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萊索託以前稱為巴蘇托蘭,是南部非洲的一個內陸山區小國。總面積 30,355 平方公里(11,718 平方英里)是一個完全被南非共和國包圍的地理飛地。沒有大型湖泊或直接通往大海。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所有地形都高於海平面 1,000 米(3,300 英尺)的國家。向西傾斜的高原高原從陡峭的玄武質山脊下降到深峽谷和無樹起伏的低地。奧蘭治河和馬哈倫河的交匯處形成最低點(1,400 米/4,593 英尺),而塔巴納尼特倫亞納是最高峰(3,482 米/11,424 英尺)。奧蘭治河、卡利登河和圖蓋拉河 3 條大河均發源於山區。
該王國位於南半球,氣候溫和,每年有 300 天的日照時間,四季分明,隨海拔高度變化很大。涼爽的低地冬季從 5 月持續到 7 月,在該國的山區中心變得非常寒冷,那里大多數晚上都會出現冰點。夏季從 11 月持續到 1 月,此時低地白天的氣溫經常超過 37°C(100°F)。大約 85% 的降雨從 10 月到次年 4 月落下,那時雪覆蓋了高地。週期性乾旱、低地洪水和致命的雷擊是主要的氣候危害。
人口
2000 年的人口為 210 萬,自 1990 年以來增加了 6.5%。每 1,000 人中有 33.4 名活產嬰兒,而平均死亡率為每 1,000 人 12.7 人。這兩個比率之間的差距解釋了為什麼聯合國預計到 2015 年的年增長率為 2.07%。預計到 2025 年人口將達到 240 萬。2000 年,出生時的預期壽命為 44.6 歲總人口和女性略高。這比 1995 年的 52.4 年有所下降,反映了艾滋病毒/艾滋病和結核病流行的破壞性影響。每名婦女生育 4.15 個孩子的總生育率位居世界前列,幾乎是完全工業化國家的兩倍。為尋找工作而向外移民和艾滋病毒/艾滋病流行可能會在未來 50 年內抑制人口增長。這種“人口疲勞”(由於負面原因導致增長率下降)在非洲發展中國家很常見。
人口絕大多數是“巴索託人”(99.7%)。歐洲人、亞洲人和其他非洲人是剩下的少數人(0.3%)。撫養比——15 歲以下和 65 歲以上的人數與介於兩者之間的人數相比——非常高,為 72.5%。大約 80% 是基督徒,而 20% 信奉土著信仰。共有 81% 的男性和 62.5% 的女性識字。塞索托語(南索托語)、英語(官方語言)、祖魯語、科薩語和南非荷蘭語在整個王國都使用。
總人口密度為 70.2 人平方公里(每平方英里 181 人)。然而,由於 85% 是自給自足的農民,每平方公里 461 人(每平方英里 176 人)耕地的農村人口密度清楚地表明了嚴重的土地短缺。這種不斷擴大的人口正在將定居點、放牧和耕種推向王國邊緣的高海拔地區和更乾旱的東部地區。伴隨這種土地使用而導致的過度放牧和土壤侵蝕可能是萊索托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
電信
馬塞盧及其周邊地區以及與主要道路相鄰的定居點均提供充足的電話服務。許多偏遠地區仍在等待電氣化。2000 年,大約有 30,000 部電話在使用中(大約每 100 人 1.4 部),連接數每年增加 13%。1995 年,一個由公共和私營電信公司組成的財團(合作團體)首次在萊索托提供蜂窩服務。未來十年服務將增加,因此偏遠地區可能會躍入蜂窩時代。有1個國際電話衛星地球站。個人電腦幾乎不為人知,1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最近才出現。
行業
礦業
當地採礦和到南非礦山的移民勞動力對萊索託的經濟財富至關重要。鑽石是主要的商業礦產。用於製造磚塊和陶瓷器皿的粘土也很重要。煤、石英、瑪瑙、方鉛礦和鈾的礦床已被確定,但尚不具備商業可行性。國內採礦和遷移礦工工資佔萊索托總收入的 24%。這一數額超過了可比的發展中國家,並且源於不尋常的移民勞動力模式。
