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牙買加是加勒比海最大的英語島嶼,位於古巴以南約 160 公里(90 英里)處,面積為 10,990 平方公里(4,243 平方英里),總海岸線為 1,022 公里(634 英里)。相比之下,牙買加的面積比康涅狄格州略小。牙買加的首都金斯敦位於該國的東南海岸。
人口
2000 年 7 月,牙買加的人口估計為 2,652,689,比 1990 年的 2,466,100 人口增加了 7.5%。2000 年,出生率為每千人 18.51 人,而死亡率為每千人 5.51 人。預計 1997 年至 2015 年間人口年增長率為 0.9%,預計到 2015 年人口將達到 290 萬。
牙買加人口主要是非洲人後裔(90.9%),混血人口占人口的 7.3%,東印度人佔 1.3%,其他幾個族裔則佔總人口的 7.3%。人口普遍年輕,14 歲以下的人口占 30%,65 歲以上的人口僅佔 7%。1997 年,大多數牙買加人(54.7%)生活在城市地區,比 1975 年增加了 10% 以上;預計到 2015 年,超過 63% 的人口將居住在城市地區。首都金斯敦及其郊區居住著最多的牙買加人。
牙買加成為第一個實施人口政策的加勒比國家。1983 年通過的國家人口政策旨在控制人口的增長、健康和集中。該政策主要側重於通過鼓勵使用避孕措施來限制出生率,並通過解決艾滋病等慢性疾病的治療和減少暴力死亡人數來提高牙買加人的生活質量和壽命。此外,該政策還考慮了移民問題,包括城市增長、可持續環境計劃以及其他住房和交通問題。實施該政策的主要資金來自國際來源。贈款來自美國國際開發署 (USAID)、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 (UNFPA)、和聯合國國際兒童應急基金(UNICEF);世界銀行是最大的貸款提供者。
行業
礦業
鋁土礦和氧化鋁是生產鋁的原材料,是該國的主要出口產品。在 1960 年代,牙買加是世界上最大的鋁土礦生產國,這一地位一直保持到 1980 年代。今天,牙買加是世界第三大鋁土礦生產國,僅次於澳大利亞和幾內亞,估計儲量超過 19 億公噸。從牙買加出口的大部分鋁土礦首先被轉化為氧化鋁,但大約 30% 的鋁土礦以原始形式出口。鋁土礦通過卡車和鐵路從礦山運到加工廠,但由於該島缺乏廉價能源,將鋁土礦/氧化鋁轉化為鋁的最終且最有利可圖的轉化過程必須在海外進行。
鋁土礦生產在 1950 年代首次成為牙買加經濟的一個因素。1950 年至 1960 年間,鋁土礦生產對國家 GDP 的貢獻從不到 1% 增長到 9.3%。到 1970 年,礦業對 GDP 的貢獻達到 15.7%。從那以後的幾年裡,該行業對牙買加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一直保持在 10% 左右。從歷史上看,鋁土礦的開採由美國和加拿大的大型鋁業公司(如 Alcoa 和 Alcan)監督,礦石的最終加工在其其他地方的工廠進行。然而,在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外國公司從島上撤出,政府收購了該行業,從而將利潤留在了國內。
在 1990 年代後期,鋁土礦/氧化鋁行業在該國收入最高的經濟部門僱傭了大約 5,000 人。根據美國國務院的國家商業指南, 1998 年該行業生產了 1260 萬噸鋁土礦和氧化鋁,是十多年來的最高產量。然而,1999 年產量下降了 7.3%,為 1179 萬噸;部分損失是由於路易斯安那州一家煉油廠發生爆炸,該煉油廠處理了 Kaiser Jamaica 鋁土礦公司三分之二的出口。這一損失被國際市場上鋁土礦價格的上漲所抵消,但全球鋁需求的變化和油價的變化使該行業的利潤多年來變化很大。幸運的是,當鋁土礦利潤下降時,旅遊業有助於帶來外匯。
除鋁土礦外,牙買加還擁有大量其他重要礦物儲量,包括石灰石、石膏、二氧化矽和大理石。估計有 500 億噸的大量優質石灰石儲量為出口提供了充足的基礎,儘管事實上石灰石產量相當小。自 1949 年以來一直在牙買加東部開采的石膏是另一種重要的出口礦產。雖然一些石膏在當地用於製造瓷磚和水泥,但大部分未經加工就運往美國和拉丁美洲。
