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縮寫

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沙特阿拉伯位於中東波斯灣和紅海之間。它北與約旦、伊拉克和科威特接壤,南與也門接壤,東與阿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UAE) 和卡塔爾接壤。該國分為13個省,主要由沙漠組成。每個地區都有一位由國王任命的總督。沙特阿拉伯的土地面積約為 196 萬平方公里(756,981 平方英里),約為美國大陸面積的四分之一。首都利雅得位於該國中東部。

人口

2000 年 7 月,沙特阿拉伯的人口估計為 22,023,506 人,這個數字以每年約 3.3% 的速度增長。沙特國民佔人口的近 75%。其餘居民近 600 萬人,是主要由外國工人組成的外籍人士。大約 90% 的沙特國民是阿拉伯人。根據中央情報局的統計,其餘的土著人口是亞非裔。

2000 年,出生率為每千人 37.47 人,而死亡率為每千人 6.02 人。根據 1990 年代初進行的沙特人口普查,略高於 50% 的人口是男性。雖然男性佔人口的大多數,主要是由於男性在外籍工人中的高度集中,但預計女性的壽命會更長。沙特阿拉伯女性的平均壽命為 69 歲,而男性則為 66 歲。

絕大多數沙特人口是年輕人。1999 年,根據沙特規劃部的數據,46% 的人口未滿 15 歲。另有 38% 的人口未滿 40 歲。40 歲以上的人口僅佔總人口的 16%。為適應每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入勞動力市場所做的努力只取得了部分成功,隨之而來的失業率上升已經開始加劇該國最富有和最貧窮公民之間潛在的緊張關係。

直到 1960 年代,大多數沙特人口都是游牧或半游牧的沙漠居民,沒有固定住所。然而,在 1930 年代在沙特阿拉伯發現石油後,國家收入迅速開始增加。隨著石油工業的成熟,經濟迅速現代化,游牧業作為經濟基礎逐漸消失。到 2000 年,95% 的沙特人口得到了定居。

沙特王室和大部分人口是遜尼派穆斯林。大約 5% 的人口,大約 100 萬人,是什葉派穆斯林。自 1979 年伊朗革命以來,佔多數的遜尼派和少數什葉派之間的緊張關係尤為嚴重,當時沙特什葉派在東部省的部分地區發生騷亂。什葉派穆斯林經常遭受宗教歧視。

五年計劃

涵蓋 1970 年代的第一個 5 年計劃側重於發展國家基礎設施(參見基礎設施、電力和通信)。第三個計劃(1980-85 年)較少關注基礎設施,而更多地關注教育、衛生和社會服務。它還包括努力擴大經濟的生產部門,即工業——這一目標僅部分實現。雖然朱拜勒和延布兩個新工業城市的建設已經完成,但沒有發生廣泛的工業擴張,計劃的主要組成部分沒有實現。

涵蓋 1980 年代後半期的第四個計劃仍然側重於教育和培訓。它還尋求減少政府支出,同時促進私營部門的增長。鼓勵外國公司與沙特國有企業合資,以增加外國投資。在此期間,私營部門的作用有所增加,到 1987 年上升到非石油 GDP 的 70%。

從 1990 年開始,第五個五年計劃的重點是擴大基礎設施和加強沙特的國防。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加強了對更強大軍隊的感知需求,此舉破壞了該地區的穩定並引發了 1991 年的波斯灣戰爭。1990-94 年間,沙特 34% 的支出用於國防。第五項計劃還試圖通過限製沙特土地上的外國工人數量來增加沙特公民的私營部門就業機會。通過第六個計劃(1995-2000 年)繼續努力“沙特化”勞動力——提高沙特工人的百分比,該計劃還側重於通過私營部門增長實現經濟活動的多樣化,特別是在工業和農業領域。

沙特政府將在未來 5 年及以後繼續努力為沙特公民創造就業機會。事實上,每年有 100,000 名國民進入勞動力市場,在可預見的未來,創造就業機會仍將是一個優先事項。

