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縮寫

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黎巴嫩位於中東,是地中海東岸的一個小國。黎巴嫩沿地中海有一個狹窄的沿海平原,長 225 公里(139.8 英里),北部和東部與敘利亞接壤,南部與以色列接壤。黎巴嫩是一個小國,總面積只有 10,400 平方公里(4,014 平方英里),大約是美國康涅狄格州面積的三分之二。首都貝魯特位於市中心,俯瞰地中海。其他主要城市包括北部的的黎波里和南部的西頓。

人口

根據 2000 年 7 月的估計,黎巴嫩人口估計為 3,578,037 人,比 1980 年增加了 578,037 人。2000 年,黎巴嫩的出生率為每千人 20.26 人,而據報導的死亡率為每千人 6.42 人。預計 2000 年至 2015 年間的增長率為 1.2%,預計到 2029 年人口將達到 600 萬。

黎巴嫩的人口在宗教和信仰方面高度分化(同一宗教中存在不同信仰的群體)。據信,2001 年穆斯林占人口的 60%。基督徒是該國第二大群體。黎巴嫩也是大約 200,000 名巴勒斯坦難民的家園,其中大部分是遜尼派穆斯林,其中許多人自 1948 年抵達該國以來一直住在難民營中。出於政治原因,自 1932 年以來沒有進行過官方人口普查。黎巴嫩的穆斯林和基督教派別是參與了一場毀滅性的內戰,這場內戰始於 1975 年,並​​於 1990 年結束,當時該國恢復了穩定。

與許多發展中國家一樣,大多數黎巴嫩人(約 90%)生活在城市地區。人口分佈不均,絕大多數人口集中在貝魯特、西頓和提爾等沿海城市,而該國其他地區,即貝卡谷地,仍然人煙稀少。人口分佈不均造成地區差異。沿海城市繼續受到政府的高度關注,而該國其他地區仍然基本上被忽視。自 1960 年代以來,城市地區的人口顯著增長,主要是因為城市得到了更多的政府資助和關注。2000 年,首都貝魯特及其郊區擁有 130 萬人口。北部城市的黎波里是該國第二大城市,估計人口為 450 人,

黎巴嫩人口普遍年輕,24 歲以下人口占 50.7%,是該地區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黎巴嫩的成人識字率估計為 90%。黎巴嫩的初等教育是強制性的,私立教育很普遍。黎巴嫩的大學系統也高度發達。醫療保健系統是該地區最發達的系統之一。因此,黎巴嫩也是該地區平均預期壽命最高的國家之一,為 68.5 歲。按照區域標準,黎巴嫩的嬰兒死亡率也很低。

行業

製造業

製造業是經濟的重要貢獻者,1998 年佔 GDP 的 17%,僱用了 15% 的勞動力。1999年,該部門占出口的40%。1998年製造業總就業人數為18萬人。

從歷史上看,與鄰國阿拉伯國家不同,黎巴嫩從未經歷過國家主導的工業增長階段,政府普遍採取開放政策,鼓勵該行業在不受政府乾預的情況下自由競爭。黎巴嫩的工業基礎十分有限,主要由以家族為基礎的小企業組成。大多數成品和半成品都是進口的。黎巴嫩的大部分本地製造業包括生產供本地消費的商品——主要是食品、家具和服裝製造。最重要的工業活動集中在獲得最高投資水平的食品、飲料和化學產品上。製造業活動集中在貝魯特和黎巴嫩山的人口中心,估計有 60% 的公司位於這些地區。

自 1991 年內戰結束以來,製造業不得不努力恢復戰前的競爭力並大力投資於新設備。戰爭期間,由於武裝敵對行動、消費者支出下降和缺乏資金,幾家工廠被迫關閉。2001 年該行業面臨的主要障礙是關稅上漲和政治不穩定,這兩個困難阻礙了許多跨國公司在黎巴嫩設立子公司。美國國務院表示,“該行業的前景依然黯淡,因為高運營成本、低生產率、陳舊的設備以及獲得中長期信貸的機會有限阻礙了該行業的表現。”

礦業

由於沒有可商業開采的礦藏,黎巴嫩沒有重要的採礦基地。然而,近年來,用於水泥生產的大理石、沙子和石灰石的開採速度加快。產出主要在當地用於建築,現在只有一小部分出口。

服務

旅遊

旅遊業曾經是黎巴嫩經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貢獻者,在內戰開始前的 20 年裡,旅遊業佔 GDP 的近 20%。自戰爭結束以來,該行業已設法恢復了一些,但旅遊業尚未恢復到戰前的水平。1999年旅遊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9%。2001 年,旅遊業是經濟增長最快的部門之一,1996 年至 2000 年間訪問黎巴嫩的遊客數量以每年 14% 的速度增長。黎巴嫩豐富的考古和文化遺產,加上溫和的氣候和多樣的地形,一直是吸引遊客的一大亮點。

歷屆政府都對該行業進行了大量投資,並在建造豪華酒店和高檔餐廳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以應對遊客(主要是海灣阿拉伯人)返回黎巴嫩,尤其是在夏季。估計有 12,000 張酒店床位,其中 90% 位於貝魯特和黎巴嫩山。2001 年將增建約 860 間酒店客房,2002 年將再增加 1,200 間。儘管政治局勢持續不穩定,但預計未來幾年旅遊業將加速增長,尤其是在 2000 年 5 月以色列從黎巴嫩南部撤軍之後.

