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愛爾蘭共和國在構成愛爾蘭島的 32 個縣中佔 26 個,其中 6 個北部縣在英國的管轄範圍內。它位於西歐,東與英國接壤,與愛爾蘭海接壤,西與北大西洋接壤。愛爾蘭共和國總面積為 70,280 平方公里(27,135 平方英里),海岸線長 1,448 公里(900 英里),略大於西弗吉尼亞州。首都都柏林位於東海岸。
人口
2000 年愛爾蘭的人口估計為 3,797,257。自 1994 年(3,586,000)以來,人口一直在穩步增長,這標誌著人口趨勢的歷史性轉變。這歸因於經濟增長、以前高水平的移民下降、前移民的回歸以及移民增加至淨移民向內的程度。儘管愛爾蘭是歐洲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但其人口密度卻達到了自 1922 年共和國成立以來的最高持續水平。
1980 年代初,移民使人口減少到 300 萬以下。出生率從 1985 年的每千人 17.6 人的高點下降到 1994 年的每千人 17.6 人的低點,但這種趨勢已經慢慢逆轉,在 1998 年底達到每千人 15 人。如果人口要滿足勞動力市場的需求,進一步增加將是必要的。政府為吸引更多移民和增加人口所做的努力受到住房短缺和服務不足的影響。
在 1996 年的人口普查中,愛爾蘭 40% 的人口在 25 歲以下,而愛爾蘭人口仍然相對年輕,65 歲以上的人口只有 11.33%。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幾乎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居住在都柏林市及其周邊縣的人口。其他主要城市及其周邊地區的人口正在增加。然而,在人口稀少的中部地區以及西部和邊境縣,人口要么停滯不前,要么下降。
牛肉和其他牲畜
生產力最高的農業部門是主要以出口為導向的牛肉和畜牧業,1998 年佔產值的 50%。然而,牛羊養殖業受到了一系列危機的嚴重打擊。在歐盟於 1999 年達成降低牛肉價格的協議後,2000 年 2 月,當 BSE(牛海綿狀腦病)或“瘋牛病”導致主要歐洲市場的牛肉消費量下降 27% 時,農民受到嚴重影響。2001年2月至2001年3月,英國豬群口蹄疫爆發史無前例的嚴重,北愛爾蘭和法國也受到影響,給該行業帶來了又一次巨大挑戰,威脅著愛爾蘭和所有歐盟國家的出口市場。
總體而言,1990 年代產量下降,牲畜年價值從 1993 年的 18.85 億英鎊下降到 1997 年的 17.61 億英鎊。這意味著牲畜的總價值從 13.49 億英鎊下降到 10.97 億英鎊(1993 年至 1997 年),豬、羊和羔羊的產值淨值小幅增長。
畜產品,其中最突出的是牛奶,在 1990 年代中期,產量也普遍下降,從 1,132 英鎊降至 11.13 億英鎊。在此期間,以穀物和塊根作物為主的農作物產量也略有下降——從 3,431 英鎊降至 33.15 億英鎊。甜菜、小麥和大麥的商業價值最高(1997 年),牛奶、雞蛋和新鮮蔬菜也是重要產品。
林業和漁業
儘管愛爾蘭擁有豐富的綠地而享有盛譽,但其森林覆蓋率在歐洲是最低的,只有 8% 的土地在林地之下,而其他地區的平均水平為 25%。但這 8% 與 1922 年建國時的 1% 覆蓋水平相比有了相當大的提高,是政府重新造林計劃的結果。目前的歐盟政策旨在鼓勵重新造林和發展以木材為基礎的農業部門。反映這一點,預計到 2000 年木材產量(EIU 估計)將達到 300 萬平方米。這將增加國內市場在當地木材中的份額,因為它以前進口了 45% 的木材需求。
鑑於愛爾蘭的地理位置,漁業自然是一項重要的經濟活動,特別是在其他產業很少的農村沿海地區。漁業已經發展到包含更多形式的活動,例如養魚,自 1980 年以來,就業率增加了 40%。1999 年,全職和兼職工人總共提供了 16,000 個與漁業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工作崗位. 出口價值從 1990 年代初期的 1.54 億英鎊增加到 1997 年的 2.4 億英鎊的峰值。歐盟的贈款和政府支出確保該行業將繼續擴大。
高科技製造
愛爾蘭有 1,000 多家外資公司,其中大部分(儘管不是全部)都在高科技製造業。外資製造業佔全國製造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1998 年,外國公司生產了超過三分之二的出口商品,並僱用了製造業勞動力的 45%,即總勞動力的 28%(468,800 人)。大多數外資製造業集中在高科技領域,如化學生產、金屬、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硬件。