政府開支

1970 年代的高油價增加了沙特的收入並增加了支出。一系列雄心勃勃、成本高昂的舉措旨在發展國家基礎設施、擴大工業和農業、改革衛生和教育以及實現軍隊現代化(如上所述)。這些努力最終給政府預算帶來了壓力,因為支出開始超過收入流。在 1970 年代,高油價緩解了這一問題,但在 1980 年代,當油價下跌時,收入下降,政府赤字增加,到 1986 年達到 GDP 的 19.6%。1990 年,伊拉克的財政資源進一步緊張。入侵科威特促使沙特撥款 300 億美元的緊急國防開支。雖然沙特出口的價值超過其進口的價值,貿易順差歷來無法抵消逆差,逆差通常通過國內借款融資。80% 的債務由自治政府機構持有,例如養老基金和社會保障。另外20%由商業銀行持有。

在過去十年中,已採取措施降低政府支出並減少 1980 年代造成的財政失衡。1996 年和 1997 年,削減開支加上油價上漲有助於降低國內債務並緩解政府財政壓力。然而,這一趨勢在 1998 年油價下跌時被打斷,促使人們呼籲採取額外的緊縮措施和全面的經濟改革。1999 年,政府開支又減少了 13%。那一年,隨著財政壓力的增加,政府還實施了新的創收措施,這是過去一直抵制的舉措。它將國內汽油價格提高了 50%,引入了機場稅,並將工作許可費提高了一倍。2000 年,油價飆升產生了 17 年來的首次政府盈餘。然而,盈餘可能是短暫的,

雖然預計 2001 年的支出將高於 2000 年,但 2000-04 年的總支出實際上預計會下降。第七個五年計劃(2000-04 年)要求支出不超過 2000 億美元,低於前 5 年的 2580 億美元。

沙特政府已表達了對分散經濟和增加私營部門參與的興趣。儘管已經考慮了一些私有化計劃,但政府尚未放棄對大多數主要行業的控制。電信和電力公司私有化的計劃已經停滯,沙特阿拉伯國有航空公司的私有化計劃也停滯不前。

隨著沙特阿拉伯試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私有化努力可能會重振旗鼓,這是一個為國際貿易慣例制定標準並仲裁成員國之間爭端的國際監管機構。(世貿組織認為,自由市場、基於規則的經濟比國有經濟更透明,並認為它們更適合加入世貿組織。)加入世貿組織將迫使沙特阿拉伯進一步開放其經濟,並將其經濟政策置於國際審查,剝奪了沙特政策制定者一定程度的自由。但一旦沙特阿拉伯被 WTO 接納,它將獲得保護,不會被其他成員任意排除其進口產品,大多數沙特官員都認為這種權衡是有利的。為了加入該組織,沙特必須採取的措施包括取消保護主義貿易壁壘、降低進口關稅以及向外國開放關鍵服務部門——所有這些政策都會取消對當地生產商的競爭保護. 沙特阿拉伯還必須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這些措施可能會改善沙特阿拉伯的投資環境,為更多的外匯流入和更少的匯款流出鋪平道路。沙特阿拉伯還必須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這些措施可能會改善沙特阿拉伯的投資環境,為更多的外匯流入和更少的匯款流出鋪平道路。沙特阿拉伯還必須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這些措施可能會改善沙特阿拉伯的投資環境,為更多的外匯流入和更少的匯款流出鋪平道路。

沙特阿拉伯的許多工人來自其他國家,他們將大部分收入寄回國內。這些工人的匯款每年約為 160 億美元。向私營部門開放更多的外國參與——例如,允許非沙特人購買房屋並投資於當地公司——可以提供一種將更多資本留在當地市場的手段。

政府結構

沙特阿拉伯是一個絕對君主制國家,國王基本上是通過法令來統治的。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司法結構完全不存在,或者國王的權力是無限的。《基本法》是沙特人擁有的最接近成文憲法的東西,於 1992 年推出,與伊斯蘭教法結合使用,在此之前,伊斯蘭教法的規定一直是法律準則的唯一來源。《基本法》和國王的法令都不是為了違反伊斯蘭教法。

Mutawaa’in 或宗教警察組成了防止罪惡和促進美德委員會。這個半自治團體強制遵守伊斯蘭習俗。眾所周知,Mutawaa’in 的虐待行為時有發生,尤其是在對待沙特阿拉伯的什葉派少數群體時。

