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秘魯位於南美洲中太平洋沿岸。它是世界第二十大國,東部和南部與玻利維亞、巴西和智利接壤,北部與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接壤。首都利馬位於中部海岸。秘魯的面積為 1,326,074 平方公里(512,000 平方英里),大致相當於阿拉斯加的面積。利馬的面積與羅德島差不多。
秘魯分為 3 個不同的地理區域,擁有狹窄、乾旱的海岸、從北向南延伸的陡峭安第斯山脈和東部的亞馬遜叢林。亞馬遜河流域覆蓋全國 57.6% 的領土,佔亞馬遜森林的 13.2% 和世界熱帶雨林的 7.3%。世界上最大的亞馬遜河系統擁有地球上 20% 的淡水。沿海地區佔全國領土的 10.6%,高地佔 31.8%。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的數據,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 104 個已知生態系統中的 84 個和 32 個已知氣候區中的 28 個,使秘魯成為世界上生態最多樣化的國家之一。
人口
根據 2000 年的估計,目前人口為 2700 萬,每年增長 1.75%。出生率估計為每千人 24.48 人,而死亡率為每千人 5.84 人。2000 年的預期壽命為 70 歲。
秘魯人口極其年輕,53.8%的人口年齡在25歲以下。只有4%的人口年齡在65歲以上。大多數秘魯人居住在沿海城市地區,這反映了拉丁美洲的總體遷移趨勢在過去的 60 年裡。1940 年,65% 的人口居住在高地,而只有 28.3% 的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區。如今,52.2% 的人生活在沿海地區,35.7% 的人生活在高地,12.1% 的人生活在叢林地區。利馬是最大的城市,擁有近 800 萬人口。南部高地的第二大城市阿雷基帕 (Arequipa) 擁有 700,000 人口。
最大的人口群體是美洲印第安人,佔總人口的 45%。主要的美洲印第安人群體是蓋丘亞和艾馬拉高地原住民。代表約 350,000 人的低地土著群體分為 52 個不同的民族,其中最大的是 Ashaninkas。混血兒——混合美洲印第安人和高加索人——佔 37%,白人佔 15%。其餘 3% 的人口主要由黑人、中國人和日本人構成——他們是作為奴隸或契約僕人被帶到這裡的人的後裔。2000年,秘魯華人慶祝了他們抵達秘魯150週年,而日本社區則慶祝了100週年。
秘魯於 1995 年通過了一項積極的計劃生育計劃,同年,前總統阿爾貝托·藤森在北京舉行的聯合國婦女峰會上宣布了這一計劃。該計劃包括免費獲得節育和全國教育運動。婦女與人類發展部同時成立。然而,該計劃因對女性和男性實施強制絕育而受到攻擊,其中包括 300,000 次輸卵管結紮術和 100,000 次輸精管切除術。至少有 36 人死於絕育運動。儘管政府做出了努力,但 1990 年代後半期的出生率並沒有下降,保持在每千人 24.48 人。(相比之下,美國每千人的出生率為 14.2,略高於秘魯的一半。)該計劃於 2000 年初接受審查,
行業
釣魚
秘魯在漁業方面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產量佔世界漁獲量的近 10%。冷水洪堡洋流帶來了營養豐富的冷水,創造了理想的漁場。秘魯在 2000 年出口了超過 10 億美元的魚產品——其中大部分是魚粉——捕撈量接近 100 億噸,使漁業成為僅次於採礦業的第二大產業。幾千年來,捕魚一直是秘魯的支柱,在古代社會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在現代,由於 19 世紀後期的捕鯨活動和對鳥糞(鳥糞)的需求,漁業蓬勃發展,鳥糞是在沿海小島上發現的漁業副產品。
雖然一直很重要,但直到 20 世紀中葉引入魚粉生產後,秘魯的漁業資源才得到充分利用。用於動物飼料或肥料的魚粉的明星是秘魯鳀魚。在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裡,秘魯鳀魚占世界漁獲量的 44%,用於非人類消費。漁業對 GDP 的參與度每年都在變化,這取決於漁獲量和海洋條件。在厄爾尼諾現像出現的年份,例如 1998 年,該部門的參與率降至 GDP 的 1% 以下。漁業目前約佔 GDP 的 3.5%,由於它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僱傭了大約 80,000 人。
