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法國是西歐國家中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位於東南部的地中海與北部和西部的比斯開灣和英吉利海峽之間。法國的陸地總面積為 547,030 平方公里(211,208 平方英里),海岸線長達 3,427 公里(2,130 英里)。它與安道爾、摩納哥、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意大利和西班牙接壤。它的面積大約是德克薩斯州的五分之四。
首都巴黎是法國和歐洲(不包括俄羅斯)最大的城市,容納了該國約六分之一的人口。包括周邊地區在內的其他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是里昂、馬賽和里爾。
人口
2000 年法國的人口估計為 59,329,691 人,增長率為 0.38%。法國人口約佔歐洲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在歐洲排名第三,在世界排名第十六。它每平方公里約有 106 名居民(或每平方英里約 275 人)。大約六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大巴黎地區。法國的民族包括凱爾特人和拉丁人,還有條頓人、斯拉夫人、北非人、印度支那人和巴斯克人。外國人佔人口的6.3%。
雖然大多數人口(65%)介於 15 至 64 歲之間,但約有 16% 的人口年齡超過 65 歲。其餘 19% 的人年齡在 14 歲及以下。19世紀之交,法國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但到 19 世紀末和 20 世紀初,法國經歷了歐洲大陸最低的出生率。然而,由於政府的努力和二戰後的嬰兒潮,法國在戰後時代達到了每 1000 人 21 人的出生率。1963 年和 1989 年,這一增長分別下降到每 1,000 人 18 人和 13.6 人。目前,根據 2000 年的估計,法國的出生率為每 1,000 人 12.27 人。(同一年,法國每 1000 人中有 9.14 人死亡。)然而,在 20 世紀最後 25 年,移民湧入法國,減緩了人口減少的趨勢。據估計,法國每 1000 人 2000 人中有 0.66 個淨移民。在法國人口的幾乎所有年齡層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幾乎是一比一,除了 65 歲以上的人群,每名女性有 0.68 名男性。這主要是因為女性出生時的預期壽命約為83歲,而男性僅為75歲。總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為 79 歲。這主要是因為女性出生時的預期壽命約為83歲,而男性僅為75歲。總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為 79 歲。這主要是因為女性出生時的預期壽命約為83歲,而男性僅為75歲。總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為 79 歲。
2000年,法國是世界上人口第16大的國家。預計到 2025 年法國人口將下降,屆時法國將排名世界第 25 位。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UNDP) 估計,2025 年人口將達到 61,662,000 人,但到 2050 年將降至 59,883,000 人,其中 30% 的人口年齡在 80 歲以上。(這個數字在 2000 年是 16%。)這意味著 2050 年的潛在支持率(每個 65 歲或以上的人的 15 至 64 歲人數)將是 1999 年水平的一半。也就是說,到2050年,每2個勞動者就要供養一個退休人員,這使得1999年到2050年社會在養老和養老方面的負擔增加了一倍。
過時的移民政策使法國對尋求工作或庇護的外國人多少沒有吸引力,儘管許多人已經認識到需要更多工人。政府提供慷慨的家庭和健康支持計劃,儘管這些不一定鼓勵人口增長。有健康問題的個人、失業者和退休人員受到社會保障體系的保護而免於破產。一些城市甚至試圖實施自己的計劃來鼓勵人口增長,但它們針對的是法國或歐洲種族,因此很快被譴責為種族主義。總體而言,政府解決近期嚴重人口不足問題的努力並未取得成功。
行業
法國是世界上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它是 G8 的成員,該集團由 7 個最大的工業民主國家以及俄羅斯聯邦組成。1999 年,法國的 GDP 幾乎與英國相當,遠高於意大利。
製造業
1999 年,法國的製造業約佔 GDP 的 19.3%,而美國為 17.8%,英國為 18.5%。在意大利、德國和日本,製造業貢獻了大約 20% 的 GDP。1999 年工業製造業的投資為 1410 億法郎。(這些數字不包括能源和農業製造業。)
工業製造業的企業生產各種商品,如消費品、與汽車工業相關的物品,以及電子、機械和中間產品等設備。法國產品在時尚界享有盛譽,有助於法國出口香水甚至鮮花。1999 年消費品工業在國外的銷售額接近 2000 億法郎。汽車工業對 1999 年法國出口數字的貢獻接近 3000 億法郎。法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乘用車和商用車生產國之一,此外還有日本、美國和德國。
