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荷蘭曾經被稱為荷蘭,位於西歐。它南部與比利時接壤,東部和北部與德國接壤,西海岸與北海接壤。該國總面積為 41,526 平方公里(16,485 平方英里)。這包括 33,889 平方公里的土地(13,084 平方英里)和 7,643 平方公里(2,950 平方英里)的水域。荷蘭的海岸線長 451 公里(280 英里)。它的陸地邊界長 1,027 公里(638 英里)。與德國的邊界長 577 公里(358 英里),與比利時的邊界長 450 公里(280 英里)。這個國家的面積與馬里蘭州差不多。荷蘭位於歐洲三大河流的交匯處:萊茵河、默茲河和舍爾德河。全國最大的 2 個城市是阿姆斯特丹,人口為 1。100 萬人,鹿特丹也有 110 萬人。其他主要城市包括海牙(700,000 人)和烏得勒支(554,000 人)。首都和政府所在地都位於該國中西部地區,靠近海岸。荷蘭仍然有 2 個殖民地,阿魯巴島和荷屬安的列斯群島(都位於加勒比海)。
人口
2000 年 7 月,荷蘭的人口估計為 15,892,237 人。2000 年,全國人口增長率為 0.57%。出生率為每1000人12.12人。生育率是每名婦女生育 1.64 個孩子,低於更替水平(這個術語是指一對夫婦必須替換父母雙方的孩子數量,大約是 2 個孩子)。然而,每年都有大量移民移居荷蘭。每年,該國平均每 1,000 名公民中有 2.3 名新移民。死亡率為每1000人中有8.72人死亡。嬰兒死亡率為每 1,000 名活產嬰兒中有 4.42 人死亡。像許多先進的工業化國家一樣,荷蘭的人口正在老齡化。人口中增長最快的部分是老年人。65 歲以上的人佔總人口的 14%,預計未來 20 年這一群體的規模將翻一番。荷蘭男性的平均預期壽命為 75.4 歲,女性為 81.28 歲。
大多數荷蘭人都有荷蘭血統(91%)。荷蘭人主要起源於日耳曼和高盧凱爾特人。其餘 9% 的人口分佈在摩洛哥、土耳其和蘇里南背景的人之間。荷蘭社會是開放的,但近年來一些群體的反移民情緒有所增加。在 1990 年代,通過了一些限制移民的新法律。1998 年是尋求政治庇護者的高峰期;大約 45,217 名政治難民在荷蘭定居。少數群體的失業率較高,在住房、招聘和工資方面存在一些歧視。荷蘭加勒比兩個殖民地發生的警察暴行事件導致國家政府在這些領土上進行了各種改革,
荷蘭語是該國的官方語言,但英語也被廣泛使用。人口受過高等教育和熟練。義務教育到 16 歲,識字率接近 100%。荷蘭的宗教信仰率相對較低。羅馬天主教徒佔人口的 34%,新教徒佔 25%,穆斯林占 3%。大約 36% 的荷蘭人不隸屬於任何正式的宗教。
大多數人居住在城市地區,該國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其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 369 人(每平方英里 958 人)。相比之下,日本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 320 人(每平方英里 830 人),而美國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 27 人(每平方英里 70 人)。該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被稱為任仕達,包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烏得勒支的沿海地區。
製造和建築
荷蘭製造業以化學品和藥品、金屬和電子產品、食品加工和煙草的生產為主。在過去十年中,化學工業略有下降(下降 2%),而金屬、電子和食品加工則增長了 8-10%。1999 年,沙特的製造業總量增長了 9%。1998年,製造業從業人員847,591人。人數最多的 144,645 人受僱於食品和煙草加工。就業人數排名第二的行業是金屬加工,從業人員 99,753 人,排名第三的行業是機械製造,從業人員 89,688 人。