政府於 1994 年開始將漁業私有化 PescaPeru,這一進程一直持續到今天。政府已出售其在所有加工廠和漁船隊的參與,現在正準備將漁港私有化,作為將全國所有港口私有化的總體計劃。漁業部也開始將實驗和研究中心以及養魚設施私有化。由於歐洲“瘋牛病”造成的恐懼,該行業正面臨另一次潛在的低迷。歐盟國家於 2001 年初投票禁止所有由動物製成的飼料產品,包括魚粉。禁令的範圍後來縮小了,但限制仍然適用。秘魯對歐洲的魚粉出口在 2001 年第一季度下降了 41%。
礦業
幾千年來,採礦一直是秘魯歷史的核心要素。安第斯山脈富含礦物質和黃金,在許多前哥倫佈時期的社會中都可以找到銀器。礦產出口是該國經濟的關鍵,佔秘魯 2000 年出口的近一半。秘魯的黃金產量居世界第八位(拉丁美洲第一),銅產量第二,鉛和鋅的前五名生產國之一。秘魯的兩個金礦 Yanacocha 和 Pierina 是世界上產量最高、利潤最高的金礦之一。秘魯目前正在運營的礦山中估計有 2100 万精盎司黃金儲量和 4200 万精噸銅儲量。預計未來 5 年內還將有 100 座金礦投產。在不久的將來也迫在眉睫的是大規模的 Antamina 項目,一個由加拿大主導的採礦業務,將需要 23 億美元的投資,預計將在未來 30 至 40 年內生產銅、鋅、鉛、金和銀。Antamina 是世界上最大的採礦項目。
自 1991 年以來,採礦活動和出口呈指數增長,當時政府為大規模採礦採用了一系列新規則和稅收優惠,簡化了提交礦產索賠的流程,並允許公司將利潤的 80% 重新投資免稅。礦業出口從 1987 年的 12 億美元增長到 1997 年的 27 億美元。黃金的出口增幅最大,從 1987 年的不到 100 萬美元增長到 1997 年的 5 億美元。黃金出口額現在為 12 億美元,根據世界黃金協會。
然而,與捕魚一樣,採礦不是一項勞動密集型活動,創造的就業機會很少,而且每創造一個就業機會都需要巨額投資。儘管如此,採礦是秘魯高地為數不多的賺錢活動之一,特別是在大多數採礦作業所在的海拔 12,000 英尺以上的地區。根據美國國務院的《國家商業指南》,採礦業佔 GDP 的 10%。
製造業
由於長期依賴原材料出口,秘魯從未發展出強大的製造業。該部門佔 GDP 的 15%,與採礦、漁業、農業和紡織業密切相關。製造業主要致力於加工一定比例的原材料以獲得增值優勢。最有前途的部門是紡織品,秘魯在 2000 年出口了近 7 億美元的服裝,主要銷往美國和歐洲。紡織品是秘魯出口經濟中最大的非原材料部分。根據一項幫助該國打擊毒品貿易的協議,秘魯紡織品目前免稅出口到歐盟國家。1991 年通過的美國安第斯貿易優惠法案 (ATPA) 也有同樣的目標,豁免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和秘魯(所有主要毒品生產國)免徵關稅。然而,紡織品被排除在名單之外。2001 年 12 月重新談判 ATPA 時,這 4 個政府正在遊說美國國會將紡織品列入貿易清單。秘魯服裝製造商通常為美國市場生產高端產品,包括 Ralph Lauren、Brooks Brothers 和鮑比瓊斯。
服務
旅遊
自 1990 年代初以來,旅遊業代表了秘魯的一個新的增長行業,政府和私營部門投入了大量精力來促進秘魯人和外國人的旅遊目的地。外國遊客人數已從 1990 年的約 90,000 人躍升至 2001 年的 100 萬人以上,服務投資也相應增加。美國國務院的《國家商業指南》估計,僅在 2000 年至 2005 年期間,僅新酒店就將花費 3.3 億美元。政府估計,如果到 2005 年達到 250 萬遊客的目標,將創造 100 萬個新工作崗位。
公共和私營部門在兩個特定類別中促進該國的旅遊業:生態旅遊和歷史/文化旅遊。主要景點是亞馬遜雨林和安第斯山脈高地,包括世界上最深的科爾卡峽谷,以及被認為是“印加人失落之城”的馬丘比丘等考古遺址。
金融服務
除了秘魯最大的金融機構 Banco de Credito(資產達 85 億美元)外,幾乎所有金融部門都落入了外資之手。自 1997 年以來,金融體系一直處於不穩定的狀態,發生了許多銀行合併或倒閉。系統中的銀行數量從 1998 年的 25 家下降到 2001 年的 16 家。政府在 2000 年底進行了兩次干預以拯救銀行,當局表示該系統是穩固的,儘管它可能沒有充裕的現金。
零售
幾乎所有的零售業都集中在利馬,除了少數重要的例外,都由外資控制。兩家主要的百貨連鎖店 Saga 和 Ripley 是智利人擁有的,兩家超市連鎖店之一 Santa Isabel 屬於荷蘭企業集團 Ahold。另一家超市 E. Wong 是秘魯人擁有的。然而,超市銷售額僅佔全國總銷售額的不到 10%。在過去的 10 年裡,秘魯吸引了從服裝到加油站和快餐連鎖店的國際特許經營商,包括麥當勞和漢堡王。就利潤而言,最成功的特許經營權是 Dunkin’ Donu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