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阿曼蘇丹國與阿拉伯海、阿曼灣和波斯灣接壤,與也門、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沙特阿拉伯接壤。阿曼面積 212,460 平方公里(82,030 平方英里),海岸線總長 2,092 公里(1,299 英里)。相比之下,阿曼的面積比堪薩斯州略小。阿曼首都馬斯喀特位於該國東北海岸線。
人口
2000 年 7 月,阿曼人口估計為 2,533,389 人,其中阿曼人 2,006,311 人,非阿曼人 527,078 人。由於石油和服務業的原因,大型外籍人士社區(離開自己國家到國外生活和工作的外國人社區)在海灣國家非常普遍。在阿曼,許多來自亞洲的非熟練外籍人士受僱從事卑微的工作,儘管這個群體自 1996 年以來一直在緩慢下降。阿曼人口平均每年增長 2.7%,因此該國人口非常年輕。
大約 47% 的阿曼人年齡在 20 歲以下,而 60 歲以上的只有 4%。2000 年,出生率為每千人 38.08 人,而死亡率為每千人 4.16 人。預計人口年增長率為 3.46%,預計到 2015 年人口將達到 3,848,217 人。
大多數阿曼人口是遜尼派穆斯林,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包括統治家族——信奉什葉派伊斯蘭教的一個分支伊巴希教。鑑於阿曼的貿易歷史悠久,其人口是不同種族的混合體,甚至其最著名的商業家族之一也是印度教血統。阿曼是 18 世紀和 19 世紀奴隸貿易的中心,儘管這種做法在 20 世紀被廢除,但許多人繼續為以前擁有祖先的家庭工作。
阿曼的就業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籍。在公共部門,阿曼人在 1999 年佔據了 70% 的工作崗位,而在私營部門——其中包含大部分低薪工作——90% 的僱員來自國外。阿曼不斷上升的失業率迫使政府意識到,它不能再奉行為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年輕阿曼人提供就業機會的政策,而現在正專注於增加阿曼人在私營部門的就業機會。阿曼已經看到大量人口向城市遷移以尋找更好的工作。在首都馬斯喀特和較大的北部城鎮蘇哈爾、尼茲瓦和蘇爾發現了人口的最大比例。
釣魚
阿曼擁有 2,092 公里(1,297 英里)的海岸線,從北部的海灣口到南部與也門的邊界,具有非常豐富的漁業潛力,但尚未得到充分開發。有一個 200 英里的專屬經濟區,從阿曼延伸到大海,在阿曼水域發現了 150 多種魚類和甲殼類動物,從金槍魚、小龍蝦到龍蝦和蝦。大量龍蝦在馬西拉群島和佐法爾海岸捕獲,出口到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那裡的需求量很大。1998 年,約有 26,940 名阿曼人從事漁業工作,共捕獲了 116,780 噸魚。由於污染和魚類資源的枯竭,過去 20 年來每年捕獲的魚類數量一直在緩慢下降。對此,阿曼政府對漁獲量進行了限制。龍蝦現在可能一年只能收穫兩次。年漁獲量保持在每年 10 萬噸以上,並且正在努力生產增值的加工魚產品。出口加工和包裝是關鍵問題,在海上使用更好的技術也是如此。
灌溉
阿曼地處半乾旱氣候區,導致嚴重缺水問題。政府一直在推行提高用水效率和水資源開發的計劃,政府還通過了一些影響深遠的立法。1999 年,全國有 48 座水壩收集雨水,並且正在進行一項通過在水龍頭上使用節水裝置來減少用水量的重大項目。政府還啟動了一項在 2010 年之前向馬斯喀特供水的計劃,其中包括擴建現有管道。在馬斯喀特周圍建造了另外兩個水庫,耗資 300 萬美元。
行業
油
與許多海灣國家類似,阿曼工業部門佔 GDP 的很大一部分,在 1999 年佔 GDP 的 40%。然而,阿曼不是典型的波斯灣產油國,因為它的油田小而分散,而且,因此,每桶的生產成本遠高於其他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阿曼油田的平均產量是沙特阿拉伯或伊朗每口井產量的十分之一。直到 1962 年才發現商業數量的石油,比大多數產油海灣國家晚得多。阿曼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成員。