荷蘭的電子製造由跨國公司飛利浦主導。該公司生產照明、消費電子產品、電器、半導體和通信系統。飛利浦是世界第九大半導體製造商。在荷蘭電子領域的 100,000 名員工中,飛利浦擁有 44,000 名員工。飛利浦在全球擁有 265,000 名員工。其他主要的荷蘭電子公司包括 ASML、CMG 和 Origin。歐洲最大的計算機芯片工廠在荷蘭。
就業和產出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紡織製造業以及造船和修理業。許多製造業是以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成品為基礎的。換句話說,荷蘭的公司進口金屬或化學品等材料,並將這些物品轉化為消費者可以使用的產品,例如汽車零件或清潔化學品。
荷蘭化學工業生產各種商品,包括用於工業用途的合成橡膠、塑料消費品和聚酯紗線。主要的荷蘭化工公司包括殼牌、阿克蘇諾貝爾和帝斯曼。殼牌和阿克蘇諾貝爾分別是世界第十一和第十二大化工公司。帝斯曼生產了歐洲汽車工業用於生產新車的 70% 的聚合物和橡膠。與此同時,荷蘭製藥公司的年產值約為 40 億美元。
造船和維修仍然是荷蘭經濟的重要因素。然而,來自工人工資較低的國家的競爭導致該領域的規模大幅縮減,規模僅為以前的一半左右。儘管如此,荷蘭仍是世界第七大船舶生產國和歐洲第四大船舶生產國。造船和修船僱用約 10,000 名工人,集中在西海岸的大型港口。該行業 2000 年的收入為 16.6 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造船業。2000 年,荷蘭造船商收到了 88 艘新船的訂單,其中 45% 的訂單來自外國公司。
在過去的 30 年裡,建築對荷蘭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因為這個國家的地理面積很小,人口密度很高,所以房地產在這個王國非常有價值。在某些情況下,這導致了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價值快速增長,多年來不可持續)。1970 年代房地產泡沫的崩潰(或破裂)導致了廣泛的經濟衰退。在這次經濟衰退期間,房地產價格到 1982 年下降了 45%。儘管如此,政府在基礎設施項目上的支出為建築領域提供了幫助。1999年,全國共有建築業企業31459家,從業人員41.6萬人。在 1990 年代,該行業平均每年增長 2%。
採礦和礦物提取
儘管荷蘭曾經有一個充滿活力的煤炭開採業,但石油和天然氣的發現導致煤炭公司在 1970 年代消亡。到 1990 年代,王國僅存的採礦作業是提取鹽、泥炭和一些用於建築用途的沙子和礫石的小公司。1998 年,只有大約 9,000 人從事採礦業。所有用於製造業或其他行業的金屬礦石都必須進口。
荷蘭人確實生產有限數量的石油。然而,石油產量在 1986 年達到每天 66,500 桶石油的峰值。自那時以來,產量已降至平均每天約 60,000 桶。該王國在北海的許多前油田現在正處於退役過程中。1998 年能源生產僱傭了大約 6,670 人,但為國家帶來了可觀的利潤。
另一方面,該王國是西歐第一大天然氣供應國。1958 年,《日內瓦海洋法公約》賦予沙特王國在北海 56,980 平方公里(22,000 平方英里)區域的權利。該地區包含王國的主要天然氣儲量,實際上比該國本身還要大。該行業的主要公司是荷蘭天然氣公司,該公司由荷蘭和美國的能源公司以及荷蘭政府所有。生產的天然氣約有一半用於國內,其餘出口到歐盟國家。主要出口目的地是德國、比利時、法國、瑞士和意大利。1999年,王國天然氣總產量為800億立方米。天然氣探明儲量超過2萬億立方米。
服務
在過去的 20 年裡,在荷蘭主要企業中,經濟服務業的增長水平最高。根據 1998 年的估計,服務業現在佔 GDP 的 69.7%。服務業最突出的領域是銀行和金融服務、電信、零售和旅遊。
銀行和金融服務