製造業
製造業是牙買加經濟的一個重要貢獻者,儘管正在下降。雖然 1988 年製造業佔 GDP 的 19.6%,但 1996 年下降到 18.1%。1996 年製造業總就業人數為 100,400 人,佔勞動力的 8.7%。導致製造業萎縮的因素包括進口價格下跌、國內工資上漲,以及在 1990 年代中期,隨著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NAFTA) 的通過,墨西哥在服裝業的競爭加劇,它授予墨西哥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優惠待遇。
從歷史上看,牙買加公司加工過糖、食品、飲料和煙草。生產化學品、金屬和建築材料;和組裝電器和服裝。其中許多公司的成立是為了鼓勵進口替代,這意味著它們旨在生產以前進口的商品。然而,從 1980 年代開始,服裝生產成為該國的主要製造業活動,在 1990 年代初期僱傭了 35,000 名員工。當美國公司開始向牙買加等國家出口服裝組件時,產量大大增加,這些國家的服裝組裝價格遠低於美國。1995 年服裝出口價值達到 2.92 億美元,成為僅次於氧化鋁的美國第二大出口產品。
服務
旅遊
旅遊業對牙買加經濟的健康至關重要,1999 年為經濟貢獻了大約 12.3 億美元。從 1960 年代開始,西方主要國家的經濟繁榮和國際機票價格下降使牙買加成為主要的旅遊目的地。到 1970 年代初期,旅遊業與鋁土業競爭成為該國主要的收入來源。在 1970 年代末期和 1980 年代初的旅遊業短暫下降(主要是由於內部動盪)之後,旅遊業在 1980 年代末和 1990 年代急劇擴張。旅遊人數從 1983 年的 846,716 人增加到 1996 年的 182 萬人。在這些遊客中,大約 65% 的遊客住在牙買加的酒店、公寓、招待所和其他住宿場所,而其餘的大部分訪問來自停泊在海上的遊輪。1999 年,三分之二的牙買加遊客來自美國。
牙買加人通過建造一系列住宿選擇和投資基礎設施——道路、碼頭、服務和機場來應對遊客的湧入。根據美國國務院國家商業指南, 牙買加在 1998 年的客房總容量為 22,715 間,併計劃在 2000 年至 2001 年間再增加 1,289 間客房。重要的開發項目包括在蒙特哥灣地區開設麗思卡爾頓酒店綜合體,以及之前的 3 家其他酒店2001. 然而,在 1990 年代後期,由於不利的匯率、其他加勒比地區目的地對旅遊美元的競爭加劇,以及對遊客可能受到日益嚴重的政治和幫派暴力影響的擔憂加劇,牙買加的遊客人數開始略有下降。國家。
旅遊經濟直接從業人員8.43萬人,估計另有17萬人從事與旅遊相關的活動。大多數旅遊活動都集中在該島的北部海岸,從美國出發的遊輪以及蒙特哥灣、皇家港口和金斯敦的社區更容易到達。
金融服務
除旅遊服務外,牙買加服務業的另一個主要組成部分是金融服務業。1990 年代初期,由於資本湧入和政府監管機構缺乏足夠的監督,銀行、投資和保險服務迅速擴張。然而,在 1990 年代中期,整個金融服務部門進入了嚴重危機時期。銀行發現自己的貸款決策不佳,因為他們的許多貸款沒有償還。投資或擁有銀行的保險公司受到影響,金融服務業的其他分支機構也受到影響。
1996 年,牙買加政府接管了該國第四大銀行世紀國家銀行,以防止其倒閉,對銀行業的信任度普遍下降,促使客戶試圖提取資金。到 1997 年,政府被迫承擔了全國 6 家最大的地方擁有的商業銀行中的 5 家的部分所有權,救助計劃價值 2.76 億美元,佔 GDP 的 4.5%。受託監管該行業的政府機構金融部門調整公司希望提供拯救該行業所需的資金和管理技能,但到 1990 年代後期,這些變化尚未生效。
零售
除了金斯敦及其郊區和蒙特哥灣的旅遊中心外,沒有大型商業中心,導致牙買加零售業發展不暢。雖然金斯敦擁有各種零售店,包括漢堡王和麥當勞等快餐連鎖店,但該國內陸的大多數城鎮都有小商店、農貿市場和臨時路邊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