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位置和大小
津巴布韋共和國是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家,面積390,757平方公里(150,872平方英里),其中陸地面積386,670平方公里(1,929平方英里),水域面積3,910平方公里(1,509平方英里)。津巴布韋北部和西北部與讚比亞(797 公里)接壤,西南與博茨瓦納(813 公里)、莫桑比克(1,231 公里)接壤,南部與南非(225 公里)接壤,納米比亞的卡普里維大道與西部接壤在與讚比亞的交匯處。這個國家比蒙大拿州略大。
津巴布韋橫跨其主要排水系統贊比西河和林波波河之間的高原。該國大部分地區海拔較高,其中 21% 海拔超過 1,200 米(3,937 英尺)。地形由4個起伏區域組成。高地(一片開闊的草地)海拔超過 1,200 米,從東北向西南逐漸變窄,橫跨全國。中部草原位於海拔 900 至 1,200 米(2,953 至 3,937 英尺)之間,位於高地的兩側,大部分向西北延伸。低草原位於 900 米(2,953 英尺)以下,位於北部的讚比西盆地以及南部和東南部更廣闊的林波波和薩比-倫迪盆地。東部高地具有獨特的山地特徵,海拔超過 1,800 米(5,906 英尺),
人口
1992 年的人口普查顯示人口為 1041 萬,到 2000 年中期估計為 1134 萬。從 1990 年至今,人口一直以每年 2.6% 的速度增長,這意味著每名婦女生育 3.8 個孩子。人口年輕化,65歲以上僅佔3.5%,0-14歲佔39.6%,15-64歲佔56.8%。
這個國家的人口是多樣化的,據估計,在 1980 年代中期,除了土著人之外,還有大約 223,000 名歐洲人後裔以及 37,000 名亞洲人和不同種族背景的人——他們都是殖民時代的遺產。在 1997 年中期的估計中,土著人佔人口的 98% 以上,主要由 2 個廣泛的種族或語言群體組成:恩德貝萊人和紹納人。1997 年,紹納人佔總人口的 71%,恩德貝勒人佔 16%。此外,還有其他幾個少數民族,如 Hlengwe、Sena、Sotho、Tonga 和 Venda,佔其他 11%。英語、紹納語和辛德貝萊語是學校普遍教授的官方語言。
近年來,城市發展迅速。據報導,在 1982-92 年期間,首都哈拉雷的人口幾乎翻了一番,從 656,000 人增加到 1,189,103 人,而同期第二大城市布拉瓦約的人口從 413,800 人增加到 621,742 人。在競爭激烈的非正規部門工作的城市貧民現在是城市社會結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越來越多。