,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到 4210 萬,到 1998 年底貧困率為 4.6%。1999 年中國政府在扶貧上的支出為 248 億元人民幣(30 億美元),增長了 30 倍1999 年,中國 8.7 億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為 2210 元。只有3%的農村人口仍然貧困或生活在635元以下,使中國農村貧困率在發展中國家中最低。2000年,中國宣布消除“絕對貧困”。

就業問題

中國勞動力從經濟改革中受益匪淺。在“八五”計劃(1991-95)期間,城市地區的實際收入年均增長 7.7%,農村地區的實際收入年均增長 4.5%。然而,勞動力市場存在一些嚴重問題,有可能阻礙經濟改革和破壞社會穩定。裁員增加(官方稱為“暫時失業”),工人“下崗”(下崗)),以及延遲支付工資和養老金,導致中國幾個城市的工人和退休人員舉行了多次示威。在一定時期內,通常是 1 年,這些“下崗”工人通常被鼓勵從事其他類型的工作,通常工資和/或地位低於原來的職位。許多工人還從事第二份工作。有些人繼續從他們以前的雇主那裡獲得基本工資和福利,他們很少或根本沒有為他們做真正的工作。到2001年,國企下崗人數增多引發的問題,以及其他幾個問題,成為國家領導人的首要擔憂。

到 1990 年代末,官方公佈的失業率為 6%。勞工官員欣然承認,官方失業率不包括兩大重要群體,即有效失業、國有部門過剩工人和農村富餘勞動力。據官方估計,農村未充分就業人口,即生產性就業不足半年的人口,超過2億人。一些可能更準確的城市失業率估計值在 10% 到 23% 之間變化。即使按照官方的失業標準,中國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在 1997 年初完成的一份報告預測,到 2000 年,中國可能有 15 到 2000 萬城鎮失業工人。同時,

勞動法

1995 年 1 月 1 日生效的國家勞動法編纂了早期的法規,並為勞動改革提供了框架。法律新規定要求各類企業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在各級政府設立仲裁和檢查部門;為各類企業的集體談判制定初步框架;並授權管理者出於經濟原因解僱工人。然而,地方政府在執行《勞動法》中嚴格的工人安全和加班規定方面效率較低。結果,工業事故,特別是在採礦業,每年奪去大量生命。

《勞動法》還要求地方制定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例如,1996 年底北京的月最低工資是 270 元人民幣(約合 33 美元);上海300元(約36美元);深圳398元(約48美元);貴州省 140 元人民幣(約 17 美元)。中國其他地區,包括廣東、江蘇和山東省,已針對不同行業和地區製定了浮動最低稅率。最低工資水平確定一般高於當地的扶貧上限,但低於目前普通工人的工資水平。

在過去的幾年裡,包括延遲工資和罷工在內的勞資糾紛在中國一直在增加。上升趨勢使一些勞工和工會官員變得守勢。官方媒體不斷關注工人虐待問題,總是在亞洲(香港、台灣、韓國)投資的小型出口導向型外國企業中。然而,許多非官方觀察人士表示,中國民營企業和國內小城鎮和村鎮企業的工作條件普遍較差,這些企業通常由地方政府所有。大多數勞資糾紛是通過仲裁解決的,最近有一些案件被訴至法院。據官方統計,根據國家調解中心和勞動局的記錄,1996年中國全國共發生勞動爭議48121件。

中華全國總工會

在大多數情況下,中國的工會保持其提高生產和維持勞動紀律的主要職能,而不是支持工人權利。地方工會還履行各種社會和福利職能,例如處理殘疾福利和住房基金以及經營俱樂部、飲食設施、托兒所和學校。中國唯一官方承認的工人組織中華全國總工會(ACFTU)仍然專注於國有部門。仍然很少有證據表明全總正準備承擔《勞動法》第七條規定的工人倡導者的新角色,儘管一些工會官員在工作層面可能越來越有興趣代表工人的利益,特別是在安全問題。

對於全總來說,改善勞動紀律,動員職工實現黨政目標是他們的首要目標。然而,自 1980 年代初以來,其他目標一直是提高生產力並鼓勵參與和支持經濟改革。一般來說,成員僅限於國有企業的工人。全國非農職工中,半數以上不是全總成員,屬於國家產業結構之外的集體、私營和個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鄉鎮企業等。

