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土耳其是一個獨特的半島,橫跨兩大洲。位於歐洲東南部和亞洲西南部,其 97% 的面積佔據安納托利亞半島,該半島位於該國北部海岸的黑海和南部的地中海之間,亞洲和歐洲大陸在此交匯。該國剩餘的 3% 位於愛琴海以北的巴爾幹半島東南部的色雷斯地區。土耳其面積 780,580 平方公里(301,382 平方英里),海岸線總長 8,430 公里(5,238 英里),與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保加利亞、格魯吉亞、希臘、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接壤。該國地理位置優越,因為它控制著由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組成的土耳其海峽,連接黑海和西海岸的愛琴海。相比之下,土耳其略大於德克薩斯州。首都安卡拉位於安納托利亞的西北中心。
人口
2000 年 7 月,土耳其目前的人口估計為 65,666,677 人。1990年至2000年,人口年均增長率為1.27%,總生育率為每名婦女生育2.16個孩子。世界銀行預計土耳其的人口到 2025 年將達到 9100 萬。自 1986 年以來,該國一直積極推動人口控制,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 1923 年共和國成立後的大約 40 年裡,政府實際上鼓勵了人口增長。
土耳其人口非常年輕,只有 6% 的人年齡在 65 歲及以上,65% 的人年齡在 15 至 65 歲之間。1995 年,大約 67% 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區。到 1999 年,城市居民佔總人口的比例增加到 75.3%。其中大約 20% 的人居住在伊斯坦布爾,使其成為該國人口最多的城市。
土耳其人佔人口的近 80%,庫爾德人佔 20%。其餘人口由少數阿拉伯人、高加索人、希臘人、亞美尼亞人和猶太人組成。土耳其人是一個多元化的民族,他們在方言、習俗和觀點上彼此不同。三個主要群體是安納托利亞土耳其人,他們在安納托利亞中部高原生活了幾個世紀;魯梅利亞土耳其人,他們最初主要是來自巴爾幹奧斯曼帝國領土的移民;和中亞土耳其人,他們是來自高加索地區、俄羅斯南部和中亞的說突厥語的移民的後裔。土耳其是唯一一個在世俗憲法和民主政府下運作的穆斯林占多數(99.8%)的國家。
紡織品和服裝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的工業擴張催生了土耳其的現代紡織工業。目前,它是土耳其經濟中最重要的部門之一,佔 GDP 的 10%、勞動力的 20% 和製造業總產值的 40%。該部門是該國最大的部門,也是最大的出口供應商。今天,土耳其在國際市場上極具競爭力,1998年在世界服裝出口中排名第六。
土耳其是棉花的主要種植國,這對紡織和服裝行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優勢。由於原材料的容易獲得,土耳其的紡紗和織造業得到了顯著發展,在紡織工業的所有子行業中創造了一體化和多樣化的生產。在棉紡方面,土耳其的裝機容量相當於整個歐盟的33%左右。1999年棉花及棉紡織產品出口額為7.77億美元,主要出口目的地為歐盟國家和美國。
除了以棉花為基礎的紡織業外,土耳其在羊毛紡織品和人造纖維方面也表現出色。它是世界第三大馬海毛生產商和第六大合成纖維生產商。1999年,羊毛或毛紡織產品出口額為1.07億美元,化學纖維工業為11億美元。
土耳其家紡行業也一直是世界市場上的強大競爭對手。土耳其毛巾和浴袍主要在西部城市代尼茲利和布爾薩生產,質量享譽全球,1999 年家用紡織品部門佔土耳其出口總額的 3.2%,帶來 8.59 億美元。
