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烏克蘭位於東歐。它與西部的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波蘭接壤;白俄羅斯北部;俄羅斯北部和東部;以及南部的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它還在黑海和亞速海擁有 2,782 公里(1,729 英里)的海岸線。烏克蘭的總邊界長度為 4,558 公里(2,832 英里)。該國總面積為 603,700 平方公里(233,000 平方英里),使烏克蘭的面積與德克薩斯州相當。烏克蘭首都是基輔,位於該國中北部地區,也是烏克蘭最大的城市,擁有260萬人口。
人口
2001 年 7 月,烏克蘭的總人口估計為 48,760,474。最近最顯著的人口趨勢是人口下降。根據 1996 年的人類發展報告(HDR),1994 年烏克蘭的總人口估計為 5170 萬人。因此,自 1994 年以來,人口減少了超過 300 萬人,或超過 5%。據2001年7月測算,人口增長率為-0.78%,出生率為每千人9.31人,死亡率高達每千人16.43人。
2001 年,17.3% 的人口年齡在 15 歲以下,68.57% 的人口年齡在 15 歲至 65 歲之間,14.13% 的人口年齡在 65 歲以上。總人口出生時的預期壽命為 66 歲——男性是 60.62 歲,女性是 71.96 歲。總生育率為 1.29(低於更替水平),嬰兒死亡率為 21.4(每 1000 名出生兒童)。該國生育率低的主要因素是環境污染、飲食不良、廣泛的吸煙和酗酒以及醫療保健的惡化。
烏克蘭人口中的種族分佈是 73% 的烏克蘭人;22% 俄羅斯人;1% 的猶太人;4%是其他族裔。主要宗教團體是莫斯科宗主教區的烏克蘭東正教、基輔宗主教區的烏克蘭東正教、烏克蘭自治東正教、烏克蘭天主教(統一)、新教和猶太教。烏克蘭的官方國語是烏克蘭語,但在 1991 年,《少數民族法》賦予公民個人使用本民族語言的權利,各民族可以建立自己的學校。烏克蘭使用的其他語言是俄語、羅馬尼亞語、波蘭語和匈牙利語。然而,潛在的學生必須通過烏克蘭語測試,這被俄羅斯人視為一種歧視形式。
礦業
烏克蘭擁有豐富的礦藏,包括鐵礦石(它曾經生產了蘇聯總產量的 50%)、錳礦石(在蘇聯時代它生產了世界產量的 40%)、汞、鈦和鎳。
就其儲量範圍和規模而言,烏克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礦產生產國之一。有近 8,000 個獨立的礦床,蘊藏著約 90 種不同的礦物,其中約 20 種具有經濟意義。大約一半的已知礦床正在開發中。烏克蘭煤炭儲量達471億噸。國內年燃料煤需求量約1億噸,其中85%由國內生產滿足。烏克蘭的油氣田分別滿足其石油消耗量的 10% 和天然氣消耗量的 20%。烏克蘭擁有 39.6 萬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儲量,但國內生產僅能滿足該國需求的 20%。鐵礦石(估計為 280 億噸)、錳礦石(30 億噸)、白堊和石灰石(15 億噸)在烏克蘭也很大。1995 年底,國內工業部門遭受持續的能源短缺和能源供應支付債務,總額約為 7.92 億美元。
製造業
獨立後,烏克蘭的製造業穩步下降,從 1990 年佔 GDP 的 36% 下降到 1999 年佔 GDP 的 29%。1994 年,輕工業的產出下降了約 34%,工程下降了 28%。初級生產和半製成品的產量在 1995 年下降。其主要結果之一是近年來烏克蘭工業部門轉向初級生產。初級生產包括電力、石油、天然氣、煤炭和鋼鐵。與 1990 年的 38% 相比,這種生產在 1995 年佔工業總產值的 53%。烏克蘭的製成品因失去前蘇聯市場而遭受巨大損失。在當地,它們普遍的低質量使其容易受到來自歐盟的進口;同時,
自 1994 年以來,烏克蘭的武器出口大幅增加,從 1994 年的 2000 萬美元增加到 1995 年的 1 億多美元,到 1996 年底超過 10 億美元。烏克蘭在以提高其現在增長最快的外彙來源的競爭力。武器貿易的增長是烏克蘭武器成本遠低於西歐或美國武器的結果。
表現不佳的製造業被認為適合外國投資。國內對消費品、耐用品(電器等)和機械,尤其是農業機械的需求不斷增長,鼓勵了對這些行業的投資。
旅遊
自 1991 年獨立以來,儘管經歷了經濟和政治危機,烏克蘭仍成為前蘇聯國家中最穩定、最和平的國家。政策制定者積極歡迎外國投資者、商人和遊客。烏克蘭正在發展成為前蘇聯地區最活躍和最多樣化的旅遊國家之一。這個國家提供了廣泛而豐富的高水平文化、歷史、民族民間傳說和環境旅遊。從戰略上講,烏克蘭緊鄰歐洲和地中海的主要旅遊中心,並通過航空、鐵路和海運路線與它們相連接。烏克蘭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是首都基輔;克里米亞,因其溫暖的氣候和眾多的溫泉而廣受歡迎;
據美國國務院稱,1999 年有近 1100 萬人訪問了烏克蘭(低於 1998 年的 1200 萬人和 1997 年的 1460 萬人)。烏克蘭接待了超過 620 萬外國遊客,使烏克蘭位居世界前 25 名訪問量最大的國家之列。1998 年旅遊業佔 GDP 的份額估計為 8.6%(38 億美元)。僅在克里米亞,旅遊業的收入就佔克里米亞政府預算的 40%。
到 2000 年代,烏克蘭的旅遊業具有發展成為主要創彙來源的巨大潛力。鑑於烏克蘭迫切需要在經濟部門發展可行的硬通貨,政府和旅遊業正在尋求將酒店和度假村設施升級到高國際標準,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該行業的長期潛力並充分利用國家多元化的旅遊市場,並努力吸引外國投資者。
然而,大量的遊客並沒有帶來高水平的旅遊服務。截至 2001 年,烏克蘭仍然缺乏大型國際酒店。大多數旅遊服務掌握在與當地政治老闆有關的所有者手中,他們試圖通過排除外部投資來保持對該部門的控制。在所有遊客中,75% 來自俄羅斯。俄羅斯人對服務的低期望使烏克蘭免受西方遊客相對較高的期望。
金融服務
烏克蘭的金融業相對不發達。根據美國駐基輔大使館的報告,該部門存在多種問題:設立服務項目需要法律認可;許可和行政審批程序腐敗猖獗;支付系統過時,大多數烏克蘭人既沒有銀行賬戶也沒有信用卡;收取無償服務的法律追索權幾乎不存在。
烏克蘭銀行系統包括中央銀行——烏克蘭國家銀行 (NBU)——和各種商業銀行。NBU的職責包括貨幣流通、商業銀行的註冊和監督,以及乾預貨幣市場。截至1月,烏克蘭註冊銀行203家,其中實際經營銀行165家,其中外資30家,100%外資銀行9家。2家國有銀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