(歐佩克是一個由 11 個發展中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這些國家嚴重依賴石油收入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目前的成員有阿爾及利亞、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亞、尼日利亞、卡塔爾、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委內瑞拉。)然而,阿曼過去曾與歐佩克合作減產以試圖提高價格。自 1999 年 4 月以來,阿曼的石油產量在每天 910,000 桶 (b/d) 和 890,000 桶/天之間波動。阿曼政府宣布了一項新的 5 年計劃,該計劃從 2001 年到 2005 年,旨在將產量提高到100 萬桶/天。阿曼 52.8 億桶探明儲量的大部分位於該國北部和中部。在北部,最大的油田是 Yibal、Natih、Fahud、al-Huwaisah 和 Lekhwair。最大的油田是 Yibal,日產 180,000 桶,這些油田加起來佔阿曼石油總產量的一半。北部生產的原油主要是輕質或中質原油,與天然氣並存。
阿曼的石油儲量達到 52.8 億桶,如果繼續以 91 萬桶/天的速度生產,阿曼還有 17 年的石油供應。自發現石油以來,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一直是阿曼經濟增長的催化劑,每年對 GDP 的貢獻率約為 37%,直到 1980 年代初,其貢獻率高達 GDP 的 55%。此外,石油提供了 75.3% 的國家收入。石油行業主要由政府擁有多數股權的阿曼石油開發公司 (PDO) 經營。PDO 控制著該國 90% 的產出。殼牌擁有該公司 34% 的股份,並經營著阿曼的大部分大型油田。1999年,阿曼向日本出口石油9580萬桶,向泰國出口6560萬桶,向韓國出口5590萬桶,向中國出口3940萬桶。
氣體
阿曼的天然氣行業被認為是政府經濟增長戰略的基石,並為將天然氣轉化為蓬勃發展的出口行業做出了巨大努力。阿曼天然氣儲量豐富,1999 年估計已探明儲量為 29.28 萬億立方英尺 (tcf)。政府預計到 2002 年天然氣將佔 GDP 的 15%。大部分天然氣儲量位於受 PDO 控制的地區。阿曼與加拿大灣流資源公司、芬蘭Neste Oy公司等海外公司簽訂了多個項目,在該國北部開發、勘探和生產天然氣。
製造業
隨著大型氣藏的發現,人們的注意力從製造業轉移到 1999 年,製造業對 GDP 的貢獻率為 5%。全國大部分工業企業都涉及輕工業。現有公司生產軟飲料、紡織品、香水和水泥。該行業在 1994 年至 1998 年間增長了 3%,但它嚴重依賴熟練的外籍勞工,因此對當地就業的創造貢獻不大。
服務
旅遊
阿曼豐富的文化和建築遺產的證據可以在其數百個歷史遺跡和許多美麗的海灘中看到。該國多變的地理環境和廣泛的氣候條件使其在旅遊業中具有巨大的潛力,而這一行業仍然非常不發達。鑑於阿曼目前的失業問題,再加上每年有數千名年輕的阿曼人進入勞動力市場,旅遊業的擴張可以創造急需的就業機會。政府於 1990 年啟動了一項為期 15 年的旅遊計劃,放寬了簽證限制以向更多遊客開放該國,遊客人數迅速從 1994 年的 290,000 人增加到 1999 年的 503,000 人。
2000 年,儘管遊客人數在 1988 年至 1992 年間增加了 11%,但旅遊業在 GDP 中的佔比不到 1%。1994 年,阿曼只有 37 家酒店,而 2000 年有 89 家。政府已經制定了一項試圖吸引海灣地區的遊客,與迪拜簽署協議,兩國國民可以輕鬆獲得簽證。然而,政府的計劃是吸引富裕的歐洲遊客到該國,他們樂於參加有監督的長途汽車之旅,而不是獨自探索這個國家。政府對當地敏感性的擔憂以及對酒精的持續高稅是這一潛在利潤豐厚的行業發展的主要製約因素。
金融服務
阿曼政府為確保銀行業的穩定做出了認真的努力,2000 年該國有 16 家商業銀行,其中 9 家是外國銀行的分行。除商業銀行外,政府還設立了 2 家信貸機構,為阿曼公民提供小額貸款。阿曼住房銀行提供貸款以資助房屋建設,阿曼開發銀行提供一般小額信貸。阿曼中央銀行對允許銀行放貸和投資的外匯數量進行了限制,此外還規定當地銀行持有的資本總額為 2600 萬美元,外國銀行持有的資本總額為 900 萬美元。
阿曼的證券交易所成立於 1989 年,被稱為馬斯喀特證券市場 (MSM)。有 100 多家銀行和公司在交易所上市,目前資本總額超過 20 億美元。1999年阿曼被納入國際金融公司的新興市場指數,政府齊心協力使股市更加透明和規範。電子交易於 1999 年推出,同時還引入了一個名為資本市場管理局 (CMA) 的監管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