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南非位於非洲大陸的南端。其北部邊界自西向東為鄰國納米比亞、博茨瓦納和津巴布韋;莫桑比克位於東部,小國斯威士蘭也位於東部,幾乎被南非包圍。另一個小國萊索托完全位於南非邊界之內,位於中東部地區。陸地邊界總長 4,750 公里(2,952 英里)。南非的海岸線長 2,954 公里(1,836 英里),西海岸是寒冷的大西洋,東海岸是印度洋。南非共和國的面積約為 1,219,912 平方公里(471,008 平方英里),略小於德克薩斯州的兩倍,或略大於荷蘭、比利時、意大利、法國、和德國合併。比勒陀利亞的首府位於該國東北中部地區。其他主要城市包括沿海的開普敦、伊麗莎白港和德班,以及內陸的約翰內斯堡、索韋托和布隆方丹。
人口
1996 年在南非進行的最後一次官方人口普查顯示人口為 40,582,573 人。2001 年,估計南非的人口已增長到 43,586,097 人。南非的人口可分為以下主要種族群體:非洲人(黑人)、白人、有色人種(早期白人定居者和土著人民的混血後裔)和亞洲人。總的跡像是,非洲人的比例在緩慢上升,而白人的比例在下降。亞洲人和有色人種的比例一直保持不變。1996 年,非洲人佔總人口的 76.6%,白人佔 10.9%,有色人種佔 8.9%,亞洲人佔 2.6%;剩下的 0.9% 代表各種種族。
整個人口的人口增長率很低,只有0.26%。2001 年南非的出生率估計為每千人 21.12 人,出生率估計為每千人 16.77 人。由於艾滋病毒/艾滋病的流行,生育率和死亡率數據可能會發生變化。1990 年代,艾滋病毒/艾滋病在南非的傳播非常迅速。聯合國 (UN) 估計表明,目前每 8 名成年南非人中就有 1 人感染了艾滋病毒。疫情造成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代價。通過影響人口中最俱生產力的年齡組,它阻礙了勞動力供應。
大約 64% 的南非人居住在城市中心,而且這個數字預計還會增長,因為每年都有更多的人搬到城市地區。移民率對市政服務(如衛生、供水、安全、安保以及學校、醫院和娛樂設施)的需求不斷增加。
活力
能源部門對南非經濟至關重要,約佔 GDP 的 15%,僱傭了約 250,000 人。南非的能源基礎以煤炭為主。許多礦床可以以極其優惠的成本開採,因此,大型煤炭開採業得到了發展。事實上,南非是世界第五大煤炭生產國。除了在國內經濟中大量使用煤炭外,還有大量煤炭出口。南非是第二大動力煤出口國。南非每月生產 5,000 至 100 萬噸煤炭。南非約 55% 的煤炭開採是在地下進行的。煤炭行業高度集中,有英格威、安煤、沙索3家公司,佔當地產量的80%。
南非有 1 座核電站在運行。Eskom 核電站 Koeberg 位於西開普省,運行 2 座反應堆,容量為 1,840 兆瓦。1999 年核電佔全國電力供應的 6.87%;其餘部分由化石燃料供應,包括煤炭和石油。
1998 年,南非消耗了大約 210 億升液體燃料。大約 36% 的需求由當地生產的合成燃料(合成燃料)滿足,主要來自煤炭,少量來自天然氣。其餘部分由進口原油在當地提煉的產品來滿足。Sasol 是該國最大的石化公司。除了莫塞爾灣地區有限的天然氣和石油儲量外,該國沒有大量可商業開采的天然氣或原油儲量。除煤氣和液化石油氣外,南非還生產約 1,237,000 噸天然氣和 250,000 噸凝析液體燃料。
南非提供了非洲三分之二的電力,是世界上 4 個最便宜的電力生產國之一。南非約 92% 的電力來自煤炭,發電由公用事業公司 Eskom 主導。它是世界第五大電力公司,裝機容量約為 39,870 兆瓦。總而言之,南非在 1999 年生產了 1869.03 億千瓦時 (kWh) 的電力。
製造業
製成品出口在 1988 年至 1995 年期間經歷了增長。這種增長背後的驅動力包括引入通用出口激勵計劃 (GEIS) 和汽車工業發展計劃的連續階段;蘭特的實際貶值;1985 年後國內市場因經濟衰退而導致生產能力過剩;隨著 1990 年代初期制裁的消退,國際市場的開放。從 1995 年到 2005 年,製造業子集團實際產出的平均年增長率預計在煙草製品和皮革製品的 0.5% 到塑料製品的 7.5% 之間變化。其他具有良好增長潛力的行業是工業化學品、橡膠製品和造紙。
