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特區或華盛頓特區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城市和首都。它與哥倫比亞特區(該市通常簡稱為DC)並列,位於波托馬克河北岸的河流航行頭——即水路和陸路運輸之間的轉運點。馬里蘭州的北部、東部和西部與哥倫比亞特區接壤,弗吉尼亞州與波托馬克河南岸的特區接壤。
1790 年,美國國會建立了一個 100 平方英里(260 平方公里)的領土,作為聯邦政府的永久所在地。(該領土後來被命名為哥倫比亞特區,華盛頓市就在其中建造。)新領土的位置集中在東海岸各州之間,距離大西洋內陸約 90 英里(145 公里)。由馬里蘭州和弗吉尼亞州割讓。在 19 世紀中葉,弗吉尼亞割讓的波托馬克河以南的土地被歸還給該州,將該地區縮小到現在的規模。
美國內戰(1861-65 年)後,華盛頓市擴張超出其最初規劃的邊界,在法律上與哥倫比亞特區沒有區別。華盛頓特區仍然是一個領土,而不是一個州,自 1974 年以來,它一直由當地選舉產生的市長和市議會管理,國會對其擁有否決權。華盛頓都會區佔地近 4,000 平方英里(10,360 平方公里),包括 10 個縣,其中 5 個位於馬里蘭州(蒙哥馬利、喬治王子城、弗雷德里克、查爾斯和卡爾弗特),5 個位於弗吉尼亞州(阿靈頓、費爾法克斯、勞登、斯塔福德和普林斯)威廉)。區區,68 平方英里(176 平方公里)。人口 (2000) 572,059;華盛頓-阿靈頓-亞歷山大地鐵分部,3,727,565;華盛頓-阿靈頓-亞歷山大都會區,4,796,183;(2010) 601,723;華盛頓-阿靈頓-亞歷山大地鐵分部,4,377,088;華盛頓-阿靈頓-亞歷山大都會區,5,582,170。
城市的性格
華盛頓是一座非凡的城市,擁有多種個性:一座工作中的聯邦城市、一座國際大都市、一個風景如畫的旅遊勝地、一個無與倫比的國家歷史和文物寶庫,以及一個保留了鄰里小鎮氛圍的國際化中心。華盛頓作為美國首都所扮演的角色常常掩蓋其生動的地方歷史及其複雜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華盛頓大約一半的土地歸美國政府所有,美國政府對其不納稅。華盛頓大都市區有數十萬人為聯邦政府工作。
在 20 世紀下半葉,中產階級的“郊區逃亡”導致該市失去了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口。隨著馬里蘭州和弗吉尼亞州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尤其是高科技行業的就業機會,郊區的人口每十年增加了 50%。然而,到 21 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隨著年輕工人遷入復興的城市社區,華盛頓的人口開始增加。儘管人口發生了這些變化,但該地區的經濟以及附近的馬里蘭州和弗吉尼亞州的經濟仍然相互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