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巴拿馬位於中美洲,北接哥斯達黎加,南接哥倫比亞。它位於中美洲地峽(連接兩個較大陸地區域的狹窄土地)的南端,形成了北美和南美之間的陸橋。這個國家呈 S 形,從東向西延伸,長 772 公里(480 英里),寬度從 60 到 177 公里(37 到 110 英里)不等。巴拿馬的面積為 77,381 平方公里(29,762 平方英里),略小於南卡羅來納州。該地區由 75,990 平方公里(29,340 平方英里)的土地和 2,210 平方公里(853 平方英里)的水域組成。該國一海岸與加勒比海接壤,另一海岸與太平洋接壤。80 公里(50 英里)長的巴拿馬運河將全國一分為二,並與大西洋和太平洋匯合。巴拿馬的海岸線總長為 2,857 公里(1,786 英里)。該國與哥斯達黎加的邊界長 330 公里(205 英里),與哥倫比亞的邊界長 225 公里(140 英里)。巴拿馬首都和最大城市巴拿馬城位於該國太平洋海岸線上,人口 827,828 人。第二大城市是位於大西洋沿岸的科隆。科隆有人口 140,908 人。828,位於該國的太平洋海岸線上。第二大城市是位於大西洋沿岸的科隆。科隆有人口 140,908 人。828,位於該國的太平洋海岸線上。第二大城市是位於大西洋沿岸的科隆。科隆有人口 140,908 人。
人口
根據 2000 年 7 月的估計,巴拿馬的人口為 2,808,268。2000年該國人口增長率為1.34%。巴拿馬人口增長迅速。1970 年,全國人口約為 150 萬,但到 1990 年,人口已增長到約 220 萬。目前估計到 2010 年人口將增加到 320 萬。每 1,000 人中有 19.53 人出生,巴拿馬的生育率為每名婦女生育 2.32 個孩子。該國的死亡率為每 1,000 人中有 4.95 人死亡。由於基本的醫療保健系統和高貧困率,巴拿馬的嬰兒死亡率很高。2000 年,每 1,000 名活產嬰兒中有 20.8 人死亡。該國的移民率很高,2000 年,每 1,000 名巴拿馬人中有 1.16 人移民到其他國家。由於美國(巴拿馬移民的主要目的地)等地高薪工作的誘惑,移民頻繁。巴拿馬男性的預期壽命為 72.74 歲,女性為 78.31 歲。
大多數巴拿馬人口是年輕人。2000 年,巴拿馬最大的年齡組是 5 至 14 歲年齡組,約有 550,000 人。相比之下,60 歲以上的人數只有 240,000 人。到 2025 年,全國人口結構將發生變化,最大的單一人群將在 30 至 39 歲年齡段,到 2050 年,最大的人群將是 55 歲以上的人群。
大多數人口是混血兒(混合種族背景,主要是西班牙人和美洲原住民)。混血兒佔人口的 70%。其他種族群體包括非洲人(14%)、白人(10%)和美洲原住民(6%)。少數民族成員和美國原住民在就業、住房和政治方面面臨歧視。巴拿馬的文化和社會主要是西班牙-加勒比地區。西班牙語是官方語言,但大部分人口也會說英語。西印度裔後裔尤其如此。英語在商業中也很常用。幾乎 85% 的人口是羅馬天主教徒;剩下的 15% 是新教徒。
大多數人口是城市人口;近 60% 的人居住在城鎮,尤其是巴拿馬城和科隆周邊的大都市地區。大約 50% 的巴拿馬人居住在從加勒比海岸的科隆到太平洋的巴拿馬城的走廊上。只有大約 25% 的土地有人居住。該國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 36.6 人,而美國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 28.4 人。
建造
1999 年,隨著政府啟動了一系列基礎設施計劃,包括公路建設和擴建以及港口設施的改造和擴建,建築業增長了 12%。2000 年,私人建築市場總值達 3.36 億美元。粘土和水泥是為建築業生產的。2000年建築材料的生產價值1.5億美元。