工作環境

中國的工作條件普遍較差,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工傷事故率一直居高不下,直到 1996 年,根據勞動部的統計,工傷事故的數量多年來首次實際下降。事故總數為 18,181 起,比 1995 年減少 13.5%,總死亡人數為 17,231 人,比 1995 年下降 13.9%。到 2001 年,沒有證據證實這種下降是否代表長期趨勢。官方媒體繼續批評與工作有關的事故和死亡人數總體偏高。中國的大多數工業事故都發生在礦山,特別是監管不善的小型私營、鄉鎮和鄉村礦山。例如,1996 年有 7,695 起採礦事故和 9,974 名工人死亡。

安全生產問題引起了政府高層的關注;職業安全與健康成為持續宣傳的主題。所有工作單位都必須指定一名安全員。自 1991 年以來,勞動部每年 5 月舉辦“工業安全週”,以提高管理人員和工人的安全意識。截至 1997 年年中,勞動部執行了新的國家職業安全和健康立法。勞工部官員還表示,他們有責任起草改進的國家礦山安全立法。然而,許多證據表明,最需要的是執行現有法規,而不是起草新的立法。此外,增加產量的壓力,缺乏維護設備的財政資源,

1995 年 5 月 1 日,中國將國家標準每週工作時間從 44 小時減少到 40 小時,不包括加班時間。勞動法規定每周有 24 小時的休息時間,並且不允許每天超過 3 小時或每月超過 36 小時的加班工作。《勞動法》還規定了加班工作的報酬標準,不得低於正常工資的 150%。這些規定的執行因地區和企業類型而異。官方媒體經常報導小型外商投資企業,特別是經濟特區和東南部其他地區的工人需要長時間加班的案例。人們普遍承認,非國有部門企業中也存在類似的濫用行為。

職場女性

經濟改革增加了中國男性和女性的就業機會。監管較少的非國有部門的增長以及政府在工作分配中的作用下降也增加了女性在中國面臨就業歧視的可能性。1995年,中國在主辦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FWCW)時,承諾要更加關注女性在勞動力中面臨的問題。國務院於 1995 年 8 月頒布了《中國婦女發展國家綱要》,旨在加強教育和就業權利的落實,維護婦女的地位。針對政府部門在 1996 年初北京招聘會上表現出的對聘用女性的猶豫態度,

在國有企業中,女性更有可能被迫提前退休或被“下崗”。1995 年初,勞動部和國際勞工組織對 5 個城市的樣本企業進行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70% 的被稱為“過剩”的工人是女性。根據 1996 年 8 月在上海完成的一項官方調查,由於總體技能水平較低,女性是該市​​首先受到失業影響的人群。1988 年的《婦女保護法》為婦女提供至少 3 個月的產假和額外的育兒福利。法律還規定,母乳喂養的母親不得從事某些類型的體力勞動和夜班工作。但是,該條例旨在為育齡女工遵守計劃生育政策提供額外的激勵措施,

年齡歧視

中國或許是少數幾個在下崗再就業方面歧視中老年工人的國家之一。許多雇主會在招聘廣告中公開聲明他們不會僱用45歲以上的人。年長的工人也發現競爭越來越困難。一些經理抱怨年長員工不具備當前市場所需的技能;其他人指出,老年工人的健康狀況不佳。年長的工人可能首先受到國有部門裁員的影響。從各方面來看,老年婦女在維持她們的工作方面尤其困難。許多老年婦女在進入工作崗位時受教育程度很低,此後幾乎沒有機會提升她們的技能。雖然管理者可能希望留住一定數量的有經驗的男性,但大多數人認為年長女性只是一種負擔。年長女性對中國法定退休年齡的差異尤其惱火。男性的退休年齡為 60 歲,而女性在工業領域為 50 歲,在其他地方為 55 歲。儘管傳統觀點認為女性希望提前退休以照顧孫輩,但今天的女性,尤其是受過教育的女性,更願意自己做出這個決定,而不是在準備好之前就被迫退出勞動力市場。