直到 1977 年,南非礦業巨頭戴比爾斯 (De Beers) 開設了 Letseng-la-Terae 露天礦,傳統的小型獨立礦場的鑽石開採量平均每年只有 9,000 克拉。1980 年產量飆升至 105,200 克拉,因此高品質寶石佔萊索托出口的 55%。波動的全球鑽石市場產生了許多繁榮和蕭條時期,1983 年,戴比爾斯停止了 Letseng-la-Terae 的運營。它最近在新的私人/政府合作夥伴關係下重新開放,對原始鑽石的需求不斷增長也可能刺激外國對萊索托境內更多礦山的投資。
大多數 20 至 40 歲的男性工人從萊索托到南非礦山的“固定合同”(或循環)移民是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還受制於市場力量,自 1990 年代後期以來,南非礦山產量的下降減少了對外國勞動力的需求。2001 年,這一需求降至 1970 年代初以來的最低水平。儘管如此,萊索托總勞動力中仍有 25% 從事通常為 12 個月的定期合同。從 1983 年到 91 年,來自採礦業的匯款佔萊索托國民生產總值的 45%(現在每筆工資的 30%“推遲”到工人返回家園)。如果這種螺旋式下降繼續下去,萊索托將面臨嚴重的失業和令人震驚的外部收入損失,而這些外部收入自獨立以來一直是家庭支持和經濟發展的主要來源。
製造業
製造業佔 GDP 的百分比從 1980 年的 8% 上升到 2000 年的 18%。這個快速擴張的部門僱傭了 24,000 名員工。巴索托工人主要使用進口原材料生產服裝、鞋類、皮革製品、手工藝品、家具、陶器和掛毯。製成品主要出口到南非和美國。如果政治局勢保持穩定,該行業將繼續改善。
增加產出和就業是一個重要的政府目標,儘管實現這些目標已被證明是有爭議的。1965 年之前,工業基礎很小,因為地理隔離、基礎設施薄弱以及無法進入主要商業路線限制了增長。1967 年,政府成立了萊索托國家發展公司 (LNDC),以吸引外國投資。這項努力取得了成功,但傷害了缺乏創業能力和財政資源來與政府/外國合作夥伴競爭的“本土”企業。巴索托工人憎恨一些外國企業,尤其是那些中國人擁有的企業,因為他們有辱人格的勞動行為(低報酬、無償加班、性別偏見),以及明顯賄賂當地官員以規避勞動法。從 1992 年到 1998 年,多次罷工、罷工、政治集會降低了生產力。教師、製造工人,甚至是高地水利項目的工作人員都參加了。此外,抗議活動恰逢向多數人統治的過渡和對南非的經濟制裁的取消,這將其更大的勞動力和優良的基礎設施開放給同樣的外部投資者。
能源:水
萊索托高地水資源開發項目(LHWDP)始於 1986 年,是萊索托最重要的經濟和資源開發項目。水出口始於 1998 年,現在是國外收入的可靠來源。大部分水流向南非。世界銀行和公共和私人資源財團的領導為該項目提供了資金,該項目為萊索托提供了 4,000 個工作崗位、水和能源。更多的水電站正在建設中,以便該王國很快將電力出口到南非。政府還在研究其農村地區使用太陽能和 LHWDP 電力的可能性。
服務
旅遊
與南非相比,在萊索托旅行非常便宜。較大的城鎮提供商業住宿和食物。在其他地方,巴索托農民和牧民以少量費用或以物易物的方式接受遊客進入他們的家園。遊客選擇徒步旅行、小馬跋涉、觀鳥(超過 300 種),並觀察農村的生存方式。小馬徒步合作社提供在村莊過夜的高地路線。涼爽的高地空氣和當地熱情好客的良好聲譽也解釋了旅遊業蓬勃發展的原因。萊索托提供免費入境簽證,與非洲大部分地區相比,犯罪和疾病的風險較低。
金融服務
儘管國家普遍參與金融部門,但國家控制正在縮減,來自國有企業和政府財產所有權的收入也在縮減。政府計劃將製定和實施貨幣政策並為財政政策提供建議的國有萊索托銀行私有化。外國銀行在該國經營。對於大多數巴索託人來說,為投資和土地購買獲得信貸仍然超出財務能力範圍。
零售
馬塞盧是唯一一家擁有百貨商店和銷售巴索托手工藝品的專賣店的重要酒店、餐飲和零售企業。泰亞特亞能是傳統手工藝產業的中心,如掛毯、部落羊毛製品和手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