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敘利亞,一個中東國家,位於地中海東岸。它的北部與土耳其接壤,東部和東南部與伊拉克接壤,南部與約旦接壤,西南與黎巴嫩和以色列接壤。敘利亞面積為 185,180 平方公里(71,500 平方英里),包括 1967 年以色列在六日戰爭中佔領的戈蘭高地 1,295 平方公里(500 平方英里)的領土。邊界為 2,253 公里(1,400 英里)長度,海岸線長 193 公里(120 英里)。敘利亞佔領的面積比北達科他州略大。首都大馬士革位於敘利亞西南部的巴拉達河畔。其他主要城市拉塔基亞和阿勒頗分別位於敘利亞西部和北部的地中海沿岸。
人口
2000 年 7 月,敘利亞人口估計為 16,305,659 人,比 1990 年的 12,116,000 人口增加了 3.4%。此外,以色列控制的戈蘭高地約有38200人(不包括近20000名以色列定居者)。敘利亞是世界上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然而,在過去十年中,敘利亞的人口增長率從 1990 年的 3.30% 逐漸下降到 2000 年的約 2.58%。儘管增長率穩步下降,但預計到 2010 年人口將達到 2090 萬。
敘利亞人沿著深刻的種族和宗派(按政治、語言和宗教劃分的群體)分裂。阿拉伯人占主要民族的 90.3%,而庫爾德人、亞美尼亞人、土庫曼人和亞述人等其他少數民族佔人口的 9.7%。教派分裂包括遜尼派穆斯林(約 74%)、阿拉維派(極端什葉派教派)、德魯茲(中東秘密教派和教義,結合了不同的伊斯蘭、猶太教和基督教元素)和其他穆斯林教派(約 16% )。敘利亞的基督徒人口很少(大約 10%),猶太人只有幾千人。
敘利亞的人口絕大多數是年輕人,其中 41% 的人年齡在 15 歲以下,只有 3% 的人年齡超過 65 歲。過去十年,城鄉人口比例發生了逆轉,城市人口以 4.1% 的速度增長從 1988 年的 49.4% 上升到 1998 年的 53.5%。正因如此,大馬士革、拉塔基亞、阿勒頗等大城市已成為國內農村移民的主要場所。
行業
1997 年,敘利亞工業部門貢獻了 22% 的國內生產總值,1996 年貢獻了 20% 的勞動力。國有組織主導著重工業。採礦和採石業(主要是石油)約佔工業總產值的 28%,其次是農業食品和化學工業。紡織和服裝行業緊隨其後,約佔工業產值的 12%。
礦業
石油是敘利亞的主要礦產品。大部分石油來自該國東北部的油田。磷酸鹽岩是另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用於製造肥料的磷酸鹽在敘利亞中部的巴爾米拉地區開採。主要的石灰石採石場位於大馬士革的北部和西部,靠近阿勒頗市。Marl 用於水泥行業,在大馬士革、阿勒頗和拉斯坦附近有採石場。適合製造玻璃的砂岩產於巴爾米拉山脈。該國的其他礦產品包括瀝青、石膏、天然氣和食鹽。
油
敘利亞的大部分油田位於幼發拉底河地塹,橫跨該國東北部地區。1980 年代中期發現的大型原油田提高了石油在敘利亞經濟中的作用。此後,產量迅速擴大,在 1996 年達到每天 604,000 桶的峰值。近年來產量一直在下降,因為 1960 年代發現的許多油田已經成熟。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截至2000年,敘利亞的石油產量約為每天52萬桶,其中每天出口約32.5萬桶,約占出口收入的65%。由於敘利亞老舊、小而分散的油田,EIU 國別報告聲稱敘利亞石油產量的下降將在 2001 年繼續,大多數觀察家都同意這種下降將持續多年。
1980 年代末和 1990 年代初的密集開採使石油產量迅速上升,推動了經濟增長,但也付出了代價。由於地下水滲入水庫和水庫壓力下降,油田遭到破壞,需要注入項目來維持壓力。此外,嚴厲的政府條款導致許多外國石油公司離開該國。投資者抱怨敘利亞石油行業勘探和開發的限制性條款。事實上,國際觀察家預測,隨著產量下降和國內消費增加,敘利亞將在幾年內恢復成為石油淨進口國,除非很快找到新的、大量且在財務上可行的儲備。敘利亞出口敘利亞輕質原油,這是一種由代爾祖爾和阿什沙姆油田生產的輕質和低硫原油的混合物。該國還出口燃料油和其他產品。敘利亞是 OAPEC(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但不是 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