童工

理論上,中國禁止使用童工。例如,1995年《國家勞動法》規定,“任何用人單位不得招收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勞動法》第九十四條規定了對招用未成年人的企業的行政復議、罰款、吊銷營業執照等。中國兒童有權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生活費由父母或監護人領取。16-18歲的勞動者被稱為“未成年工”,禁止從事某些形式的體力勞動,包括礦山勞動。《勞動法》規定縣級以上各級政府設立勞動監察總隊。中國非國有部門的快速增長超過了政府檢查和執法制度的發展。然而,在較貧窮、偏遠的地區,由於 13 歲左右完成小學教育的未成年人可用的選擇很少,因此農業童工現像很普遍。據官方統計,1996 年有 1000 萬 6 至 14 歲的兒童,其中三分之二是女孩,從華小輟學。據推測,他們最終從事某種勞動以幫助家庭經濟狀況良好.

中國經濟展望

中國經濟的長期前景仍不明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似乎代表了中國政府對重大經濟改革和擴大國內市場准入的重大承諾。一些觀察家認為,中國政府將加入 WTO 視為重要但痛苦的一步,旨在使中國企業在世界市場上更有效率和競爭力。此外,政府希望開放的貿易規則能夠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進入中國。預計從長遠來看,更加開放的市場體係將促進競爭,提高生產力,並降低消費者以及使用進口商品作為生產投入的公司的成本。經濟資源將轉向更有利可圖的企業,尤其是在中國不斷發展的私營部門。因此,中國可能會經歷比當前經濟政策下更快的經濟增長。據估計,到 2005 年,加入 WTO 將使中國的貿易和外國投資水平翻一番,並使實際 GDP 每年再增長 0.5%。

短期內,由於外國競爭加劇,廣泛的經濟改革(如果實施)可能會導致某些行業的混亂,尤其是無利可圖的國有企業。結果,許多公司可能會破產,許多工人可能會失業。政府如何處理這些干擾將極大地決定未來改革的程度和步伐。中央政府似乎指望貿易自由化來增加外國投資並刺激整體經濟增長;這樣做將使下崗工人能夠受僱於增長較快的部門,特別是增長中的私營部門。但是,中國政府對維護社會穩定深表關切。如果貿易自由化之後出現嚴重的經濟放緩,導致廣泛的破產和裁員,

1998 年 2 月,官員們宣布他們打算在未來 3 年花費 7500 億美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儘管許多分析家質疑中國能否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為如此龐大的金融事業獲得資金。中國很可能打算吸引外國投資來滿足其大部分基礎設施需求。

然而,中國對重大項目所有權、利潤和運營控制的限制,中國對補貼融資和技術共享的需求,以及獲得中國中央和地方官員批准的不確定性,使得外國投資者不願投資中國的重大項目。基建項目。

西部地區發展

中央政府決定在未來幾十年內加快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未來5到10年,中國將在西部地區建設更多高速公路,包括2條連接中心地帶和西藏自治區的高速公路。目前已有3條公路連接內陸地區與西藏。未來10年,中國還將在西部地區再建設14條主幹道。到2030年,我國將建成西部現代化公路網。目前,西部地區道路貧瘠不足。全區每100平方公里只有7.8公里的高速公路,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中國把改善基礎設施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點。

環境保護

過去 20 年的快速經濟增長、城市化和工業化伴隨著中國環境的持續惡化。空氣和水污染物的濃度均居世界前列,對人類健康造成損害並損失農業生產力。中國一些主要城市的顆粒物和硫含量是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標準的 2 至 5 倍。水土流失、森林砍伐以及對濕地和草原的破壞已導致國家生態系統惡化,並對未來的農業可持續性構成威脅。

中國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來減少污染和森林砍伐,並避免了總體環境條件的突然惡化。正在國家和地方層面構建污染控制計劃體系和環境保護製度網絡。作為近期政府重組的一部分,中國環保機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SEPA)已升格為正部級,其覆蓋範圍擴大到包括“綠色”問題。為了更好地控制城市和工業污染,中國越來越關注流域管理、更多地使用經濟激勵措施以及更多地使用公共信息宣傳活動。城市地區的車輛排放問題正在通過改善交通管理、公共交通舉措、交通費的變化,以及已經在最大的城市中心實施的含鉛燃氣的逐步淘汰。實施海岸帶管理,擴大節能減排和可再生能源開發。

 