服裝行業多年來保持穩定增長,如今已成為最重要的製造業之一。1999年,服裝產量22.3萬噸,出口創匯62億美元,佔土耳其出口總額的23%。服裝出口的主要市場再次是歐盟和美國。歐盟佔所有服裝出口的 71%,德國以 38% 的出口總額領先所有歐洲國家。服裝製造商分佈在該國的西部和南部,其中大部分位於伊斯坦布爾。
鐵和鋼
鋼鐵工業的基礎是在 1930 年代後期建立的第一家綜合鋼廠(以鐵礦石和焦炭為原料生產鐵水的鋼廠,經過進一步加工生產1939 年完成的鋼鐵產品)。目前,有 3 家綜合鋼廠:最近私有化的 KDCI(黑海地區卡拉布克)工廠和 2 家公共部門工廠 Erdemir(黑海地區 Eregli)和 Isdemir(伊斯肯德倫,東地中海地區)。隨著 1980 年的改革,私營部門投資加速,並建立了幾家私營電弧爐(用含鐵廢料生產鋼鐵的低產能小型工廠)。今天,有 17 座電弧爐 (EAF),其中只有 1 座是國有的。
自 1980 年以來,土耳其鋼鐵工業一直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工業之一。1999年,土耳其粗鋼產量增至1430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1.9%。
土耳其目前在全球66個煉鋼國中排名第17位,在歐洲排名第5位。1999年鋼鐵產品出口到149個國家,前6位的買家是意大利、以色列、英國(UK)、美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希臘。1999 年的出口總額為 21 億美元,鋼鐵工業是該國第二大出口部門,僅次於紡織品和服裝。
化學品
自共和國成立之初,土耳其就一直在生產化學品。雖然它不是一個高飛的行業,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表現出緩慢但穩步的改善。目前,它是該國價值最大的產業之一,是第四大出口行業,佔土耳其出口總額的 6.6%,價值 17 億美元。主要化學品出口為塑料原料和塑料製品,其次是橡膠和橡膠製品。土耳其有 6,000 家製造化學品的公司,其中最著名的是 Petkim,這是一家成立於 1965 年的國有石化公司,供應約 40% 的國內市場。Petkim 的 2 個主要建築群位於科賈埃利(馬爾馬拉地區)和伊茲密爾(愛琴海地區)。除了伊茲密爾和科賈埃利,大多數私營部門公司位於伊斯坦布爾、安卡拉和阿達納。土耳其生產的初級化學品包括硼產品、苛性鈉、氯、工業化學品和磷酸鈉。
水泥
與歐洲其他國家相比,土耳其是水泥行業的後來者。然而,隨著投資加速和一系列結構性改革,如 1984 年取消政府定價做法和 1989 年該行業私有化,土耳其在該領域已實現自給自足。如今,土耳其有 51 家水泥廠,都是私營公司。到 2001 年,該國是世界第八大水泥生產國,佔世界市場份額的 2.5%,是歐洲最大的水泥生產國。1999年,土耳其生產了3810萬噸水泥。其中3470萬噸銷往國內市場,其餘出口。土耳其水泥的主要市場是美國、西班牙、以色列、埃及和法國。
建造
在土耳其共和國成立之初,國內建築業並不存在,幾乎所有建築都是由外國公司完成的。該部門在共和國成立後的 50 多年裡穩步發展。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初期,土耳其建築業經歷了一段國際擴張時期,土耳其公司在中東產油國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該行業因兩伊戰爭而收縮,但國內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使其能夠度過難關。蘇聯的解體標誌著土耳其建築業新時代的開始,並導致土耳其建築公司在俄羅斯和中亞擴散。如今,建築業約佔國民生產總值 (GNP) 的 6%,土耳其在國際全球承包服務中的份額約為 2-3%。(由於大多數建築是在國外進行的,該行業只對國民生產總值做出貢獻,而不是對 GDP 的貢獻。)在 1990 年代,34% 的建築服務位於俄羅斯聯邦,而利比亞佔另外 15%,其次是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沙特阿拉伯。
