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新西蘭是位於澳大利亞東南部大洋洲的一個群島(島嶼群)。兩個主要島嶼是北島 (Te Ika a Maui) 和南島 (Pounamu),還有一些近岸島嶼和較小的外圍島嶼,包括查塔姆群島、克馬德克群島和奧克蘭群島。其陸地總面積為 268,670 平方公里(103,733 平方英里),與科羅拉多州相當,海岸線長 15,134 公里(9,404 英里)。首府惠靈頓位於北島的南端。
人口
2000 年年中新西蘭的人口估計為 3,862,000,比 1996 年人口普查的 3,434,950 人口增加了 12.4%。在 1991 年和 1996 年的人口普查中,新西蘭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中的增長率最高,部分原因是移民水平高,但也因為人口相對年輕。2000 年出生率為每千人 15.3 人,而死亡率為每千人 7.8 人。預計 1996 年至 2010 年間人口年增長率約為 1%,預計到 2010 年人口將達到 4,207,000 人。
在大多數年份,新西蘭有新西蘭公民移居澳大利亞、英國和其他地方的淨移民損失,因此其最近的移民政策(1987 年)的目標之一是通過新移民來抵消這一損失,最好是擁有技能和投資資本的人。雖然來自英國的移民繼續像他們在整個 20 世紀一樣抵達,但重要的新移民潮來自亞洲,特別是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和韓國。這些新人口,連同早幾十年抵達的太平洋人民,共同造就了一個日益多元文化的社會。1996 年,大約 72% 的人口認為自己是歐洲種族,低於 10 年前的大約 81%。土著毛利人佔人口的近 15%,太平洋人佔 6%,亞洲人約佔 5%。亞洲人口增長最快,十年前僅為 1.5%。
按照大多數標準,新西蘭人煙稀少,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 13 人。這個人口分佈不均,四分之三在北島,三分之一在最大城市奧克蘭。多年來,奧克蘭的發展速度超過了全國其他地區,成為許多製造業的中心,最近又成為服務業的中心。超過一半的移民已在奧克蘭定居,而來自太平洋和亞洲的新移民中,約有三分之二已定居在那裡。
林業
以林業為基礎的產品,包括原木、加工木材、木漿和紙張,僅占出口價值的 10% 以上。過去,在新西蘭的土著森林中進行過伐木,但這些森林的枯竭和對其保護的強烈政治支持導致了這種做法的結束。木材工業現在集中在異國情調的森林上,主要是松樹,最初是在 1930 年代蕭條時期種植的,但從 1970 年代開始擴大了很多。最初的種植是由國家進行的,但近年來私營公司幾乎承擔了所有新種植。最大的森林位於北島的中心,但在全國各地都有較小的種植園。林產品的主要目的地是澳大利亞、日本、韓國、
釣魚
新西蘭擁有 130 萬平方海裡的專屬經濟區 (EEZ),面積約為其陸地面積的 15 倍(專屬經濟區從海岸延伸 200 英里,是一個國家有權獲得魚類等經濟資源的區域)。然而,在該地區的大部分地區,水域非常深,不適合許多具有商業意義的魚類。儘管如此,漁業仍然是一個重要的產業,約占出口的 5%,並供應國內市場。政府每年都會評估每個主要物種的最大可持續產量,並設定配額,分配給擁有配額權的人。捕撈船隊由外國漁船和新西蘭漁船組成,這些漁船在國內處理漁獲物。土著毛利人擁有一些與配額制度分開的傳統捕魚權,但近年來,毛利人公司在商業行業中也變得重要,他們收購了一家擁有約三分之一捕魚配額的公司。漁業中越來越普遍的部分是水產養殖,尤其是鮭魚、綠殼貽貝和太平洋牡蠣的養殖。
行業
礦業
新西蘭的礦產種類繁多,但礦產僅占出口的 3% 左右(不包括鋁的出口;見下文)。黃金自 19 世紀開始開採,產量雖小但穩定,還有白銀,通常與黃金有關。價值最高的礦產是鋼鐵,由北島西海岸的黑色鐵砂加工而成。附近的一家冶煉廠為國內市場和出口提供鋼鐵。在南島的南端是一個大型鋁冶煉廠,利用附近水電站的電力加工來自昆士蘭的鋁土礦。該冶煉廠的產量在 1999 年占出口的 4.2%。
製造業