與中國相關的首字母縮略詞列表

ALPHABET 中國農業銀行
ABC 中國農業銀行
ACCC 中國農業文化保藏中心
ADBC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CCA 國航
CA 國航
ACCOUNTING 國貨航
ACCESSORY 國貨航
ACC 國貨航
ACFW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
ACLA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
ACLE 全國皮革展
ACM 中國製造
ACSR 全華戰略研究
ACTU 中華全國總工會
ACYF 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
ATTIC 中國所有的茶
ACFIC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
ACWF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
AMMISCA 美國駐華使團
ACCL 安利中國有限公司
ASAC 中國蜂業​​學會
ASC 中國建築學會
ACIF 東盟中國投資基金 (est. 2004)
ACPN 澳中專業人士網絡
ACACA 澳中農業合作協議
ACCOUNTING 澳中理事會
ACCESSORY 澳中理事會
ACC 澳中理事會
ACFA 澳中基金會協會
BOC 中國銀行
BOCI 中銀國際
BAV 中國包頭
BHY 中國北海
NAY 中國北京
PEKS 中國北京——北京首都機場
PEK 中國北京——北京首都機場
BJS 北京,中國首都機場
BCCB 柏林中國文化橋樑
BCC 更好的作物中國
BSC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
BRIC 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
BRICS 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
BCC 中國廣播公司
BMP Bronevaya Maschina Piekhota
BICC 內置中國櫥櫃
ECHO 中國湖電子戰試驗場呼號
CHOC 劍橋中國史
CCIT 中國國際旅遊團
CCBC 加中貿易委員會
CFRC 中國金融研究中心
CUSCPS 美中政策研究中心
CCTR 中國跨國關係研究中心
CCNU 華中師範大學
CSCQCK 中央吉打中國騰鶴氣功
CSCIC 中國基督教研究中心
CNCA 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CCBP 中國銀行業專業人士認證
CSX 中國長沙
CTU 中國成都
CEC 中國區首席執行官
CACH 從中國收養的孩子
CHAMPION 中國
CHN 中國
CH 中國
CAJ 中國學術期刊
CAA 中國美術學院
CAEP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CAPT 中國郵電科學研究院
CAPT 中國印刷技術研究院
CATR 中國電信科學研究院
CAST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CAST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CAU 中國農業大學
CATF 中國航空特遣隊
CI 中華航空 – 台灣
CAL 台灣中華航空
CADIA 中國酒類行業協會
CIAC 中國及內亞理事會
CAAO 中國委託公證人
CATTI 中國筆譯、口譯能力水平考試
CACDA 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
CAG 中國美術館
CAAP 中國A股准入產品
CACEE 中國繼續工程教育協會
CAMH 中國精神衛生協會
CAPD 中國民主促進會
CAST 中國科協
CAS 中國標準化協會
CAAM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CABCI 中國糕點糖果工業協會
CACEM 中國建築企業管理協會
CANSI 中國船舶工業協會
CAUES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
CAES 中國汽車電子展
CAA 中國汽車協會
CAIA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CAO 中國航油股份有限公司
CAOHC 中國航油控股公司
CBC 中國銀行
CBEX 中國北京產權交易所
CB 中國黑
CBN 中國博主網
CBBR 中英商務資源
CBSN 中國寬帶衛星網
CBDA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
CBTDC 中國建築技術發展中心
CBC 中華商務連鎖有限公司
CBF 中國商業專題
CBLF 中國商業領袖論壇
CBN 中國經營報
CBW 中國商業世界
CCBN 中國有線廣播網
CCSP 中國營州立公園
CCER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CCID 中國信息產業發展中心
CCTCC 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
CCAA 中國收養事務中心
CCP 華中地產有限公司
CCTV 中國中央電視台
CCIC 中國檢驗認證公司
CCFA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
CCSFA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
CCCME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
CCF 中華慈善總會
CCFA 中國化學纖維協會