荷蘭經濟的銀行和金融部門越來越多地由大公司主導。為了與國際銀行競爭,公司不得不合併以降低成本和最大化效率。該國最大的兩家銀行——荷蘭通用銀行和阿姆斯特丹-鹿特丹銀行——於 1990 年合併成為荷蘭銀行。ABN Amro 現在是歐洲最大的銀行之一。最近,郵政銀行和荷蘭貿易銀行合併,創建了王國第二大銀行。1998年,荷蘭保險公司Fortis與比利時大公司De Generale Bank合併。金融服務約佔服務業的 7.2%。其他商業服務佔該行業的 10.5%。
1999 年,荷蘭經濟的銀行業價值 1.33 萬億歐元。該國銀行業在荷蘭僱用了 120,000 人,在全球僱用了 220,000 人。全國有115家銀行。這個數字包括所有主要的授信機構和外資銀行。1999 年,荷蘭有 6,121 家銀行分行,荷蘭銀行在國外還有 2,575 家分行。然而,3 家大型銀行——荷蘭銀行、荷蘭合作銀行和 ING 銀行——約佔該國貸款的 75%。
電信
1999 年,荷蘭的電信市場規模達到 103 億美元。未來 5 年,該行業預計將以每年 5-10% 的速度增長。大約 85% 的市場是基於電信服務的,剩下的 15% 是設備。1989 年,政府通過了將電信服務私有化的立法。儘管如此,前國有電信公司 KPN Telecom 繼續主導該行業。例如,在手機領域,KPN Telecom 控制了 52% 的市場份額。第二大公司 Libertel 控制 32%,第三大公司 Telfort 控制 7%。政府正在拍賣下一代移動設備的許可證。儘管 KPN Telecom 佔據主導地位,國際公司在電話市場上的份額越來越大。現在進入荷蘭市場的主要國際公司包括 MCI WorldCom、Global One 和 Esprit Telecom。
電信部門的一個增長部分是信息技術或 IT(基於計算機的信息系統和通信)。1999 年,荷蘭的 IT 市場價值 110 億美元。這比上一年增長了 15%。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預測預測該領域將繼續以每年 15% 到 20% 的速度擴張。荷蘭最大的 2 家 IT 公司是 Baan 和 Exact。政府試圖通過一項名為“Twinning”的計劃來促進新 IT 公司的成立。該計劃為住房、創業和財務諮詢提供政府資金。儘管有這個和類似的計劃,超過 60% 的 IT 產品和服務是進口的。美國是沙特 IT 產品和服務的主要供應商。荷蘭擁有超過 300 萬互聯網用戶,是歐洲人均互聯網使用率最高的國家。到 2002 年,將有 750 萬荷蘭互聯網用戶。電子商務(使用互聯網購買商品)在 1998 年價值 3.25 億美元,但這一數字在 1999 年增長到 11 億美元,預計到 2002 年將達到 115 億美元。專家將荷蘭列為在互聯網使用和電子商務方面落後美國 12-18 個月。
零售
荷蘭零售業高度發達且多元化。在許多方面,它與美國相似。超市佔雜貨店的 68%,專賣店佔 22%,其餘包括食品店、當地農貿市場、百貨商店和便利店。荷蘭有大約 12,600 家服裝店,1999 年的總銷售額為 53 億美元。其中 60% 以上為小型零售單位,其餘為百貨商店或連鎖店。零售和服裝店的就業人數為 61,010。儘管如此,與美國一樣,零售單位規模擴大和小型專賣店減少的趨勢一直穩定。
旅遊
1999年,荷蘭人在旅遊業上花費了100億美元,其中80億美元花在了國外。荷蘭人傾向於廣泛旅行,五分之四的人在他們生命中的某個階段曾出差旅行。1999 年,有 3050 萬次過夜度假旅行,其中 1630 萬次在荷蘭境內。旅遊業佔荷蘭所有就業人數的 5%,包括 45,000 家公司。這些公司中超過 95% 的員工少於 10 人。2000 年,旅遊業是荷蘭經濟中增長最快的 4 個部門之一,到 2010 年將新增 5,000 間酒店客房。在旅遊業中,短途旅行(2 至 4 天)正在成為最受歡迎的度假形式。美國是荷蘭遊客最喜愛的目的地,約佔整個海外旅遊市場的 25%。最受荷蘭遊客歡迎的目的地是紐約、洛杉磯、舊金山和邁阿密。在訪問荷蘭旅遊目的地的人中,52% 是荷蘭人,48% 是外國人。德國人是訪問該王國的主要旅遊群體,其次是英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