製造業在 1999 年僱傭了相當於 234,220 名全職員工,但這個數字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大幅波動。在整個 20 世紀,食品加工一直是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二戰之後,當政府對大多數進口產品徵收高關稅時,許多其他類型的產品才得以發展。作為 1984 年以後經濟結構調整的一部分,這一過程已經逆轉,大多數進口製成品的關稅迅速降低。這些進口製造品往往來自勞動力成本低的國家,新西蘭製造企業無法在價格基礎上進行競爭。在某些情況下,新西蘭工業受益於較低的投入成本,儘管相當數量的原材料來自該國,生產成本幾乎沒有節省。這導致了服裝和鞋類等一些行業的下滑以及汽車裝配行業的倒閉。對其他部門的影響各不相同。食品加工具有比較優勢,這與新西蘭農業生產的實力和多樣性有關,而且大多數食品加工都在供應源附近進行。由於技術變革和公司結構的變化(例如跨國公司 Heinz 收購 Watties Industries),該行業仍然進行了一些重組。新西蘭在生產地毯方面享有盛譽,尤其是用優質羊毛製成的地毯。在 1990 年代人口快速增長的情況下,尤其是在奧克蘭地區,建築業的供應部門表現良好。隨著其在國際遊艇領域的不斷成功,新西蘭也在建造高科技帆船和豪華休閒船方面享有盛譽。
服務
旅遊
與世界趨勢一致,新西蘭的旅遊業一直在迅速增長。1970 年,每年到新西蘭的遊客不到 20 萬,但在 1999 年,這個數字超過了 150 萬。其中大約一半可以被認為是遊客,另一半則涉及商務、走親訪友和其他活動(儘管這些也可能是“部分遊客”)。旅遊業的經濟影響是巨大的,儘管它們很難衡量,因為旅遊業對許多不同的經濟部門都有影響。據估計,1995 年旅遊業直接提供了大約 58,000 個全職等效工作崗位,間接提供了 60,000 個工作崗位。同年,它帶來了約 43 億新西蘭元(27 億美元)的收入,超過了所有乳製品出口(最大的農業出口部門)。
新西蘭的旅遊以各種景點為基礎。大多數情況下,該國被視為擁有許多自然資產,包括山脈、亞熱帶森林、美麗的海灘、活火山、地熱池和間歇泉。許多人還來看看土著毛利人的文化,這種文化以多種方式表達,包括舞蹈和藝術。隨著國際旅遊變得更具競爭力和多樣化,遊客往往需要範圍廣泛的景點,因此充滿活力的城市空間也可能被視為整體旅遊體驗的一部分。因此,例如,為舉辦新西蘭衛冕美洲杯而建造的奧克蘭海濱村莊已成為旅遊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惠靈頓壯觀的新國家博物館 Te Papa 也是如此。其他形式的旅遊業也在擴大。生態旅遊者前來觀賞鯨魚和海豚,或者只是在森林中漫步。新西蘭也因冒險旅遊而聞名,如蹦極、激流漂流和懸掛式滑翔等運動。
金融服務
自 1984 年開始的經濟結構調整以來,金融部門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從那時起,金融部門的大部分管制被取消,貨幣市場迅速增長,特別是在外匯方面。新的金融機構進入該國,與其他領域一樣,金融領域的外國投資加速。到 1999 年,新西蘭有 18 家銀行註冊,其中只有 1 家是新西蘭全資擁有的。大約 70% 的外國所有權是澳大利亞人。2001 年,聯合政府準備引進一家國有企業“人民銀行”,該企業將利用新西蘭郵政網點的現有網絡。
新西蘭儲備銀行有幾個作用:1) 實施貨幣政策以維持價格穩定,2) 維持有效的金融體系,以及 3) 滿足貨幣需求。因此,儘管政府與金融體系的干預保持距離,但儲備銀行可能會進行干預以穩定貨幣或影響利率或通貨膨脹率。
零售
1999 年批發和零售貿易約佔 GDP 的 16%。在 1990 年代,零售業增長最快的部分是食品零售、住宿、酒店、酒類、咖啡館、餐館和外賣。刺激這些子行業的兩個主要因素是旅遊人數的增加和新西蘭人改變生活方式以偏愛更多方便食品、外出就餐和食物選擇的多樣性。這些是其他工業國家的共同趨勢。零售業的其他部分也在追隨國際趨勢。向郊區購物中心的轉移已經發生了幾十年,但相對較新的變化是擁有巨大穀倉式商店的“大型購物中心”,每個商店都提供特定範圍的產品(電子產品、家居用品、體育用品等)。 )。同時,巨大的降價百貨公司已經削弱了傳統百貨公司。在新西蘭,其中最成功的是 The Warehouse,其成功與美國的沃爾瑪相似。
在過去的 20 年中,新西蘭經歷的另一個國際趨勢是國際特許經營。在此期間推出的國際品牌包括麥當勞、漢堡王、必勝客、星巴克、好萊塢星球、Borders 和 Body Shop。當然,特定產品線也出現了同樣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