部長會議成立於 1953 年,擁有行政和立法權,但其任何決定都可以被國王否決。議會由國王任命,主要由皇室成員組成。還有一個諮詢委員會,成立於 1993 年。其成員也由國王任命。該委員會最初由 60 名成員組成,1997 年擴大到 90 名成員。該委員會由部落首領、政府官員和受過教育的精英組成,對國王起到諮詢作用,沒有管理權。沙特阿拉伯的 13 個地區中的每一個都有自己的議會以及由國王任命的地區州長。

稅收

沙特阿拉伯的稅收制度非常有限,因為它主要依靠石油收入、關稅和許可費來產生政府收入。沙特國民不繳納所得稅或財產稅,而是繳納所謂的天課,即每年對個人淨財富的 2.5% 評估。來自天課徵收的收入有助於支付社會服務,例如醫療保健和教育。在沙特阿拉伯的外國公司和自營職業的外國人沒有義務支付天課,但另一方面,他們需要繳納所得稅,從收入低於 26,667 美元的 25% 到收入超過 266,667 美元的 45% 不等。

沙特阿拉伯還對進口商品徵收 12% 至 20% 的關稅。為了加入世貿組織,政府必須將這些關稅降至最高 7.5%。

行業

由於石油儲量豐富、生產成本低、分銷水平高,石油工業是沙特經濟中最具活力的部門,為該國提供了大部分資本。石油收入每年佔沙特國內生產總值的 35% 至 40%。

截至 2001 年,沙特阿拉伯已探明的石油儲量超過 2630 億桶,約佔世界已知石油供應量的四分之一。假設生產率保持在 2000 年的水平,沙特阿拉伯的儲量將持續約 87.5 年。然而,未來很可能會發現更多儲量,從而擴大該行業的生存能力。截至 2001 年,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

由於生產成本低,沙特石油的銷售利潤很高。沙特阿拉伯豐富的石油及其靠近地球表面的位置使其易於找到且開採成本低廉。據沙特石油部長 Ali bin Ibrahim al-Nuaimi 稱,沙特生產一桶石油的成本約為 1.5 美元,而世界其他地方的平均成本為 5 美元/桶。發現成本也很低——每桶約 10 美分,而全球平均水平為 4 美元/桶。在過去 20 年發現的 4000 億桶可採石油中,約有四分之一是在沙特阿拉伯發現的。沙特阿拉伯的低發現成本和高產量對外國石油公司非常有吸引力,它們與沙特政府合作開採石油並將其運送到世界市場。

大部分沙特石油產自東部省利雅得附近的油田,其中最大的油田是加瓦爾、薩法尼亞、阿布蓋克和貝里。擁有 700 億桶石油的加瓦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僅這 4 個油田就佔了沙特近一半的儲量和 85% 的產能。“中性區”——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共有的土地——的油田含有約 50 億桶石油。

沙特阿拉伯通過油輪出口其大部分石油。波斯灣沿岸每天裝載的油輪的滿載能力為每天 1400 萬桶 (b/d)。另一條主要配送路線是通過 1,200 公里(746 英里)的跨阿拉伯管道連接利雅得附近的 Abqaiq 油田和紅海的延布。該管道的產能為 500 萬桶/天。大部分抵達延布的石油都被裝上油輪運出紅海。部分石油繼續通過 Sumed 管道輸送到埃及地中海沿岸的 Sidi Krier。

截至 2000 年,沙特阿拉伯最近開發的油田是位於 Empty Quarter 的 Shaybah 油田,其儲量高達 70 億桶。空曠地帶是覆蓋半島東南部的嚴酷沙漠地區。空曠地區的沙丘平均高度為 600 英尺。在夏季,白天溫度達到 122 華氏度,然後在夜間驟降至 32 度。由於惡劣的氣候和地形,空曠區的大部分地區仍未開發。該油田於 1999 年在一條 635 公里(395 英里)長的管道建成後投入使用,該管道將其與 Abqaiq 的配送點相連。

沙特阿拉伯幾乎所有的石油生產都由國有的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控制。雖然外國公司簽訂了建設基礎設施和安裝設備的合同,但沙特政府保留了這些設施的所有權。