CCR 中國化工報
CCARI 中國重慶汽車研究院
CIVIL 中國基督教協會
CCC 中國基督教協會
CCAR 中國民用航空條例
CCES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CCS 中國船級社
CCE 中煤能源
CCT 中國海岸時間
CCFE 中國商品期貨交易所
CCIB 中國商檢局
CCIC 中國商檢總公司
CCN 中國小商品網
CCCG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
CCYL 中國共青團
CIVIL 中國強制性認證
CCC 中國強制性認證
CCBA 中國建設銀行
CCB 中國建設銀行
CCBC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CCCE 中國建築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CCCST 中國科技諮詢中心
CCBA 中國合同橋協會
CCPIT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CCSS 中國當代學生會
CDIA 中國乳業協會
CDC 中國數據中心
CDP 中國民主黨
CDEI 中國國際牙科展覽會
CDR 中國存託憑證
CDB 國家開發銀行
CDIB 國開興業銀行
CDRF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
CDSN 中國數字地震台網
CDT 中國數字時代
CEA 中國地震局
CEAH 中國東方航空控股公司
MU-2 中國東方航空
OMAN 中國東方航空
MU 中國東方航空
CENS 中國經濟新聞社
CEQ 中國經濟季刊
CERAP 中國經濟研究與諮詢項目
CER 中國經濟評論
CERN 中國教育研究網
CEE 中國教育博覽會
CET 中國教育之旅
CETI 中國教育科技計劃
CECC 中國電子商會
CEA 中國電梯協會
CEPEX 中國能源電力展覽會
CECIC 中國節能投資公司
CECP 中國節能計劃
CEST 中國節能科技
CETP 中國能源科技計劃
CEH 中娛控股
CETV 中國娛樂電視台
CEPF 中國環境保護基金會
CESP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CEGL 中國安信集團有限公司
CEIBS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CETDO 中歐貿易發展組織
CES 中國福音神學院
CEGL 中國光大集團有限公司
CEF 中國遠征軍
CE 中國出口
CECIC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CEBC 中國出口基地公司
CFIA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
CFIA 中國發酵工業協會
CFIB 中國纖維檢驗局
CFO 中國金融在線
CFSG 中國消防安全集團
CFTGEC 中國對外貿易廣州展覽公司
CFSU 中國鑄造供應商聯盟
CFX 中法快遞
CFIA 中國玻璃鋼工業協會
CGPA 中國遊戲製作者協會
CGPA 中國遊戲出版商協會
CGF 中國性別基金
CGS 中國地質調查局
CGME 中國玻璃大理石陶器
CGLN 中國全球物流網
CGBN 中國金橋網
CGST 中國神學研究生院
CGCPA 中國集團公司促進會
CGNPG 中廣核集團
CHAOS 中國有我們所有的積蓄
CHNS 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
CHF 中國歷史論壇
CHAIN 中國艾滋病信息網
CHKC 中港城
CHKD 中國醫院知識庫
CHIA 中國住宅行業協會
CHPANC 中國華錄松下AVC網絡有限公司
CISF 中國進口服務費
CIGIA 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
CISPO 中國倡議和特殊項目
CIM 中國內地會
CIQ 中國檢驗檢疫
CIS 中國檢驗服務
CIISS 中國國際戰略研究院
CIIR 中國勞資關係研究院
CIID 中國室內設計研究院
CIIS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
CIHC 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
CIRC 中國保監會
CIBF 中國國際電池展
CIBTC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公司
CIB 中國國際商務
CICC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CHINCA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
CIEC 中國國際展覽中心
CIFF 中國國際鞋業博覽會
CIFF 中國國際家具展
CIGF 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
CIMC 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有限公司
CIPG 中國國際出版集團
CIRR 中國國際資源回收
CIT 中國國際治療
CITM 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
CITS 中國國際旅行社
CITIC 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
CITIC 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
CWE 中國國際水電股份有限公司
CNNIC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CIT 中國介入治療