從 1993 年到 1997 年,金屬和工程的產出增加了 96%,就業增加了 49%。主要金屬產出是農業和運輸機械的製造。在化工行業,產出增加了 116%,就業增加了 38%。這兩個部門繼續享有高生產率。
本土高科技領域的表現也令人印象深刻。從 1987 年到 1995 年,該部門的產出量增長了 37%,對總體增長(包括外資)貢獻了 113%。世界級的製造和管理標準已經發展,部分原因是外資企業的生產以及外資和本土部門之間日益增長的聯繫。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為生產而購買的投入是由愛爾蘭本土工業提供的。外國公司在愛爾蘭經濟中的總支出已達到 69 億英鎊,高於 1990 年的 29 億英鎊。到 1999 年,這種經濟健康的形勢使愛爾蘭擁有的製造公司的就業人數自 1992 年以來空前增加了 30,000 名工人。
在這個高科技領域也很有代表性的是工業發展局 (IDA) 的製藥和計算機軟件行業的目標部門。IDA 是一個負責吸引外國投資的政府機構,是一個名為 Enterprise Ireland 的繖形組織的一部分。他們鼓勵的高科技產業的集中產生了促進自我維持增長的集群效應。
紡織品、服裝和鞋類
由本土工業主導的勞動密集型紡織、服裝和鞋類行業在 1990 年代至 2000 年代期間沒有顯著增長。由於來自更便宜的外國進口產品的競爭,它們遭受了損失。愛爾蘭的紡織品生產在 1990 年代後期仍然停滯不前,該部門的就業人數下降了大約 20%。服裝和鞋類產量在 1993 年至 1997 年間下降了近 20%,並且一直保持在這一水平。
食品、飲料和煙草
食品、飲料和煙草生產在傳統的本土製造業中增長最為強勁,1997 年針對國內和出口市場的產量增長了 6.1%。為食品工業提供支柱的是牛肉、牛奶、雞蛋、新鮮蔬菜、大麥、甜菜和小麥。
建造
商業投資增加、基礎設施發展和嚴重的住房短缺導致建築產值從 1993 年的 137 億英鎊增加到 1996 年的 161 億英鎊,佔 GDP 的 14.2%。1998 年,大部分建築的目標是住宅樓。採石作為建築業的重要本土供應存在。條件確保這種繁榮持續到 2001 年,但它受到勞動力短缺和隨之而來的工資需求增加的威脅。
自 1980 年代後期以來,愛爾蘭歷屆政府採取的開放市場經濟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釋工業部門,特別是高科技工業部門的快速擴張。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精心打造的、有利於商業的環境、相對廉價但高技能的勞動力、進入歐盟市場的機會以及愛爾蘭政府提供的一系列激勵措施。經濟政策目前正在確定新的優先事項,旨在將工業吸引到該國的貧困地區,加強外資工業的根基,並鼓勵研發項目。
金融服務
分支機構銀行的可用性主要由 4 家主要清算銀行——愛爾蘭銀行、愛爾蘭聯合銀行、阿爾斯特銀行和愛爾蘭國民銀行。自 1990 年代初以來,銀行和建築協會越來越多地參與提供金融服務,這些機構提供的總就業人數從 1994 年的 25,200 人增加到 1998 年的近 30,000 人。1987 年推出的一項計劃創造了使愛爾蘭成為對外國金融機構有吸引力的基礎。一個特別的激勵措施是將公司稅設定在 10% 的低水平。300 多家銀行(主要是北美和歐洲)在都柏林的愛爾蘭金融服務中心 (IFSC) 設立,提供投資銀行、基金管理、資本市場、租賃和再保險等專業服務。
旅遊
這個國家著名的綠色和美麗的風景、美麗的海灘、小型、大氣和善於交際的酒吧文化以及人民的友善吸引了許多遊客。最近的旅遊擴張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都柏林提升為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周末度假目的地,再加上政府旅遊局的海外推廣計劃,這些計劃突出了該國對釣魚、散步和高爾夫愛好者的吸引力。1997 年,旅遊業的總收入達到 28 億英鎊,超過 GDP 的 5.7%。1999 年略有下降(25 億英鎊),但當年收入的三分之二來自超過 600 萬的遊客。海外遊客。在 1990 年代末,估計至少有 120,000 個工作崗位依賴於旅遊業。旅遊業面臨的最大威脅是服務質量差。這些都是熟練勞動力短缺的結果,以及不斷加劇的工業動盪,週期性地導致交通中斷並帶來交通混亂。旅遊業的工人往往比其他行業的工人境況更差,但 2000 年引入的每小時 4.50 英鎊的最低工資旨在消除最嚴重的欠薪情況。
零售
經濟擴張促進了本土零售業的多樣化。由於消費者支出高,1997 年零售額按實際價值計算增長了 53%,按數量計算增長了 32%。零售業的迅猛增長吸引了大量來自英國(UK)的團體,帶來了有助於控制消費物價通脹的競爭。2000年第一季度零售額增長14%,其中新車購買量增長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