沙特阿拉伯在策劃 1973-74 年對美國的石油禁運方面發揮了主導作用。隨之而來的油價上漲不足以抵消銷售損失,促使沙特軟化立場並恢復在西方的業務。在接下來的 25 年裡,沙特阿拉伯和美國之間形成了穩定的伙伴關係,美國保證沙特的安全,以換取不間斷的石油供應。沙特阿拉伯現在通常只支持適度的價格上漲,因為它意識到通過確保石油與其他形式的能源保持競爭力來保持需求穩定符合該國的長期利益。在 712 萬總勞動力中,有 127,000 人受僱於石油和採礦業。

該王國還計劃擴大天然氣生產,該項目將涉及許多外國公司的參與。1991年,沙特阿拉伯的天然氣儲量估計為6.1萬億立方米,約佔世界總儲量的3.9%。雖然大部分天然氣是作為原油生產的衍生物獲得的,但非石油相關的儲層被認為是豐富的。未來幾年,政府將重點關注從這些儲層開採天然氣,因為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生產配額限制了石油伴生氣的使用。據估計,該倡議下的新外國投資總額可能達到數百億美元,超過該國目前的外國投資總額。

非石油開採

沙特阿拉伯是一個礦產豐富的國家。已知存在大量金、銀、鐵礦石、銅、鋁土礦、煤、鎢、磷酸鹽、鉛、鋅和鈾礦,但尚未充分開發。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各不相同。一方面,該王國對石油的專注導致它忽視了其他形式的採礦。此外,礦床位於偏遠地區,缺乏道路和水資源,難以開採。儘管如此,政府仍將非石油開採視為一個潛在的利潤豐厚的行業,這可能有助於重新定位經濟,使其擺脫對石油的依賴。因此,儘管困難重重,政府還是決定繼續努力開發該國的礦產資源。政府與私營部門合作,希望看到非石油採礦業平均增長 8 倍。

新成立的沙特阿拉伯礦業公司 (Maadin) 是政府計劃的核心。這家國有公司與私營公司合作,接管了政府的主要採礦業務,以提高效率和增加產量。Maadin 已經活躍在 Mahd al-Dahab 礦場,每年可生產超過 100,000 盎司的黃金。2001 年,計劃獲准在阿西爾省的 Al Hajjar 開始運營,預計年產量為 55,000 盎司黃金。預計對磷酸鹽開采的重新興趣也將對該國的經濟產生影響。如果王國北部和中部的礦床能夠切實清除,則可能會在朱拜勒建造一座新的大型加工廠,以提煉高水平的產量。

Maadin 還參與了利雅得附近的鋅礦開採,那裡的結果很有希望。為了刺激行業的增長,政府可能會在 2001 年下半年進一步放鬆對採礦業的管制。

製造業

沙特政府為了實現經濟多元化和增加就業機會,鼓勵了非石油工業部門的增長。然而,結果是有限的。在 1990 年代後半期,頒發的許可證數量和建立的行業沒有顯著增長。在此期間,該部門對 GDP 的貢獻穩定在 15% 左右。

儘管幾個世紀以來沙特阿拉伯已經存在一個非正式的製造基地(涉及生產紡織品、肥皂和家具等各種物品),但這些小型私營工業對 GDP 的貢獻相對較小,政府也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促進他們的發展。政府主要關注重工業(石化、化肥和鋼鐵)的增長,以刺激經濟。

建造

沙特石油工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快節奏的城市發展和不斷擴大的基礎設施。因此,建築業是非石油經濟中較為活躍的部門之一。1998 年,它為 16% 的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1999 年佔 GDP 的近 9%。

儘管建築業對經濟很重要,但 1990 年代該行業的增長緩慢,平均僅為 1.5%。這部分是由於在 1980 年代完成了一些重大項目後基礎設施工作的下降。然而,隨著城市發展步伐再次加快,2001 年行業前景看好。2000 年,政府頒發了 27,000 多份工作許可證,今年前 9 個月,授予的合同數量增加了 49%。活動的增加將水泥的銷售額推高了 6%。