礦業
地質複雜,土耳其擁有世界上最豐富和最多樣化的礦藏,數量為 4,400,不包括石油和煤炭。如今,土耳其採礦業生產 53 種礦物,其中 85% 的產量屬於以礦物燃料和金屬礦石生產為主的國有企業。屬於私營部門的 15% 集中在工業礦產。土耳其是硼、鉻鐵礦、大理石、重晶石、菱鎂礦、浮石、長石、天青石和金剛砂的主要生產國。世界三分之二的硼儲量和 40% 的大理石儲量位於土耳其,該國提供了世界金剛砂需求量的 80%。1999 年,礦產品占出口總額的 1.4%,價值 3.53 億美元,低於 1998 年,
服務
1999 年,服務業佔 GDP 的 64%,僱用了超過三分之一的勞動力。旅遊業和銀行業是土耳其的兩個主要服務業。
旅遊
土耳其旅遊業佔 GDP 的近 26%,對土耳其經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該行業進入 1980 年代,每年有 150 萬遊客,全球市場份額為 0.3%。然而,該行業在 1983 年至 1993 年間起飛,年均增長率為 18%,是該時期世界旅遊業增長率最高的。1998年,外國遊客人數達到970萬人次,帶來的收入估計為71億美元。因此,土耳其目前在遊客人數和收入方面均位居世界前 20 名旅遊目的地之列。
儘管有這些統計數據,土耳其仍然是遊客相對未被發現的土地。該國漫長而美麗的海岸線、高山和湖泊以及豐富的歷史、宗教和考古遺址為旅遊業的大規模發展提供了機遇。然而,該行業的增長一直受到問題的困擾,其中主要是蘇聯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的後果、庫爾德恐怖活動以及鄰近地區的經濟問題。此外,該國大部分地區難以進入自然和歷史奇觀,因此需要在交通、廢物管理和基礎設施方面進行大量投資來解決這個問題。自 1980 年代以來,政府已將旅遊業確定為高度優先的行業,並一直在穩步發展該行業,
今天,旅遊業被認為是土耳其經濟的主導產業之一。它為至少 1000 萬土耳其公民創造了就業機會,並提供 563,000 張床位。在愛琴海和地中海沿岸航行的約 990 艘遊艇上可容納近 8,500 張床位。這些由 100 多家遊艇代理機構運營。最多的遊客來自德國、獨聯體國家(獨聯體,前蘇聯)、英國、美國和法國。
金融服務
土耳其金融體係以全能銀行體係為基礎,使商業銀行能夠合法地在所有金融市場開展業務。因此,銀行幾乎在土耳其的貨幣和資本市場開展所有活動,銀行業幾乎已成為土耳其金融體系的代名詞。商業銀行唯一禁止的兩個領域是租賃和商業貨物交易。另一方面,開發銀行和投資銀行可能不接受存款,但可以從事商業銀行禁止的2項活動。不包括土耳其中央銀行,截至 1999 年底,土耳其有 80 家銀行在運營。其中,61 家是商業銀行,19 家是開發和投資銀行。其中七家銀行是國有的。就像他們在德國和日本的同行一樣,主要私人銀行與大型非金融集團有所有權聯繫。大多數國有銀行位於安卡拉,而許多私人銀行則集中在伊斯坦布爾。
在過去十年中,銀行系統經歷了快速的技術變革。據美國商務部稱,在貿易融資、資金業務、電子銀行和信息管理方面,土耳其領先的十家銀行與發達國家的同行一樣成熟。當然,土耳其銀行是歐洲最賺錢的銀行之一,但從長遠來看,這一統計數據可能會產生誤導。鑑於高預算赤字和高通脹,經營重點是短期的,利潤主要來自銀行對短期政府證券和高實際利率的短期貸款的投資。因此,盈利能力並非以貸款為基礎(與發達國家的同行相反),銀行缺乏貸款文化和風險資產管理系統。
土耳其中央銀行負責監管銀行業,以確保銀行滿足流動性要求並負責任地運營。然而,銀行業過去曾因監管不力和會計實務不一致而受到影響。1999 年,銀行業經歷了一場危機,當時 3 家小銀行倒閉。同年,通過了一項新法律,要求建立一個獨立的監管機構,加強經營條件,並賦予監管和製裁權力。預計在更嚴格的監管下,金融業將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