CIC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CIPA 中國投資促進局
CISA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CJIS 中國建銀投資證券
CJA 中國靜安
CJN 中國期刊網
CKU 中國養犬聯盟
CLB 中國勞工通訊
CLW 中國勞工觀察
CLP 中國法律與實務
CLFM 中國製造業領袖
CLP 中國電力
CMTBA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
CMIPC 中國機械工業製品有限公司
CMP 中國主要港口
CMMFC 中國人造纖維公司
CMRC 中國肉類研究中心
CMIA 中國醫學信息學會
CMU 中國醫科大學
CMB 招商銀行
CMA 中國氣象局
CMX 中國中東快遞
CMCC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CMMB 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
CMNT 中國木蘭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MMB 中國多媒體移動廣播
CMIA 中國樂器協會
CNAB 中國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
CNAPS 中國國家先進支付系統
CNAG 中國國家航空集團
CNAPS 中國國家自動支付系統
CNAC 中國航空總公司
CNBA 中國律師協會
CNBA 中國國家籃球協會
CNBC 中國生物技術公司
CNCIC 中國化工信息中心
SINOCHEM 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
CNCA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CNCG 中國中煤集團公司
CNCPEC 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國家委員會
CNCA 中國老齡問題委員會
CNCE 中國棉花交易所
CNEEC 中國電力裝備集團公司
CNEMC 中國國家環境監測中心
CNFPIA 中國林產工業協會
CNFMA 中國林業機械協會
CNHTC 中國重汽集團有限公司
CNMTC 中國機床總公司
CNNIC 中國國家網絡信息中心
CNNC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CNODC 中國國家海洋數據中心
CNOOC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CNODC 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
CNOC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CNR 中國國家廣播電台
CNTC 中國煙草總公司
CNC 中國網通公司
CNECC 中國新能源商會
CNTD 中國新城發展有限公司
CND 中國新聞文摘
CNSS 中國可持續衛生節點
CNSSS 中國可持續衛生節點
CNITA 中國非織造布及產業用紡織品協會
NEP 中國東北石油
CNXS 華北快運
CNX 華北快運
CNECC 中國核工程建設集團公司
CNIG 中國核工業集團
COMRA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
COSCO 中國遠洋運輸公司
COS 中國油田服務有限公司
COPU 中國 OSS 促進聯盟(成立於 2004 年;中國北京)
COEA 中國海外交流協會
COLI 中國海外發展
CPAL 中國太平洋亞洲有限公司
CPIC 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CPIC 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CPIDC 中國造紙工業發展總公司
CPCA 中國乘用車協會
CPAA 中國演藝機構
CPDC 中國石油化工開發總公司
SNP 中國石油化工
CPHI 中國醫藥控股有限公司
CPI 中國集郵信息
CPO 中國愛樂樂團
CPS 中國民意調查
CPDRC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CPHA 中國港口協會
CPSB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CPN 中國研究生網
CPSS 中國電源學會
CPIRD 中國綜合研究發展計劃
COPILOT 中國推廣
CP 中國推廣
CPDC 中國繁榮發展公司
CPIH 中興國際控股
CQC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
CRI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
CRFT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衛星公司
CR 中國中鐵
CRCC 中國鐵建
CRTC 中鐵電信中心
CRCA 中國老齡化研究中心
CRPI 華潤石化投資
CRF 中國維權論壇
CSTA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CSTPC 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
CSGIA 中國絲網印刷圖形成像協會
CSITC 中國證券投資信託公司
CSRC 中國證監會
CSST 中國安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CSIC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CSTC 中國船舶工業貿易公司
CSAA 中船代理