在全國 2 家主要糖廠私有化後,1999 年產量增加了 13.1%,現在價值 2550 萬美元。然而,煉油行業每年至少有 15,000 公噸的過剩產量。結果,許多醣廠關閉,一些生產商開始將原糖運往海外進行加工,然後再進口精製糖。政府還以 500 萬美元的價格向私人投資者出售了一個橙子加工廠。
活力
美國德士古公司在巴拿馬經營一家煉油廠,日產量為 60,000 桶。該煉油廠提供全國所有的汽油和大部分燃料油。此外,煉油廠還出口了約8,000桶精煉石油。計劃實施一項耗資 4 億美元的項目,從哥倫比亞建造一條管道,將大量天然氣輸送到巴拿馬,並減少該國對石油的依賴。政府正在與其他中美洲國家進行談判,以加入他們的電網,這將增加該國的電力出口。
金融服務
1999年,巴拿馬有82家持牌銀行,資產達370億美元。這個數字包括一些外國公司,如花旗銀行、大通銀行和波士頓銀行。巴拿馬一直努力將自己打造為國際銀行中心,但不穩定和經濟問題削弱了這一努力。銀行總數已從 1990 年代中期的 104 家的高位下降,總資產在 2000 年減少了 4 億美元。外國企業只需 200 美元即可在巴拿馬註冊成立。這樣做可以避免某些國家/地區的高額公司稅。2000 年,在巴拿馬註冊成立的公司超過 400,000 家。
旅遊
在 1990 年代,旅遊業經歷了強勁的增長。然而,大部分旅遊貿易是基於美軍人員親屬對該國的訪問,同時也是美軍及其家屬在巴拿馬境內的旅遊旅行。2000年,留宿外國遊客的人數從峰值的42萬人下降到30萬人。儘管如此,外國和國內旅遊每年價值3億美元。每年有 276 艘遊輪在巴拿馬購物。為了促進旅遊業,政府對所有新的旅遊企業免徵所得稅和房地產稅。政府計劃將許多前美國陸軍設施用作旅遊區,包括已經擁有大量高爾夫球場、划船設施和可改造成酒店空間的建築物的阿馬多爾堡。
預計將經歷最顯著增長的旅遊形式是生態旅遊。巴拿馬擁有中美洲最全面的野生動物管理系統。全國約 29% 的領土受到 15 個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和保護區的保護。巴拿馬擁有超過 10,000 種植物和至少 933 種鳥類(超過歐洲和北美的總和)。
巴拿馬運河
平均每天有 50 艘船通過巴拿馬運河。1999年,運河共有船舶過境14336次。通過運河運輸的最大商品是穀物。然而,運河是石油的主要運輸路線,石油是數量第二大的商品(佔總量的 17%)。每天約有 600,000 桶石油通過運河運輸。大量的煤炭也被轉運。煤炭佔總量的 6%。同年,運河為政府帶來了 5.69 億美元的通行費和 5000 萬美元的額外收入。大約 10,000 人為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工作,該公司負責監督運河的運營。
科隆自由貿易區 (CFTZ) 是服務業的一個特殊但獨特的部分。該區域於 1948 年在巴拿馬運河的大西洋入口處建立。CFTZ是外國公司進口產品再出口到其他國家的轉運區。1999年,自貿試驗區進口49億美元,其中轉口40億美元。大部分出口產品銷往拉丁美洲。對 CFTZ 的最大出口是香港(27%)、日本(13%)、美國(11%)、韓國(10%)和台灣(8%)。大部分出口到哥倫比亞(27%)、厄瓜多爾(9%)、巴拿馬(6%)以及委內瑞拉和美國(各佔5%)。這些數字不包括在該國的整體貿易統計中。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的產品包括電子產品(22%)、服裝(17%)、紡織品(7%)、鞋類(5%)和珠寶(5%)。1999年巴拿馬政府從CFTZ獲得了8.99億美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