1980 年代的石油開採吸引了國際社會對敘利亞石油部門的興趣,並成立了幾個財團(為承擔超出任何成員資源的企業而成立的公司)。Agip、Bay Oil、Chevron、Conoco、Marc Rich、Shell、Elf、Total 和 Veba 等公司是該行業最知名的公司。其中最大的是由 Pecten、Shell 和 Deminex 組成的殼牌財團。1985 年,殼牌財團與敘利亞石油公司 (SPC) 成立了合資企業,成立了 Al-Furat 石油公司。這家合資企業生產了敘利亞約三分之二的石油產量。所有敘利亞石油,包括外國公司生產的石油,都由國有營銷公司 Sytrol 每月銷售。自 1994 年 1 月以來,Sytrol 在其定期合同中有一項條款,禁止客戶在未經 Sytrol 書面許可的情況下轉售敘利亞原油。這是為了遏制敘利亞原油的現貨交易,尤其是對以色列的銷售。1991 年在該國運營的 14 家公司中,勘探、開發的不利合同條款和糟糕的勘探結果只剩下 3 家(Elf、Shell 和 Deminex)。
敘利亞的兩個煉油廠位於巴尼亞斯和霍姆斯。2001 年,這些煉油廠的總產量為每天 242,140 桶。敘利亞正計劃在代爾祖爾建造第三座煉油廠,初始產能為每天 60,000 桶,向該國東部地區供應產品。該國的主要石油出口碼頭位於地中海的巴尼亞斯和塔爾圖斯,在拉塔基亞有一個小型油輪碼頭。Tartous 通過管道連接到 Banias 碼頭。敘利亞石油運輸公司 (SCOT) 經營所有 3 個碼頭,並負責敘利亞的管道。
氣體
敘利亞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估計為 8.5 萬億立方英尺 (Tcf)。這些儲量中的大部分(73%)歸 SPC 所有,包括巴爾米拉地區約 3.6 Tcf,al-Furat 油田 1.6 Tcf,Suwaidiyah 1.2 Tcf,Jibsah 0.8 Tcf,代爾祖爾 0.7 Tcf,以及其餘在 al-Hol、al-Ghona 和 Marqada。1998 年,敘利亞生產了約 2080 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比過去十年增加了 5 倍。作為在發電中用天然氣替代石油以釋放盡可能多的石油用於出口的戰略的一部分,敘利亞計劃在未來幾年進一步增加這種產量。根據EIU 國家報告2000 年,敘利亞每天生產約 4.6 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但隨著新天然氣資源的開採,到 2005 年,這一數字將幾乎翻一番,達到每天 8.5 億立方英尺。
SPC一直致力於通過幾個項目增加敘利亞的天然氣產量。敘利亞中部的巴爾米拉地區是這項活動的主要地點,包括開發 Al Arak 氣田,該氣田於 1995 年底投產。1997 年 10 月,敘利亞政府宣布發現了一個新的大型氣田在巴爾米拉地區的阿比拉巴地區。天然氣行業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天然氣在該國東北地區的位置,而人口中心在西南部。據 EIU 報導,2000 年 7 月,荷蘭公司 A Halk Pijpleidingen 獲得了一項合同,在巴爾米拉地區新開發的氣田建設一條價值 4600 萬美元的管道,以緩解這種差距。阿勒頗市。這條 124 英里長的管道將用於為該市一個 1,000 兆瓦發電站供應天然氣,該發電站由日本三菱重工建造。正在衡量建設一條從霍姆斯到地中海港口巴尼亞斯的天然氣管道的投標。
鑑於敘利亞的氣田規模較小,大多數大型石油公司對這個市場幾乎沒有興趣,因為他們必須駕馭複雜的政府官僚機構。唯一的例外是康菲石油公司,它是唯一一家在敘利亞經營的美國石油公司。另一個是法國的精靈,1998 年 11 月,敘利亞石油公司與他簽署了一項價值 4.3 億美元的服務協議,以利用代爾祖爾油田的伴生氣。Elf 和 Conoco 各持有該項目 50% 的權益,Conoco 是主要運營商。2000 年 3 月,這兩家公司授予總部位於休斯頓的 Kvaerner ENC 一份價值 1.6 億美元的合同,為該項目設計、採購和建造基礎設施。Deir ez-Zour 天然氣開發工作將包括建設一個集氣系統和加工廠,以及一條 155 英里長的管道,該管道將把該系統連接到服務敘利亞西部的巴爾米拉附近的國家電網。2001 年底建成後,22 個氣田的天然氣產量應達到每天 2.8 億立方英尺。根據EIU 國別報告稱,敘利亞計劃通過一條 107 英里長的管道向黎巴嫩供應每天 300 萬立方米的天然氣,這條管道將從敘利亞霍姆斯市通往黎巴嫩北部。Elf 宣布,它還在考慮加入耗資 1.75 億美元的管道項目,該項目將為黎巴嫩的發電站提供來自敘利亞的天然氣。
製造業