CSCL 中海集運
CSCQ 中國騰鶴氣功
CSFB 中國金融學會
CSPGP 中國光彩計劃促進會
CSA 中國軟件協會
CSIA 中國軟件行業協會
CSF 環球資源網
CSG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CSAH 中國南方航空控股公司
CSA 中國南方航空公司
CZ 中國南方航空機場代碼
CSAC 中國南方航空公司
CSLA 中國體育彩票管理局
CSCE 中國建築工程
CSSC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CSOF 中國文具辦公用品有限公司
CSC 中鋼
CTN 中國天網
CTAPI 中國造紙技術協會
CTCI 中國技術顧問公司
CTCL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CTEI 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
CTSA 中國熱噴塗協會
CTIC 中國西藏信息中心
CTTB 中國西藏旅遊局
CTPH 中國藏學出版社
CTRC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CTRCS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CTMI 中國旅遊管理學院
CT 中國城
CTCP 費城中國貿易中心
CTS 中國旅行社
CALL-TO-ACTION 中國型式認可
CTA 中國型式認可
CUP 中國銀聯
CUT 中國聯合電信有限公司
CUG 中國地質大學
CUP 中國石油大學
CUTE 中國科技大學
CVCA 中國創業投資協會
CWS 中國水展
CWEC 中國兵器裝備總公司
CWDA 中國織造流通協會
CWCA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CWDA 中國木材流通協會
CXN 中國鑫網
CYBP 中國遊艇商業合作夥伴
CYCRC 中國青少年兒童研究中心
CYD 中國青年報
CYSA 中國青年航天研究院
CYU 中國青年大學
CYI 中國玉柴國際有限公司
CHIME 中國、印度和中東
CSIS 中國物種信息系統
CAFTA 中國-東盟自貿區
CBERS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
CBBC 英中貿易協會
CBI 中緬印
CCBA 中加商業協會
CCSEP 中加學者交流項目
CDC 中國網通公司
CGSP 中國電網支撐平台
CKCG 中韓網絡遊戲
CPA 中國泰科帕蘭特拉
CSA Chinanteco, 奇爾特佩克
CSVC 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創業公司
CFIA 唐人街信仰在行動
CMF 唐人街博物館基金會
CRDC 牛車水資源發展中心
CSC 牛車水服務中心
CYI 唐人街青年倡議
CAAC 中國民用航空局
CAFUC 中國民航飛行大學
CAUC 中國民航大學
CACC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CCRD 中國研究與發展委員會
CTMC 中國商品交易市場
CUC 中國傳媒大學
CPC 中國共產黨
COPC 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
CEBC Conselho Empresarial Brasil-China
CROC 中華民國憲法
CLB 建築 Lucchina Basso
CIVIL 當代中國中心
CCC 當代中國中心
CCRC 當代中國研究中心
CTC 爬到中國
DLC 中國大連
DTC 到中國的日期
DTTC 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中國北京)
DCBN 丹麥中國商務網
DEM 殺出重圍
DEMOCRAT 殺出重圍
DFCT 東風中國科技有限公司
DCN 神州數碼網絡有限公司
DTC 到中國的檔案
EACI 東亞 中國和印度
ECCH 華東資本控股
ECF 華東交易會
ECPG 華東電網
ECS 東海
ECUST 華東理工大學
ECHELON 紫錐菊
ECH 紫錐菊
EDICHINA 中國電子數據交換
EETC 電子工程時報-中國
ESMC 電子供應與製造中國
ECC 英文中國粘土
ECCI English 中國粘土國際
EPAC 中國環境保護總局
ECBA 歐中商業協會
ECHMEC 歐中酒店管理專家委員會
ECARDC 中國農業和農村發展歐洲會議
ESCL 進化證券中國有限公司
ESCLS 進化證券中國有限公司
EIBC 中國進出口銀行
FGS Facchina 全球服務
FCC 有中國孩子的家庭
FASC 中華人民共和國汽車運動聯合會
FIPAC 中國投資促進機構聯合會
FECC 芬蘭中國環境集群
FHAC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GRC 中華民國政府
GBCC 英中中心
GFW 中國防火牆
GFC 中國防火牆
GNCIS 大華北倡議
GWC 中國的長城
GWCA 中國長城採用
GCME 大中華傳媒娛樂公司
GCPS 大中華區光子解決方案
GCPC 大中華精密元件有限公司
GCR 大中華區
GCX 關島中國快遞
CAN 中國廣州——白雲
KWL 中國桂林
HUC 中國黑客聯盟
HAK 中國海口——海口
HSMLCI 恆生中國內地指數
HGH 中國杭州
HRB 中國哈爾濱
HAUSCR 哈佛學院美中關係協會(馬薩諸塞州劍橋)
HAPBC 喜力亞太啤酒中國私人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
HFC 中國英雄
HET 中國呼和浩特
HLCCA 荷馬·勞克林 中國收藏家協會
HKCCC 中國香港商會
HKCS 中國香港秘書處
HRIC 中國人權
ICI 印中研究院
ICBA 印中商業聯盟
IMMF 印度支那媒體紀念基金會
IRAC 印度支那難民行動中心
ICSN 印度支那輪船公司
ICT 印度支那時間