金融服務

黎巴嫩服務業最重要的部門是金融服務業。在內戰期間,隨著大多數外國公司的撤離,該行業失去了大部分的重要性,但自 1991 年以來一直在共同努力更新該行業。因此,該行業在 1990 年代迅速增長,主要是由於對政府債務和重建的投資,並在 1990 年代報告了兩位數的增長。

金融服務繼續擴張和整合,特別是小型家族銀行。幾家國際銀行現在在貝魯特設有辦事處。為了使黎巴嫩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政府於 1995 年宣布了一系列旨在防止洗錢的金融法。特別是,其中一項通過的法律允許國際調查人員訪問黎巴嫩銀行的賬戶。

銀行業是迄今為止最賺錢的行業,僱傭了大約 15,000 名員工。在內戰之前,黎巴嫩是中東的銀行中心,這得益於其自由的銀行製度,是阿拉伯世界最自由的國家之一。幾家阿拉伯和外國銀行在戰爭期間撤出黎巴嫩,但到 2001 年,其中幾家銀行又回來了。然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貝魯特只有很小的分支機構,戰前對黎巴嫩銀行業的興趣尚未恢復。

除小型家族企業外,該國約有 67 家活躍的商業銀行。這些銀行中的大多數都達到了國際標準,這主要是由於政府共同努力收緊監管和提高資本充足率要求。

1975年因內戰爆發而關閉的貝魯特證券交易所於1995年重新開張。1996年1月開始的交易一直清淡,上市公司數量相對較少。共有上市公司12家,其中金融機構4家,汽車零售1家,連鎖超市1家。2000 年的每週交易額很少超過 200 萬美元。

建造

1991 年至 1996 年間,建築業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長,對 GDP 的平均增長貢獻了 6.5%。該部門的增長是對大量私人投資湧入的回應,這些投資主要來自黎巴嫩僑民和海灣阿拉伯人,他們致力於重建戰爭期間被毀壞的住宅和商業建築。這些投資與重建該國基礎設施的大型政府項目相結合,包括 4 億美元重建貝魯特國際機場的項目以及準政府公司 Solidere 對貝魯特市中心進行的全面改造。

自 1996 年以來,隨著私人投資和政府支出開始減少,該部門對 GDP 的貢獻下降。放緩的部分原因是建築市場的某些領域,尤其是住房領域的供應過剩。在 1996 年夏天以色列在黎巴嫩的軍事行動之後,國際和國內對黎巴嫩穩定的信心也顯著下降。

零售

除貝魯特及其郊區外,黎巴嫩缺乏許多大型商業中心,零售業欠發達。雖然貝魯特擁有各種零售店,包括麥當勞、漢堡王和星巴克等快餐連鎖店,但該國內陸的大多數城鎮都有小型家庭商店、農貿市場和臨時路邊攤.

廣告

黎巴嫩擁有蓬勃發展的廣告業,其規模和盈利能力在該地區排名第二,僅次於迪拜。大約 150 家國內和國際廣告公司設在黎巴嫩,僱傭了大約 8,000 名員工。在缺乏可靠統計數據的情況下,據信該行業的年收入在 1.5 億美元左右。基本上不受監管的行業由該國的 4 家電視台和印刷媒體主導,它們分別佔該行業收入的 55% 和 34%。

 

與黎巴嫩相關的首字母縮略詞列表

ATFL 美國黎巴嫩特遣部隊
AUSTRALIA 黎巴嫩美國大學
AUL 黎巴嫩美國大學
AUSTRALIA 黎巴嫩藝術、科學與技術大學
AUL 黎巴嫩藝術、科學與技術大學
APTL 黎巴嫩專業技術人員大會
ATEL 黎巴嫩英語教師協會
ALFA 澳大利亞黎巴嫩足球協會
BEY 黎巴嫩貝魯特 – 國際
BALC 黎巴嫩縣傳記
CL 黎巴嫩明愛
CCIAL 黎巴嫩工商會
CCCL 黎巴嫩兒童癌症中心
CLOSED 康沃爾-黎巴嫩學區
ELCO 黎巴嫩東部縣
EFL 黎巴嫩項目環境基金
FCCIAL 黎巴嫩工商會聯合會
GOL 黎巴嫩政府
IDREL 黎巴嫩文獻研究所
IBL 黎巴嫩洲際銀行
ITIA 黎巴嫩 IT 與互聯網協會
LLIU 蘭開斯特黎巴嫩中間單位
LE 黎巴嫩
LBN 黎巴嫩
LB 黎巴嫩
LBSA 黎巴嫩棒球壘球協會
LCW 黎巴嫩交流研討會
LCI 黎巴嫩懲教所
LCCTC 黎巴嫩縣職業技術中心
LCKC 黎巴嫩縣養犬俱樂部
LDN 黎巴嫩每日新聞
LHS 黎巴嫩高中
LOH 黎巴嫩歌劇院
LBP 黎巴嫩鎊
LSSD 黎巴嫩特殊學區
LTAA 黎巴嫩鄉鎮田徑協會
LVC 黎巴嫩谷學院
LWYFL 黎巴嫩勇士青年足球協會
LWYFL 黎巴嫩勇士青年足球聯賽
LEB 黎巴嫩/漢諾威/懷特河,新罕布什爾州,美國 – 黎巴嫩地區
MLBC 馬來西亞黎巴嫩商業委員會
MEA 中東航空公司 Airliban, 黎巴嫩
MLBC 黎巴嫩山浸信會
MLFE 黎巴嫩山教育基金會
NEAL 黎巴嫩的新英格蘭美國人
NOBLE 北貝里克,貝里克,黎巴嫩
NLEA 黎巴嫩北部教育協會
OGL 黎巴嫩觀察組
SPNL 黎巴嫩自然保護協會
STL 黎巴嫩特別法庭
UNIFIL 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
UNIFL 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
USCFL 美國自由黎巴嫩委員會
WLBC 西黎巴嫩浸信會

最受歡迎的首字母縮寫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