製造業約佔敘利亞產值的 6%。主要工業有水泥、玻璃、食品加工、鋼鐵、皮革製品、銅器、化肥和紡織。棉織物、羊毛和尼龍是敘利亞最重要的製造品。紡織工業在阿勒頗、大馬士革、霍姆斯和哈馬。Latakia 生產天然絲綢。技術工程行業(其中大部分位於大馬士革)積極生產水泥、玻璃板、瓶子、器皿、藥品、膠合板和電池。食品加工業生產鹽、植物油、棉餅、水果和蔬菜罐頭、煙草和各種乳製品。1998 年,製成品佔敘利亞出口總額的 10%,
敘利亞製造業在 1960 年代大幅增長。政府通過提高進口消費品關稅和為國內產業提供免稅和信貸來鼓勵工業化。因此,大多數傳統手工製品(綾鋼、刀劍、黃銅和銅製品、木版畫、金銀飾品、珍珠母鑲嵌、絲綢織錦)在引入工業加工後急劇減少。私營部門參與製造業在 1990 年代開始騰飛,工業私營部門的總資本投資從 1991 年的 2.73 億美元增長到 1995 年的 7.35 億美元。在製造業的 110 萬工人中,超過 75% 現在是受僱於私營部門或混合部門。
服務
旅遊
敘利亞豐富的歷史吸引了大量遊客。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文物、十字軍的城堡以及許多其他不同的歷史遺跡吸引著世界旅行者。聯合國教育、科學和文化組織已宣布大馬士革和阿勒頗為世界遺產,因為這些遺址可以追溯到文明的早期發展,遠早於希臘和羅馬帝國。
擁有如此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地中海海岸線,敘利亞的旅遊業顯示出巨大的潛力,每年訪問該國的遊客人數都在增加。自 1990-91 年海灣戰爭以來,平均每年約有 900,000 名遊客訪問敘利亞。但 1996 年之後的地區不穩定阻礙了旅遊業,旅遊者從 1998 年的 250 萬下降到 1999 年的 400,000 人就是明證。與此同時,旅遊收入從 1998 年的 13 億美元下降到 1999 年的 7.12 億美元。阿拉伯越來越多的遊客繼續訪問敘利亞,享受該部門提供的改善後的奢侈品。根據EIU 國家報告,豪華市場的容量約為五星級酒店的 8,000 張床位,2000 年夏季的入住率估計為 80%。
旅遊業存在許多問題,包括缺乏國際層面的營銷活動,飛往敘利亞的航空公司數量少,以及缺乏國家協調的旅遊業發展政策。公共和私營部門之間的模糊劃分以及不存在大型旅遊娛樂和文化活動中心是抑制增長的其他主要弱點。旅遊業面臨的最重要挑戰是在這一重要經濟部門缺乏大筆投資。為了鼓勵私營部門和外國對敘利亞旅遊項目的投資,自 1986 年以來,政府做出了幾項積極的決定。激勵措施包括對所有以旅遊為基礎的項目免稅。建設旅遊設施所需的所有進口,如果這些進口不超過總投資的 50%,則免稅。還有 7 年的公司免稅期,之後按正常稅率的 50% 繳納稅款。
金融服務
自 1960 年代國有化以來,敘利亞的金融體系一直由國家管理。銀行職能旨在滿足公共部門的財務需求。由於對私營部門的貸款是未知的,私營企業必須用現金或通過外部貸款為項目融資。敘利亞中央銀行和敘利亞商業銀行是 5 家從事硬通貨交易的國有銀行中的 2 家。雖然以前只允許外國人在敘利亞商業銀行開立外幣賬戶,但從 1996 年 9 月開始,政府允許敘利亞人在政府銀行存放外幣,但不透露外幣的來源,併計劃允許公民持有外幣貨幣。新決定取消了舊貨幣法中阻止敘利亞人進行硬通貨交易的規定。新法令允許將硬通貨轉移到國外,前提是用於教育費用、書籍支付、醫療、報紙訂閱和其他非商業交易。以官方匯率以外的匯率兌換貨幣仍然是非法的,所有進出該國的轉賬都必須申報。
EIU 報告稱,當前的銀行體系迫切需要改革。該系統因效率低下且僅提供基本服務而受到商界領袖的批評。例如,敘利亞沒有自動取款機、支票或信用卡。如果不使用政黨或政府關係或傳統的讚助關係(一種關係系統,政府或任何其他宗派、部落霸權權威將資源分配給其支持者作為獎勵,則很難獲得商業貸款)。敘利亞新政府承認金融體系改革的必要性,這些新舉措表明正在取得進展。隨著中央銀行和其他商業銀行的計算機化,一些現代化工作已經開始。
政府還宣布首次允許外國銀行在敘利亞開設分行。擁有至少 1100 萬美元資本的銀行將被允許在該國的自由區(貨物可以在沒有海關當局干預的情況下登陸、處理、製造、重新配置和再出口的區域)經營,以資助商業和工業活動。2000 年 8 月,3 家黎巴嫩銀行獲得了執照,而一些非阿拉伯國際銀行表示希望進入完整的國際市場,而不是局限於小型自由區。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估計,如果敘利亞允許設立私人銀行、開放股票市場、統一匯率,敘利亞將獲得80億美元的外國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