服務

旅遊

沙特阿拉伯政府希望利用其紅海海岸線、未受破壞的沙漠景觀和大量考古遺址,表示有興趣擴大該國的旅遊業。然而,由於該國僵化的社會結構和對外部影響的恐懼,這項任務可能會變得複雜。遊客在沙特阿拉伯幾乎沒有行動自由。所有旅遊活動都由負責運送遊客往返景點的讚助商或導遊控制。預計局外人將遵守沙特的公約。例如,西方女性被要求遵守該國保守的著裝規範,無論何時在公共場合都要遮住頭部、手臂和腿部。不允許穿女性褲子,也不允許女性開車。此外,未婚夫婦不得入住同一間酒店客房。有報導稱,沙特公民騷擾或毆打不遵守沙特行為規範的外國人。這些限制性的社會規則可能會讓一些西方遊客感到反感。儘管如此,該國正在採取措施增加每年的遊客人數。

最近批准了向外國人發放旅遊簽證的新指南,使沙特阿拉伯的旅遊公司更容易安排團體旅遊。王國為接待非穆斯林休閒旅客所做的努力始於 1998 年,當時一個旅遊團第一次訪問了該王國。這是一次僅限已婚夫婦和45歲以上女性參加的考古之旅。在國家限制性的社會環境中擴大旅遊業並非易事。儘管如此,政府仍希望在 2000 年至 2004 年間,向外國人發放約 300 萬個旅遊簽證,創造約 26.7 億美元的收入。

目前,沙特王國的大部分旅遊業都來自進行“朝覲”的穆斯林,即前往該國聖地的朝聖活動。所有穆斯林都被指示在他們的生活中至少進行一次朝聖。1999 年,政府開始擴大外國穆斯林的旅行權,允許他們在麥加和麥地那以外的地方冒險。2000年3月,估計有超過100萬外國人和70萬沙特人前往漢志西部地區參觀聖城。

金融服務

十家商業銀行在沙特阿拉伯境內運營。其中七家是與外國銀行按照國際規范運作的合資企業。其他 3 家銀行——國家商業銀行 (NCB)、Al Rajhi 銀行和投資公司和利雅得銀行——是國有的,按照伊斯蘭法律運營。這禁止他們對貸款收取利息。至少在不久的將來,銀行系統的任何擴張似乎都不太可能,因為政府認為目前的銀行數量足以為經濟服務。

沙特阿拉伯有一個可行的場外股票市場,投資者,主要是國內商業銀行,可以交易 75 家沙特公司的股票,高於 1996 年的 70 家公司。交易的股票數量和這些股票的價值在1990 年代後半期,僅 1999 年就增長了 43.6%。2000 年,市場又上漲了 11%,使沙特阿拉伯成為突尼斯以外唯一一個股票市場在當年整體上漲的阿拉伯國家。

沙特阿拉伯股市歷來對非沙特投資者關閉。然而,禁止外國參與的法律在 1997 年進行了修訂,現在允許外國公民在市場上進行交易,儘管規模有限(通常通過投資共同基金)。

 

與沙特阿拉伯相關的首字母縮略詞列表

ARCENT-SA 陸軍中央司令部——沙特阿拉伯
DCSA 達美催化沙特阿拉伯有限公司
DHA 沙特阿拉伯達蘭 – 達蘭國際
IY 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中立區
JED 沙特阿拉伯吉達 – 吉達國際
KSA 沙特阿拉伯王國
MEDICAL 沙特阿拉伯麥地那 – 麥地那王子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阿齊茲
MED 沙特阿拉伯麥地那 – 麥地那王子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阿齊茲
RUH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 – 哈立德國王國際
SA 沙特阿拉伯
SAU 沙特阿拉伯
SAG 沙特阿拉伯政府
SARC 沙特阿拉伯紅新月會
SAAB 沙特阿拉伯農業銀行
SV 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
SVA 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
SABIC 沙特阿拉伯基礎工業公司
SABB 沙特阿拉伯英國銀行
SACM 沙特阿拉伯文化使團
SAFX 沙特阿拉伯金融交易所
SAGIA 沙特阿拉伯投資總局
SAIF 沙特阿拉伯投資基金
SAMA 沙特阿拉伯貨幣局
SANG 沙特阿拉伯國民警衛隊
SAOC 沙特阿拉伯奧委會
SAPL 沙特阿拉伯帕森斯有限公司
SAQC 沙特阿拉伯質量委員會
SAR 沙特阿拉伯里亞爾
SASO 沙特阿拉伯標準組織
TIF 沙特阿拉伯塔伊夫地區機場

最受歡迎的首字母縮寫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