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馬拉維位於非洲東南部,東接莫桑比克,南接莫桑比克,西接贊比亞,北接坦桑尼亞。馬拉維與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亞在很大程度上被位於該國東部邊緣的馬拉維湖隔開。這個湖(非洲第三大湖)的廣闊範圍,佔馬拉維 118,480 平方公里(45,745 平方英里)總面積的 20%,這意味著儘管馬拉維位於內陸,但該國擁有相當大的沿海地區。
馬拉維的面積略小於賓夕法尼亞州,其狹長的形狀部分是由它所在的細長高原決定的,部分是由英國帝國的奇思妙想決定的。該國最高點西皮特瓦山(Mt. Sipitwa)高達 9,850 英尺。馬拉維的首都是利隆圭(人口 442,000,1999 年估計);其他城市中心包括布蘭太爾(人口 486,000,預計 1999 年)和姆祖祖(人口 88,000,預計 1999 年)。
人口
2000 年中期對馬拉維人口的估計為 10,385,849。然而,馬拉維的人口統計數據因艾滋病大流行而變得複雜,這往往會從根本上扭曲其統計數據。因此,馬拉維人的平均出生預期壽命非常低,為 37.58 歲。20 歲以下人口的比例為 57%,嬰兒死亡率為每千人 122.28 人,是世界上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出生率為每千人 38.49 人)。儘管每名馬拉維婦女生育 5.33 個孩子,但人口年增長率僅為 1.61%。並非所有這一切都歸因於艾滋病,因為疾病和慢性營養不良也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如果將馬拉維的人口數據與馬達加斯加的人口數據相比較,就可以理解艾滋病的影響規模,平均壽命延長近 50%,死亡率僅高出三分之一,總體人口增長翻了一番。聯合國在 1999 年估計,在 15 至 49 歲之間的所有馬拉維人中,約有 16% 感染了艾滋病毒/艾滋病。同年,這種疾病奪走了 70,000 人的生命,其中城市地區受影響最嚴重。經濟衰退是災難性的。
馬拉維 90% 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地區,城鎮傳統上在國家生活中只佔很小的一部分。然而,這種情況正在顯示出改變的跡象,在 1987 年至 1998 年間,城市人口增長了 4.7%。
在種族上,馬拉維是一個部落聯盟,主要由 Chewa、Tumbuka、Yao 和 Ngoni 人組成,在較小程度上還包括 Nyanja、Lomwe、Sena、Tonga 和 Ngonde 部落,以及各種亞洲和歐洲群體。國語(除英語外)為奇切瓦語,北部以奇通布卡語為主。宗教方面,55% 是新教徒,20% 是羅馬天主教徒,20% 是穆斯林,其餘的人持有各種土著信仰。
服務
旅遊
馬拉維與疾病、衛生條件差和基礎設施不足的持續鬥爭使其成為一個不太可能的旅遊目的地。然而,它的熱帶氣候和風景在該行業中迅速發展,1999 年遊客人數攀升至 215,000 人,比 1995 年增加了 20%。雖然遊客確實來自歐洲和北美,但大多數是南非和津巴布韋,以及大多數人來馬拉維湖。正在努力擴大設施和增加數量,但如果沒有大量投資的注入,影響不大。對馬拉維湖可能致命的 bilharzias 細菌的負面宣傳以及對該地區對旅行者可能不安全的擔憂也被證明是障礙。
金融服務
除中央銀行馬拉維儲備銀行外,馬拉維還有5家商業銀行。儘管較新的運營商已開始擴展服務,但該行業仍然很基礎且非常有限,兩家最大的銀行沒有外國股東或戰略性外國聯繫。缺乏競爭導致收費居高不下,大多數貸款往往是向政府機構發放,私人借款人被排除在外。1994年成立證券交易所,到2000年,已有8家上市公司。但它的小規模和缺乏投機交易文化使活動保持在最低限度,交易所也沒有證明是商業融資的來源。
零售
由於馬拉維的農村和自給為主的經濟,大多數馬拉維人的購買力微乎其微,因此零售業稀少。城市地區的服務更好,有各種各樣的小商販出售織物、鞋子、紙筆和進口電器設備,還有大量的非正式街頭小販。大多數商店由馬拉維的少數亞裔經營,估計控制著 30% 的商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