基礎鋼鐵工業在南非製造業中相對重要。全球鋼鐵行業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前所未有的增長和繁榮機會,共同點是私有化和自由市場焦點。已經私有化的南非鋼鐵業將不得不將自己定位於在全球鋼鐵經濟中競爭,並為日益細分的市場提供商品。可能性是與海外生產商的聯繫和更大的專業化,這將帶來更多的鋼鐵產品出口和進口。
服務
旅遊
在國家經濟和政治轉型的背景下,旅遊業已被政府、企業和勞工視為就業增長、財富創造和經濟賦權的關鍵驅動力之一。經過多年的孤立,南非已成為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
有一些對南非有利的主要優勢可以促進旅遊業的進一步增長。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包括開普敦的維多利亞和阿爾弗雷德海濱、開普角、桌山、西開普的葡萄酒產區以及眾多其他景點。南非吸引的遊客比非洲任何其他國家都多。該國的風景秀麗和野生動物仍然是國際遊客最大的吸引力。旅遊業是南非第四大產業,支持著約 1,200 家酒店、2,000 家賓館和 8,000 家餐廳。1998 年 1 月至 8 月期間,有 871,414 名外國遊客到訪南非。1998 年,經濟狀況,特別是蘭特貶值,使南非成為世界上最便宜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根據 1998 年 9 月發布的一份關於旅遊業對南非經濟的直接和間接影響的報告,旅遊業為超過 737,600 人提供了就業機會。據估計,到 2010 年,這一數字可能會增加到 125 萬。
南非旅遊業增長最快的部分是生態旅遊(生態旅遊),其中包括自然攝影、觀鳥、植物研究、浮潛、遠足和登山。鄉村旅遊越來越受歡迎,遊客希望在全國許多鄉村體驗南非。
目前旅遊業對 GDP 的貢獻率約為 5%,而國際標準為 8% 至 9%,因此國際旅遊業顯著增長的潛力及其對 GDP 的貢獻是巨大的。
金融服務
南非擁有完善的金融體系。管理金融部門的立法已得到精簡,以符合國際規範,並規定將主要外國金融機構引入當地市場。南非銀行業目前有 55 家銀行,其中包括 12 家外國銀行分行,4 家互助銀行在銀行註冊處註冊。此外,還有 60 家外國銀行在南非設有授權代表處。幾個主要集團主導著南非銀行業:ABSA Group Limited、Standard Bank Investment Corporation Limited、First National Bank Holdings Limited 和 Nedcor Limited。這些集團在所有 9 個省都擁有廣泛的分支機構網絡,共同持有銀行業總資產的 70%。
主要銀行為個人和企業客戶提供廣泛的服務。強調全能銀行業務而非孤立服務的單一關係銀行業務變得越來越重要。然而,有幾家銀行專門提供商業銀行服務、證券承銷或其他利基領域的服務。
1998年12月31日,55家註冊銀行機構共有職工123,272人。他們的辦事處(包括分支機構和代理機構)總計 3,251 個,即每 13,000 名居民中約有 1 個辦事處。如果包括郵政銀行提供服務的 2,442 個郵局,則全國約有 5,693 個郵局提供銀行服務,或每 7,500 名居民有 1 個地點提供銀行服務。
幾家新銀行已經註冊,銀行之間以及銀行與其他金融服務提供商之間的競爭加劇。結果,銀行部門持有的資產迅速擴大,從 1980 年的 390 億蘭特增加到 1998 年 12 月的 6540 億蘭特。
約翰內斯堡證券交易所 (JSE) 成立於 1887 年,自 1963 年以來一直是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的成員,按市值計算,它是全球第十大證券交易所。南非期貨交易所 (SAFEX) 成立於 1990 年,交易股票期貨合約、股票期貨期權和各種其他期貨合約。
項目融資中公私合作領域的增長勢頭以及強大的黑人經濟賦權團體的出現繼續推動該領域的創新和效率。
包括其他服務業的貢獻在內,服務業在 1999 年提供了 65% 的 GDP 並僱用了 45% 的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