主要製造公司位於法蘭西島、羅納-阿爾卑斯、北加來海峽和盧瓦爾河地區。為了節省進口原材料的運輸成本,英吉利海峽和地中海周圍出現了新的工業區。儘管一些法國公司,如雷諾和空中客車公司,世界聞名,但大多數法國公司的特點是中小型。但小公司在世界市場上往往效率低下,因為來自勞動力成本更低或生產技術更高更好的國家的公司的激烈競爭。隨著歐洲市場在歐盟的保護傘下統一,資本和勞動力的流動不受限制,競爭壓力很大。除非規模較小且效率相對較低的法國公司能夠適應,勞動力和資本可能會轉移到其他地方。隨著歐元的出現,許多法國公司不得不進行重組和合併。
歐洲主要的飛機生產公司是空中客車公司,它的總部設在法國,但也得到了德國和英國的支持。截至 2001 年 4 月,國際客戶已下達 4,200 多架飛機訂單,空中客車公司在飛機生產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美國的空中客車公司和波音公司正在競爭,他們對世界航空旅行的未來有著相互矛盾的想法。對未來需求和航空旅行習慣的感知決定了要生產的飛機的設計。空客認為,航程短的大型飛機將塑造未來的需求。另一方面,波音公司認為,乘客將乘坐小型飛機進行長途飛行。時間會證明哪一個走在正確的軌道上。
法國公司強大的另一個領域是建築和土木工程。然而,最近該國科學課程入學率下降的趨勢是教育當局的主要關注點。法國是歐洲排名第二的農業食品(葡萄酒、奶酪和意大利面等加工食品)生產國和主要出口國。它是世界第四大化學品、橡膠和塑料出口國;在醫藥化學品和藥品方面排名第三。
礦業
採礦業不是法國競爭的領域,只有極少數勞動力(不到 1%)從事採礦業。關於煤炭,兩個主要油田生產法國大部分煤炭:梅斯附近的洛林煤田和里爾附近的北加來煤田。與其他大型生產商相比,這些油田中的大多數沒有經濟上可行的儲量,因為它們在某些情況下缺乏足夠的儲量或難以開採。自 1950 年代以來,許多煤田已經關閉。
法國是歐洲最大的鋁土礦生產國之一,在歐洲大陸的天然氣生產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如果一些亞洲公司獲得進入歐洲市場的機會,法國的地位可能會受到威脅,儘管歐盟成員國享有的免關稅規定使法國處於強勢地位。法國是石油進口國,但在國內加工石油以生產多種石油產品,銷往國內外。
金融服務
法國有一個發達的信貸市場,可以非常有效地為投資者提供大量儲蓄。在全球第五大巴黎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市值約佔法國 GDP 的 32%。1997 年底的市值達到了驚人的 4 萬億法郎。巴黎證券交易所是國際通用的資本市場,外國投資者持有法國股票的 35% 左右。這使得巴黎在歐盟共同貨幣歐元的幫助下處於吸引更多國際資本的有利位置。為了適應新貨幣的引入,法國的所有資產管理公司從 1999 年 1 月開始以歐元提供服務,即歐元作為歐洲共同貨幣引入的日期。由於並非所有歐盟,更不用說歐洲國家,都決定採用歐元作為他們的貨幣,巴黎證券交易所的當局認為它比這些國家的股票市場具有比較優勢,因為它可以通過其更廣泛的影響力提供更多的機會國際觀眾。巴黎證券交易所經過廣泛的技術和法律重組,在國際市場上變得更加投資者友好。根據證券交易所的數據,自 1998 年初以來,巴黎證券交易所的外國投資月交易量增加了兩倍,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交易所的重組。該交易所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聖保羅、多倫多、布魯塞爾、里斯本、突尼斯、卡薩布蘭卡、華沙和安曼等地的證券交易所有貿易關係。
法國銀行體系在世界市場上也頗具競爭力。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ompagnie Financiere Paribas、Groupe Caisses d’Epargne 和 Banque National de Paris 躋身全球前 25 家銀行之列。在歐洲,銀行被允許從事通常由美國商業銀行或投資銀行保留的活動。在一個統一的歐洲,將有一個中央銀行,而各國中央銀行將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
保險
與銀行和股票市場一樣,法國保險業也是世界級的,在全球保險市場排名前五。儘管法國保險公司的業務遍及全球,但其總國際活動的 60% 是在歐盟境內進行的。與其他保險業一樣,法國保險公司是機構投資者。保險業最大的投資是債券形式,佔 69%。股票僅佔投資的15%,其餘為房地產、商業票據等資產。從 1996 年到 1997 年,法國保險公司的總價值增長了 16%。共同貨幣的引入有望提高保險業的利潤。
旅遊
每年有超過 6000 萬遊客訪問法國,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旅遊中心之一。參觀者被其高級時裝(或高級時裝)所吸引)、美麗的風景、歷史遺產和文化活動。巴黎是法國旅遊貿易的中心,擁有盧浮宮(其著名的藝術博物館)、精緻的餐廳、埃菲爾鐵塔以及主要河流塞納河沿岸美麗的建築作品等景點。1997 年,法國每年約有 6700 萬遊客,僅次於美國和西班牙。法國在其國際收支賬戶中的旅遊業有盈餘。1997 年,直接或間接參與旅遊業的 100,000 多家企業創造了超過 1000 億法郎的收入。同年,該行業的投資接近 150 億法郎。根據旅遊部的數據,包括旅行社、飯店和酒店在內的旅遊部門的各類就業人員約有634,6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