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一個南歐國家,羅馬教廷或梵蒂岡城國,是一個內陸城市飛地,完全位於意大利首都羅馬之內,形成了其唯一的邊界。面積僅為 0.44 平方公里(0.17 平方英里),大約是華盛頓特區購物中心的 0.7 倍 梵蒂岡城牆外的羅馬本身就是教皇的夏宮,甘道夫堡和其他 13 個屬於梵蒂岡城並在其管轄範圍內的建築物。除東南部的聖彼得廣場外,該國邊界由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城牆形成,長度為 3.2 公里(2.0 英里)。州、市和首都是一回事。
人口
2001 年 7 月,梵蒂岡城的人口估計為 890 人,估計增長率為 1.15%。由於聖座的本質,出生率極低,它主要作為世界各地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中心而存在。因此,它的公民主要是教會的(與教會有關),由教會的(通常是老年人)官員和僕人補充。然而,其他政要,以及神父、修女、警衛和大約 3,000 名平信徒實際上居住在梵蒂岡之外。沒有梵蒂岡國籍這樣的東西,儘管公民權利被授予非意大利人,例如作為城門傳統哨兵的瑞士教皇衛隊成員。由羅馬教廷而非梵蒂岡國家簽發的護照僅用於外交目的,
該州的官方語言是意大利語;由瑞士國民組成的教皇衛隊的語言是德語。使用其他幾種語言,羅馬教廷的官方行為以拉丁文記錄。
貨幣的單位:
梵蒂岡里拉。1 里拉等於 100 分。有 10、20、50、100 和 500 里拉的硬幣。梵蒂岡里拉與意大利里拉相當,意大利里拉也在羅馬教廷內作為有效貨幣流通。相反,梵蒂岡硬幣——價值、大小和麵額與意大利相似,但帶有教皇頭像——在意大利和意大利領土上的另一個小城邦聖馬力諾是法定貨幣。儘管意大利和羅馬教廷之間有這種互惠安排,但它們的貨幣體係是分開的。
國內生產總值:
儘管沒有貿易數據,但羅馬教廷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在 1999 年估計為 2100 萬美元。羅馬教廷經濟結構的獨特性產生了可觀的資金。1997 年,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記錄的州收入為 2.096 億美元,支出(包括資本支出)為 1.985 億美元,因此預算盈餘達到 1110 萬美元,令人印象深刻。
貿易平衡:
聖座幾乎從意大利進口所有農產品和其他食品以及所有製成品,意大利供應其所有的水、天然氣和電力。它沒有農業或工業部門,也沒有出口。因此,它沒有貿易統計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