ICBC 中國工商銀行
ICBC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
ISC 中國互聯網協會
IAC 中國伊斯蘭教協會
JECSS 日本與東海研究
JCFC 日中漁業聯合委員會
CTP 中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培訓項目
KCML 小松中國礦業有限公司
KPC 中國共產黨
KJCPL Koninklijke Java-China-Paketvaart Lijnen
KMG 中國昆明——昆明
LCMC 中國蘭開斯特管理中心
LWOC 中國傳奇兵器
LIC 印度支那鱗翅目
LICENSE 印度支那鱗翅目
LSC 中國圖書館學會
MT 機械大地
MGC 可加工玻璃陶瓷
MACH 可加工字母
MICROWAVE 中國製造
MIC 中國製造
MCFA 馬中友好協會
MBCI 中國國際醫學書籍
MOAC 中國農業部
MSTC 中國科學技術部
MCSC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
NKG 中國南京
NNG 中國南寧
NAMCC 中國國家先進材料委員會
NBSC 中國國家統計局
NCAC 中國國家版權局
NDRCC 中國國家減災中心
NLC 中國國家圖書館
NNCC 中國國家禁毒委員會
NSFC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NSFC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NCLI 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NMO 外部不可加工
NACS 北歐中國研究會
NCXS 華北快遞
NCX 華北快遞
NCIST 華北科技學院
NCP 華北平原
NECT 中國東北樣帶
NMIC 不是中國製造
NUNC 中國寧波諾丁漢大學
ON 大蛇蛇
OCEF 華僑教育基金會
PACL 太平洋聯盟中國地產有限公司
PACE 亞太中國能源
PFFDC 中國自由民主黨
PFDC 中國自由民主黨
PTPC 濱特爾技術產品中國
PBOC 中國人民銀行
PBC 中國人民銀行
PICC 中國人民保險公司
PROC 中華人民共和國
PRC 中華人民共和國
CHAMPION 中華人民共和國
CH 中華人民共和國
CN 中華人民共和國
PCDC 費城唐人街發展公司
PCRA 波中唱片協會
PRIC 中國極地研究所
PCC 唐人街的長老會教堂
PTAC 中國印刷技術協會
ZSPD 中國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QMIS 青島MTI國際學校(中國)
RCSC 中國紅十字會
RUC 中國人民大學
ROC 中華民國
TW 中華民國
ROCAF 中華民國空軍
ROCKA 中華民國劍道協會
RCS 民國船
RITC 中國天津研究院
RTCL 路透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RCI 羅斯福中國投資公司
RIC 俄羅斯、印度、中國
SYX 中國三亞
SCP 中國科學出版社
SCEN 蘇格蘭中國教育網
SACRIFICE 中國證券業協會
SAC 中國證券業協會
SHA 中國上海——上海國際/虹橋/
SWA 中國汕頭
SWMC 佘中國世界宣教中心
SHE 中國沉陽——沉陽
SZ 中國深圳
SZX 中國深圳——深圳
SJW 中國石家莊——石家莊
SBFC 來自中國的慢船
SBTC 慢船到中國
SLC 慢左臂中國人
SSEC 中國早期研究會
SCAU 華南農業大學
SCAA 華南田徑協會
SCMP 南華早報
SCS 南中國海
SCSP 南海計劃
SCSSM 南海夏季風
SCSWC 南海暖流
SCSW 南海水
SCT 華南虎
SCUTA 華南熱帶農業大學
SWCAAC 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局
SACRIFICE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SAC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SHOTGUN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
SG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
SPCC 中國國家計委
SSAC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
SDC 支持中國民主
TEBC 中國台北進出口銀行
TYN 中國太原
TEPCO 技術瓷器和瓷器公司
TCL 今天的中國獅
TCT 熱門中國旅遊
TCG 旅遊中國指南
TCVF 鼎鼎中國願景基金
THC 湖南省長沙市一中清華班
TXNS 中國屯溪
TXN 中國屯溪
UPC 中國聯合省
USCF 美中基金會
USTC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UPSC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
URC 中國烏魯木齊
K 美國駐華辦事處郵票
VCX 越中快遞
VSMC 中國虛擬科學館
VOCA 中國之聲與亞洲宣道會
VAFC 沃爾沃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
WNZ 中國溫州溫州機場
WEPP 西氣東輸工程
WCMU 華西醫科大學
WCBF 沃頓中國商業論壇
WICA 白鐵石中國協會有限公司
WCBA 中國女籃協會
WUB 世界內南中商會
WUH 中國武漢
XIY 中國西安——咸陽
XMN 中國廈門 – 廈門國際
XFI 新華富時指數(合資;英國和中國)
ZHA 中國湛江
CGO 中國鄭州
ZYI 中華人民共和國遵義

最受歡迎的首字母縮寫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